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2021-06-20 07:02赵红松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血府逐瘀汤研究综述

赵红松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也就是所谓的冠心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内的冠状动脉的脂质成分以及炎性物质长时间沉积在血管当中,呈现出类似于小米粥的斑块,促使动脉血管管壁变得狭窄且较硬,对血液循环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由于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器质性病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人们不良生活行为,心血管病疾病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并且患病人数逐年上升,现阶段中医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心病;中医疗法;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341-02

引言

在清朝医学家王清任所著作的《医林改错》一书中就对血府逐瘀汤就有明确记载,该药方是由四物汤及四逆散合并桔梗及牛膝组合而成,药方中的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枳壳以及桔梗等中药材合用,充分发挥各自功效,同时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疼的作用。另外,该药方不仅有通血府的作用,同时兼顾行气,在确保气血运行通畅的同时,发挥了活血、散瘀以及止疼等功效,成为治疗由于血瘀而引发各种疾病的治疗良方。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说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变患者体内血压的凝固性及流变性,不断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同时,降低血脂水平及血管阻力,确保患者受损组织快速康复。

1.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及各自作用

血府逐瘀汤是由清朝医学家王清任开创的,并且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汤外加桔梗和牛膝组合而成,药方中的桃仁、小红花以及赤芍等消可以散和攻逐患者体内瘀血,具备疏通血脉,消散瘀滞等功效;而当归、生地黄起到了活血养血的功效,在消除体内瘀血的同时还不会伤血;柴胡以及枳壳可以疏散郁结的肝气,正所谓气行则血行;而桔梗的功效则是确保药效直达病灶;甘草起到一定的调和作用,促使患者气机通畅,只要患者血府通畅,才能达到祛除瘀血的目的。另外,通过研究发现,桃仁、红花以及当归除了上述功效以外还有着抗心肌缺血的功效,牛膝还可以调节血脂,生地黄对血管的内皮细胞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保护心肌细胞不会损伤,同时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液粘稠度,并且一般情况下心血管疾病往往与中医所说的“瘀”息息相关,患者由于存在瘀血导致经脉、血管不通畅,正所谓不通则痛,所以活血、化瘀、通血府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2.瘀血证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冠心病当属胸痹以及厥心痛等范畴,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心前区出现闷、痛感,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痛感,并且在心痛时伴有针刺感,上述这些均为血瘀的表现,另外患者还存在气滞以及气血两亏等状况。引发血瘀证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实导致的血瘀,在《症因脉治·胸痛论》一书中就有记载,不是因为外感而导致的胸内隐有痛感,患者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过于激动,而导致患者心热火旺克制肺金,或者怫郁气逆对患者肺道产生一定痰液及凝气瘀滞导致患者出现胸闷等症状,受到其情志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机不调,患者脏腑功能不均衡,再加上血液循环不通畅进而加重胸闷、胸痛症状。另外在《继志堂医案·痹气门》一书中也有记载,胸痛彻背也就是胸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不仅仅是痰湿秽浊之邪,并且存在瘀血现象,交阻隔间,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寒凝、痰浊以及气滞都会导致患者气机失衡,无法促进血液循环而导致瘀血堆积,并且还会对血液的粘滞性及流动性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出现血瘀状况,血液流通不通畅则引发胸痛感[]。其二,虚导致的血瘀,气血不足、亏虚造成体内血液流通受阻,并且长时阴阳血气作用造成气血、津液不足,对脏腑经脉不能进行有效濡养让出现疼痛。而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堵塞或者狭窄出现的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影响血液粘稠性和流动性,出现血瘀状况,此外,运用现代数据技术对冠心病用药配伍的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藥方主要以具备活血、化瘀、补气及理气功效的中药材为主。

3.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3.1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防治方面的实验研究

3.1.1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耿兆辉(2011)在《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一文中通过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血清中内皮素的分泌,并且避免大量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同时对平滑肌细胞繁殖的增加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仅可以大大弱化患者机体的纤溶功能,同时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尽可能避免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损伤,削弱炎症的刺激作用,以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或加剧。

王威霖(2012)在《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外周血IgG以及C3、C4影响》一文中重点提出,血管内皮细胞所含有的前列环素以及血栓素A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息息相关,并且其体内6-酮-前列腺素及血栓素B?的代谢水平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繁殖产和活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1.2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血瘀,进而造成内皮细胞出现功能紊乱状况。

王奇(1998)在《血瘀证图模型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变化及血府逐瘀汤作用的影响》一文中通过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大大降低了兔血液中内皮素水平,同时对前列环素产生刺激作用,提高其水平,通过对内皮素及前列环素的改善不难看出,血府逐瘀汤对内皮素的分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又促进前列环素的产生,不仅起到了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确保微循环正常进行。

