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

2021-06-20 07:25曾毅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新进展胃溃疡

曾毅飞

摘要:胃溃疡是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包括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但是也容易出现各种副作用,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通过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胃溃疡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用于胃溃疡疾病中能够加快溃疡面的愈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少。为此,本文对益生菌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胃溃疡;益生菌;幽门螺旋杆菌;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353-02

胃溃疡指的是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该疾病产生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的胃黏膜自身消化。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可为胀痛、钝痛、隐痛等感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形成幽门梗阻,溃疡面若长期不愈,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癌变[1]。治疗胃溃疡疾病,一方面要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要避免咖啡、烟酒、浓茶等其他刺激性的食物,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近年来,益生菌被越来越多的用于胃溃疡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其对患者胃内的微生态进行调节,然后改善其肠胃的生态平衡,弥补其他药物治疗的不足之处[2]。为此,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如下。

1 胃溃疡概况

胃溃疡指的是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黏膜下层的组织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的胃黏膜自身消化、应激反应、饮食、药物等[3]。患病后症状主要包括无症状、食欲不振、胃部出现不适或疼痛感、体重骤减、消化不良、胃穿孔、胃出血等,这些临床症状都取决于胃溃疡疾病的轻重程度。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胃溃疡疾病有癌变的风险,因此治疗和预后都要引起重视。胃溃疡中,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发病的是最多的,幽门螺旋杆菌会从唾液进入人体中,主要是由于患者摄入了刺激性高或不洁食物,幽门螺杆菌便会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同时它也是导致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最大原因[4]。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采取益生菌治疗能够对其起修复作用。

2 微生态

人体胃肠道中存有1000种以上的细菌,数量在1013~1014个之间,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碱性厌氧菌三种,其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是最常见的菌群。人体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有紧密联系,是人体种最重要,也是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具有促进免疫成熟、生物屏障、调节免疫应答、改善营养、促进代谢等重要功能,益生菌使用适当的剂量能够作为对人体有益的活菌[5]。

3 益生菌对胃溃疡的作用机制

3.1 增强胃黏膜的修复

当机体出现胃溃疡之后,在黏膜的修复过程中会由很多因子参加,其中Bcl-2、VEGF等在溃疡愈合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重要的参与作用[6]。鼠李糖乳酸杆菌能够增加Bcl-2、前列腺素E2、VEGF等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细胞增殖或凋亡的比例,促进新血管生成,从而有效促进溃疡面愈合[7]。另外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都能够增加机体VEGF的表达水平,来达到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

3.2 提高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是在胃黏膜中定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探寻如何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是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有研究[8]通过探寻益生菌在清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中得出,不使用益生菌治疗的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5.95%,而在标准三联疗法上加用双歧杆菌的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到82.50%,并且四联疗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情况出现,表明益生菌在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是对于联合使用哪种益生菌和使用的时机和量等,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3 抗氧化、抗炎作用

人体出现胃黏膜损伤的大多数原因是氧化应激导致,机体的氧化损伤程度能够通过丙二醛来反映。有研究[9]得出,丁酸梭菌能够有效减少机体中的胃黏膜损伤,还能够积极改善其病理状态,能够有效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使丙二醛的值降低,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进而使得胃黏膜的损伤减轻。还有研究得出[10],益生菌的抗氧化、抗炎效果较显著,能够有效的对机体微循环进行改善,修复胃黏膜。

3.4 减少药物副作用

益生菌能够有效对人体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对肠道菌群失衡的现象进行纠正,还能够减少因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的便秘、恶心呕吐、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依从性[11]。进而使得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更明显。有研究选[12]取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随机分成三组,一组采取三联疗法,一组采取含铋剂四联疗法,一组采取含益生菌四联疗法,结果得出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82.51%和95.45%,其中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最佳,表明益生菌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另外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治疗后出现的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表明益生菌能够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后出现的副反应,用药安全性很高。

4 益生菌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足之处

益生菌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只能够最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不能够单独治疗,因此益生菌作为药物,它的疗效还不够独立[13];使用益生菌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其使用剂量、菌种都不好把握,还需要具体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采取益生菌治疗的研究數量总体上还不是很多,但是益生菌的菌种比较多,不同菌种的益生菌怎样有效组合,怎样进一步来发挥其治疗效果还不是很明确,因此该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14];益生菌的保存难度和成本都比较大,益生菌治疗时要想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它的活性,但是益生菌对于温度等因素极其敏感,因此很难确定益生菌的活性成分是否被很好的保存[15]。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益生菌能够起到增强胃黏膜修复、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抗氧化和抗炎、减少药物副作用等作用,但是当前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方面。对于使用益生菌的种类、剂量、方案和时机都没有统一的定论,因此在今后还需要不断的探索,进一步研究益生菌治疗胃溃疡疾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慧敏,韩怡,陆习婷.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2):121-124.

[2]彭冰冰.探讨活性益生菌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94-95.

[3]左继东,刘冠环.活性益生菌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31):15-17.

[4]郭艳.肠道益生菌辅治Hp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作用机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8,30(3):18-20,55.

[5]彭卫斌,容海鹰,沙卫红,等.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J].广州医药,2017,48(1):38-41.

[6]汪胜林,王建宁,翟启智,等.益生菌序贯治疗在提高幽门螺杆菌再根除率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7,38(9):1735-1736.

[7]余国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9):1056-1059.

[8]姚凡保,黄仕尧,唐志凌,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9):4423-4426.

[9]熊焰.双歧杆菌片联合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207-208.

[10]高聪聪,范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20,32(1):63-66.

[11]张灵云,蓝宇,王玘,等.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6):671-673.

[12]彭卫斌,杨元生,容海鹰,等.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IL-8、IL-10、IL-17的调节效应[J].胃腸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0,29(7):789-793.

[13]刘沁,何平,曾波,等.益生菌辅助含左氧氟沙星的补救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44(4):503-509.

[14]陈莲香,舒建昌,何香花.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2):1391-1396.

[15]周本刚,冯秋曲,李仕宇,等.益生菌四联对比铋剂四联疗法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34(12):1751-1755.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广西南宁 530100

猜你喜欢
幽门螺旋杆菌新进展胃溃疡
在线分析仪表和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新进展
怎样治疗和护理胃溃疡?
吸烟对胃溃疡患者有什么危害
2016年EMSEV学术研讨会与震磁研究新进展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三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新进展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新进展及启示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