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2021-06-20 06:55滕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卵巢综合征体重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类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在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约为5-10%[1]。PCOS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异质性疾病,是遗传因素、环境营养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过多、运动过少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症候群。PCOS是一种自青春期开始,伴随妇女一生的内分泌紊亂性疾病,由于其不可治愈和呈进行性发展的特点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因此PCOS规范的管理与治疗是极其必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仅要达到近期治疗目标,调整内分泌紊乱、改善生殖功能,更须注重PCOS远期并发症的预防[2]。切实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是长期管理的基础。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和能量摄入、合理的有氧运动,可有效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提高生殖能力和生活质量[3]。回顾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以期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的发展与完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337-02

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的意义

PCOS患者肥胖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50%- 75%的PCOS患者伴有肥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 与IR和高胰素血症、血脂异常以及高雄激素血症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是导致PCOS一系列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PCOS患者体重指数(BMI)达肥胖以上(BMI≥25kg/m2),且多为腹型肥胖[4]。何冰等[5]研究显示在 PCOS的自然病程中,内脏脂肪的沉积也许先于全身脂肪增加。肥胖型PCOS与非肥胖型PCOS导致卵泡发育障碍的初始机制不同,但均因出现了高雄激素血症形成了向心性肥胖。因此正确有效地减轻体重可以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预后。肥胖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吸烟、饮酒等) 直接相关,减轻体重关键在于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和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采用饮食、运动、行为及心理等多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PCOS患者的体重,减少肥胖对PCOS的治疗干扰,另一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殖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内容

2.1饮食干预

饮食干预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限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来达到减轻体重或维持体重的目的。有证据表明,通过对PCOS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其中短期内会对多毛和痤疮等症状产生效果,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特定癌症(如子宫内膜癌等)的患病率[6]。李昕[7]等研究同样显示体重控制可能通过降低PCOS患者的体重、减少内脏脂肪体积而改善脂肪细胞因子,从而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不仅对生殖内分泌有益,更是阻断PCOS进程、防治患者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体重是影响肥胖型和非肥胖型 PCOS患者间胰岛素抵抗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戴玥等[8]的研究将25例患者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给予详细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完成饮食运动控制的患者1个月后体重、腰围与干预前相比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均显著降低,血脂等指标干预后亦较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随访时间仅1个月有关。这提示饮食和运动疗法能改善 PCOS患者的体重及代谢指标,随访中患者没有饥饿、乏力等不适主诉,所以能够长期坚持而避免反弹现象的发生。

有研究[9]显示,对60例月经不规律、肥胖的PCOS患者进行6个月饮食干预(7531~9623kJ/d),患者减重(7.1±3.9)kg,其中80%患者月经周期得到改善。Moran等[10]总结了对超重或肥胖PCOS患者进行饮食

干预的多项研究,干预时间从1周到1年不等,PCOS患者接受不同的饮食干预方案,减重效果为减少了基线体重的5%~15%。

2.2运动干预

通过运动干预对PCOS患者减重或维持体重,可以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月经失调及不孕的问题。Harrison[11]等研究显示运动干预对生殖功能的改善作用要大于低热量饮食干预。其中通过对无排卵的PCOS患者进行运动干预,60%的患者可以恢复月经,50%可自主排卵,35%可以妊娠。目前雄激素过多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学会推荐肥胖PCOS患者每周至少运动150min,尤其对于超重者。其中,应保证90min有氧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和跑步机上锻炼等全身2/3以上肌肉参与的运动,强度达到中高级,评估指标为运动时心率,中级125~150次/min,高级>151次/min。可测运动结束后10s的脉搏数,乘以110%,应达到60%~90%最高心率。

2.3心理干预

有学者提出心理因素有可能是PCOS的病因之一,并可能是引起PCOS远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12]。近年来,大量研究[13]结果显示,PCOS患者以及不孕症患者均普遍存在抑郁、焦虑以及缺乏自信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情绪反应,主要是由于PCOS本身的临床症状会带给患者一些痛苦,而且不孕不育更加剧了其不良心理情绪反应。不良的心理情绪反应会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使得性激素分泌异常而发生生殖功能障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状况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应注意观察,发现负性心理及时给予干预,同时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以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同伴相互鼓励,PCOS的治疗时间较长,给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患者很容易丧失治疗信心,可让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激励,有利于树立疾病的治疗信心[14]。

3.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及实施

3.1集体授课的方法

闵丽华等[15]对PCOS患者体重干预的研究中组成了干预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有疾病治疗经验的患者。在项目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讲解专业知识,有疾病治疗经验的患者分享疾病自我管理经验,然后小组进行讨论,达到教育患者的作用。该团队对患者完成6个月的追踪随访,包括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每例患者每月至少随访1次。干预完成后,干预组患者对PCOS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该研究中对照组脱落率为46%,说明调整生活方式很困难,需要医患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由于PCOS患者多为门诊患者,复诊时间不同,患者集中较困难,采取集体授课的干预方式较为困难。

