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管理的原则与实际效果评价

2021-06-20 07:55毛祥陆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医体系

摘要:从我国健康生产的总体目标出发,确立中医健康管理的原则,建立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是推进健康管理的重要保障,规范行业标准,评估行业影响。中医药卫生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防治并重、全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医药健康管理影响评价应充分体现形势的重大意义、前后对比、共同参数。通过规范状态表征参数的采集,完善状态识别体系,建立以期为实现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提供规范的原则参考。

关键词:中医;健康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390-01

1 中医健康管理的原则

中医养生管理遵循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既体现了人的自然素质,又符合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正如宋文所言的古代清真论:“认识的古人是以阴阳为基础的,而且他们经常吃喝,日常生活,不着急工作的一些行为导致了他们能够在精神上形成一些阴阳的观念,也是活到天涯海角,活到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原因,“古人遵循天地之道,在疾病出现前遵循阴阳和谐,情绪流畅,适应劳动休息,节约粮食,精心生活,实现“阴阳和谐”、“天人合一”,达到“疾病预防治疗”效果,实现中医养生目标。[1]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整体动态、三观并用、四态并重、防治结合、全程管理的原则,更好地贯彻“疾病预防治疗”理念,在整个生命周期和整个过程中落实卫生管理服务。

2.中医药健康管理实践效果评价

2.1治疗依从性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至关重要。为监测中国传统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黄一虎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依从性明显高于治疗前,尤其是在用药依从性方面;齐志平等以中医治疗理论为指导,以家庭医生为重点,对中医健康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知晓率、中医体质、遵医程度明显提高,遵医率由32.5%提高到88%。这一模式可以改善社区老年人的行为,增强他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信心,改善孕妇的不适,进而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丁霞说,2349名孕妇参与中医药干预后,中医药健康指南被孕妇普遍接受,可以缓解孕妇的不适症状。

2.2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是评价中医健康管理临床效果最常用的指标。姜铭等将基于综合医疗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4]袁梅等对120例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干预后,管理组的活动功能、生活质量总分、语言沟通、情绪管理、ADL/I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李淑研究表明,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和生活质量,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何永法等将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应用于胃癌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积极调节体质,增强健康和抗癌能力,并将定期复查与中医治疗相结合。结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以上研究表明,中医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2.3症状管理和并发症控制

健康管理是延缓慢性病发生发展、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也是评价中医药健康管理临床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王国栋认为,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血脂、肝功能和體质有显著效果。[5]艾亚婷等人利用中医健康管理平台,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药物饮食、拔罐、穴位按摩等保健指导,可显著改善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实现知识信念实践的循环,最终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赵萌等人在糖尿病社区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开展中医体质鉴定和个体化体质干预。结果表明,中医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血脂、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医健康管理在控制慢性病的具体指标、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3.总结

中医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产业,在以人为本、整体动态、三观并用、四态并重、防治结合、全程管理原则的指导下,可以全面、有效地管理人们的健康,从而实现预防疾病,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的目标。从以人为本出发,将健康管理的重心由当前治疗疾病转向预防疾病;紧跟时代要求,引入人工智能,从生命的时间轴和空间的多维性来把握人体生命健康状态的全过程,突出中医健康管理的整体性;依托中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的指导,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也促进中医健康管理的完善和提升,以期更快更好地推进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王锐.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评估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郭永胜.中医健康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4]张思超,郭栋,石作荣,等.中医健康管理学理论体系模式 构建[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4):280-281.

[5]王筠.浅议中医健康管理发展现状与问题[J].山西中医,2011,27(9):60-61.

[6]杨贵尧,刘颖,郑杰,等.中医健康管理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8):145-146.

作者简介:毛祥陆,男、1969.12、汉族、云南昆明、本科,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诺特学院体重管理师、国家执业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与健康管理。

云南中道利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中医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