3.1.3对体内代谢状况产生调节作用

李敏(2019)在《中药活血化瘀汤与气相色谱分析治疗冠心病的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充分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府逐瘀汤针对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在LC-Q-TOF/MS以及GC-MC技术的支撑下,对CHD组以及同期健康人群的18种差异代谢物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样化统计分析技术进行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对冠心病血症患者代谢环境进行有效调节,例如通过胆汁酸、脂质以及氨基酸等各种手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1.4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状况

通过对前人大量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等状况。

黄雪君(2012)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将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相关指标,例如LDH、CK以及ECG等指标进行全面观察和系统分析,发现血府逐瘀汤可以大大金地LDH以及CK活性,进一步缓解大鼠ST-T偏移状况,促使出现损伤的心肌细胞快速恢复,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郭震霖(2013)在《血府逐瘀汤促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血管新生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通过试验显示血府逐瘀汤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其机制主要对Notch/Delta信号通路进行有效调解,以便缓解心肌缺血状况,加快新血管的生长。

3.2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刘镇(2017)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对Lyapunov指数及肌钙蛋白影响》一文中将94例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运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Lyapunov指数经治疗后明显升高,而cTn I、cTn T水平均降低,不仅仅是指标发生变化,还显示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患者指标,大大提高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许晓梅(2017)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文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试验组在辅以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后,其血清中的CRP水平及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在弱化炎症反应的同时,有效规避心力衰竭隐患的产生。

李宏远(2005)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律失常192例疗效观察》一文中,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伴有缓慢型及快速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血府逐瘀汤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故而具备统计学意义。

杨小娈(2010)在《血府逐瘀汤价位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临床观察》一文中通过研究发现,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1.0%)高于对照组患者(90.9%),很显然,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明显,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

梁坤(2019)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将300名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个一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另一组在其基础上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在连续不间断用药30天后进行比较发现,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少于西药组,并且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且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浓度也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平均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发现,血府逐瘀汤治疗组高于西药治疗组。

3.3血府逐瘀汤现代药理研究

王滨(2005)在《中医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到当归等等具备活血化瘀功效的单味草药或者复方,对患者血管的內皮功能产生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以免对内皮造成损伤,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由于缺氧而造成的内部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一旦患者处于缺氧状态则对VECs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

许筱凰(2015)在《桃仁的研究进展》中分析道,桃仁有着一定祛除瘀血、通行血脉、止咳等作用,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活血化瘀类药材,并且桃仁性味平,甘苦,该药物一般作用于大肠经、肝经以及心经,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说,桃仁对患者的心血管、神经以及免疫力产生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付萍(2015)在《中药红花的现代药理作用分析及新用》中分析道,红花也属于众多活血化瘀药物中的一种,并且红花性温,该药物一般作用于肝经和心经,在加快血液流动,疏通经脉、止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红花中富含大量的红花黄色素,对心肌产生了重要保护作用,在改善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的同时,对血小板活化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减少凝血酶的时间。另外,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还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过剩的羟基自由基,对脂质产生的过氧化反应产生较大的约束作用,降低血压的同时,保护细胞膜不会受到损害。

李红伟(2015)在《地黄化学成本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提出,生地黄具备清热凉血的功效,并且生地黄性苦,该药物一般作用于肝经、心经以及肾经,发挥了补阴、养精的作用,生地黄中含有大量的糖类、酮类以及苷类等诸多化合物,其中地黄多糖主要运用于心脑血管以及肿瘤等方面。

孙晨(2017)在《川芎不同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对大鼠模型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发现,川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ISO所造成的心肌缺血状况,并且川穹中的提取物,例如醇提取物、发挥油等可以大大降低BaxH水平,同时提高Bcl-2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充分发挥自身做具备的保护作用。

龚斌(2019)在《枳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说到,枳壳属于理气药材中的一种,并且枳壳性畏寒,该药物一般作用于脾经、胃经以及大肠经,有着将气机理顺不沉积、行气散瘀、消食等作用,由于枳壳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黄铜以及香豆素等等,为此具备调解血脂,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功能的功效。

结束语

血府逐瘀汤源自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并且药方由桃仁、红花、当归、柴胡以及桔梗等多味药材组合而成,该药方主要治胸内血瘀引起的疾病,更是活血、化瘀、理气的良方。另外,药方主要治疗的病症与血脉淤滞引发的冠心病病理相一致,可逐步消退患者冠状动脉痉挛状况,加快血液循环速度,缓解其心肌缺血症状,伴随着冠心病年轻化发展以及患者数量的逐步增加,血府逐瘀汤渐渐成为临床中冠心病指标的首选项,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卓,伍燕宏,郑景辉.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8,20(06):63-65.

[2]刘智美,达婷,郭亚楠,邴雅珺,谷慧萱.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9,34(21):3257-3261.

[3]王茹,王培利,王承龙.血府逐瘀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02):432-435.

[4]王菲,施红,夏韵.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11):1732-1734.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3区 530000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血府逐瘀汤研究综述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近十年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中医治疗进展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