3.1一对一的方法

苏青雯等[16]采用医护联合门诊的模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管理,对坐诊医生、随诊护士进行组合,针对PCOS疾病发生发展特点,在门诊医生方向性引导下,由随诊护士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明确自我监测目标与内容、开具个性化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帮助树立良好心态,最大限度为PCOS 患者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积极的治疗配合、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在医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士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门诊PCOS患者3个月和6月体重指数、腰/臀比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痤疮、多毛症状缓解十分显著,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下降。此类方法效果好,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3.3基于网络的方法

2012年,WHO提出移动健康计划(mobile health,m Health):利用手机、

患者监护设备及个人数字助理设备等无线电子设备进行医疗和公共健康管理工作[17]。柯玩娜等[18]建立微信平台进行智能护理,微信是电子网络时代的一种交流工具,具有拍摄、语音、视频、朋友圈等多种功能,如运用在院外延续护理中,和传统电话随访,显著降低失联率,且相同疾病患者集中一起,定期推送疾病科普文章,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继而提供治疗依从性,加强院外护理疗效[19]。常规健康教育都是面对面的干预,受到场所、个体时间和交通的限制,实施效果不理想。基于互联网的方法拥有高度的互动性、及时性、私密性及分享性,智能化成组管理将其运用到医疗管理中,克服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发挥网络干预的优势。

4.小结

PCOS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远期易并发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甚至是代谢综合征和某些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需要长期管理与治疗,预防或延缓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0]。国内外研究者治疗PCOS的已达成共识,对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首先要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因为较多研究表示,大多数PCOS患者都存在或轻或重的胰岛素抵抗。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行为矫正”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控制体重和达到有效调节机内内分泌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对肥胖PCOS患者,尤其强调控制体重的重要性。PCOS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可见肥胖与PCOS相互作用,而肥胖多由生活方式异常引起。

何冰等[21]的相关研究表明非肥胖型PCOS组腰围、臀围及腹腔内脂肪厚度等指标大于非PCOS组,由于非肥胖型PCOS体重指数正常,在PCOS的常规治疗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其内脏脂肪增厚的危害性,目前关于PCOS生活方式调整的治疗方法也更多关注于肥胖型PCOS患者,然而临床上尚存在近40%的非肥胖型PCOS患者,关于此类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查研究及健康管理研究甚少。本研究前期我们选择在我中心就诊的育龄期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和健康管理师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后3个月,6个月后体重、BMI、腰围、臀围、腹围、腰臀比、超声检测腹腔内脂肪厚度及血脂血糖及性激素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研究为非肥胖型PCOS患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必要性提供了一定依据。我们拟进一步扩大样本例数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的健康管理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artor BM,Dickey RP.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Am J Med Sci,2005,330 (6):336

[2]刘义.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管理与治疗策略[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2014,6(06):8-11.

[3]罗桂英,王春艳,潘发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5,19(05):825-829.

[4]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 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J].Hum Reprod,2004,19(1):41-47

[5]何冰,万里凯,谭卫红,等.不孕症非肥胖型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指标对比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0):781-784.

[6]Liepa GU,Sengupta A,Karsies D.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and other androgen excess-related conditions:can changes in dietary intake make a difference[J].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2008,23(1):63-71.

[7]李昕,林金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 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7):2607-2610.

[8]戴玥,李昕.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和代谢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14-1016.

[9]Simkin-Silverman LR,Conroy MB,Bhargava T,et al.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diabetes prevention lifestyle intervention coaching protocol for use in primary care practice[J].The Diabetes Educator,2011,37(2):263-268.

[10]Moran LJ,Pasquali R,Teede HJ,et al.Treatment of obesity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ndrogen excess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society[J].Fertil Steril,2009,92(6):1966-1982.

[11]Harrison CL,Lombard CB,Moran LJ,et al.Exercise therapy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 systematic review[J].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11,17(2):171-183.

[12]龚耀先主编.医学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3-100.

[13]徐野,李建华.不孕症治疗的进展及更符合生理的新选择自然周期IVM和IVF/IVM技 术[J].生 殖 与 避 孕,2009,29(4):253.

[14]柯玩娜,吴嘉齐,谭爱玲.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3(14):219.

[15]闵丽华,张潇潇,吕群.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控制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05):76-78.

[16]苏青雯,盛芝仁,杨素芬,戴玲华.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6,36(03):297-300.

[17]Martínez-Pérez B,de la Torre-Díez I,López-Coronado M.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s for the most prevalent conditions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view and analysis[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3,15(6):e120.

[18]柯玩娜,吴嘉齐,吕燕君,谭爱玲,冯国梅,陈爱香.微信平台管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智能化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69-72.

[19]卢琦,吕婕,孟宪静,屈海宏,雨露,付翠艳.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群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01):141-144.

[20]Fauser BC,Tarlatzis BC,Rebar;RW,et al. Consensus on women's health aspect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the Amsterdam ESHRE / ASRM - Sponsored 3r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J].Fertil Steril,2012,97(1):28 - 38.

[21]何冰,万里凯,谭卫红,等.非肥胖型PCOS不孕癥患者超声测量肥胖指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80-3082

作者简介:滕敏,女,汉,1983年11月生,广西玉林人,本科,主管护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1

猜你喜欢
卵巢综合征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考前综合征
卵巢早衰,可以自然怀孕吗
保养卵巢就两点:心情好、别受凉
体重
开学综合征
卵巢按摩保养效果没想得那么大
一毛学琴记
离退休综合征的调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