分析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20 06:25侯红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满意度

侯红艳

摘要:目的 分析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2例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1例(另加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体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每日喂奶量、每日睡眠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给予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发展性照顾能显著改善早产儿的相关机体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77-02

早产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小于37周,身高小于47厘米,体重小于2500克的患儿。受胎龄影响,早产儿的发育状态不佳,相对比于足月新生儿来说,其抵抗力也较低,为了改善早产儿体质情况,需要给予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监护,同时为早产儿展开全方面、精细化临床护理具有积极意义[1]。发展性护理是一种现代化护理理念,充分评估早产儿的生存现状和护理需求,为早产儿提供针对性服务,有助于改善早产儿体质,促使早产儿健康生长[2]。本次研究以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为对象,分析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2例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30.18±3.89)周;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0.82±3.16)周。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做好环境护理工作以及感染预防工作等。

1.2.2观察组

该组早产儿另加发展性照顾护理:①喂养护理:尽可能早地为早产儿展开母乳喂养,对于不能采取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来说,应为早产儿提供科学、适宜的配方乳,对早产儿的喂养频率和喂养量进行严格控制,采取非营养吮吸和微量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的吸吮反射起到刺激作用,促使早产儿肠蠕动和胃排空加速;对于吮吸能力和吞咽能力比较弱的早产儿来说,护理人员可以经由胃管为早产儿展开微量喂养处理,确保喂养量适宜。②鸟巢护理:为早产儿模拟出子宫环境,将早产儿放置于暖箱中,确保暖箱中光线和温度适宜。③声音及光线管理:在调节暖箱光线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效仿自然光线的变化情况,令早产儿能够感受到夜晚与白天的交替变化情况,对外部护理操作和設备的声音强度展开严格控制,预防噪声给早产儿带来不良刺激。④安全舒适护理:令患儿采取仰卧位、屈曲体位或者是俯卧位,定时为患儿更换体位,当患儿处于仰卧位时,护理人员可为患儿腹部展开适当按摩。⑤亲情护理:为早产儿播放旋律舒缓、轻柔的音乐,鼓励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多与早产儿交流,通过亲吻、拥抱、眼神等,对早产儿的安全感进行提升。

1.2.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相关机体指标:观察两组的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长、每日喂奶量和每日睡眠时间,展开组间对比。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与基本满意度之和为护理满意度[3-4]。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检验,(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机体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每日喂奶量和每日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有具体研究表明,当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为2000万,其中早产儿所占的比例约为5-15%,早产儿发生死亡的概率约为12.7-20.8%,加强对早产儿临床护理的重视程度,降低早产儿出现死亡的概率,促使早产儿健康成长和发育具有积极意义[5]。

发展性照顾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性的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及时且充分地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殊性和心理发育特点,将早产儿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为早产儿提供差异性、精密化护理措施,根据早产儿实际情况,为其展开个体化临床护理,促使早产儿整体护理质量提升[6-7]。对于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来说,在为其展开临床护理中,不仅仅需要关注早产儿的生理机能变化情况,还需要重视外界环境,及时发现刺激因素并予以消除,适当调整温度、光线、声音和体位等,最大限度上将可能对早产儿产生刺激的因素排除,为早产儿创造出温馨、和谐的护理环境,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促使早产儿喂奶量增加,睡眠时间增加,促使早产儿尽可能快地的达到正常体重,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早产儿的抵抗力,改善早产儿的机体发育情况[8-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体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每日喂奶量、每日睡眠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说明发展性照顾的应用可以促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各项纸指标恢复,改善早产儿的发育状态,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发展性照顾能显著改善早产儿的相关机体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烽,杨慧芹.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5):938-939.

[2]汤芳,曹敏,李雅洁.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综合版),2020,27(2):110-112.

[3]苏红梅,苏红娜.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164-1167.

[4]廖秋梅.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20,v.18;No.451(11):101-103.

[5]刘红艳,赵雪婷,胡黛菊,等.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J].新疆医学,2020,v.50(5):95-98.

[6]洪丽锦,王小燕,李科霞.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发展性照顾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v.24;No.597(9):43-44.

[7]徐芮,孙聪,麦合烽,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130-133.

[8]潘鸿波,周海燕.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8):93-96.

[9]曾水英,管雪芸,郭晶.发展性照顾护理方案在改善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48-250.

[10]吕小兵.发展性照顾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2):243-244.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1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满意度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