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死亡原因及文献复习

2021-06-20 08:38阮银凤高庆华陶美玲巫丹姗阙颖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感染

阮银凤 高庆华 陶美玲 巫丹姗 阙颖

摘要:目的 探究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死亡原因及文献复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析患儿临床一般资料及检查结果、死亡原因。结果 病例1经血液病分析报告提示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考虑为ETP-ALL可能,根据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高危方案进行规范治疗,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第33天复查骨髓提示均不缓解,予CAM方案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合并严重感染而死亡。病例2经血液病分析报告提示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根据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高危方案进行规范治疗,诱导缓解治疗复查骨髓提示完全缓解,行第1次HR-3‘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结论 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均为化疗期间合并严重感染而死亡,积极控制感染可以提高白血病患儿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文献复习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81-0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一类恶性肿瘤,来源于血液、骨髓及髓外淋巴组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归为儿童常见癌症,其中T细胞ALL占比为7%~15%[1]。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与B细胞ALL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号传导路径异常具有显著差异[2]。T- ALL无事件生存率,显著低于B细胞ALL,且T-ALL诱导失败、早期死亡及复发等风险显著高于B-ALL[3]。而我国T- ALL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40.2~66.0%,与欧美等国家治疗方案65.7%~83.38%相比较预后较差[4]。文章就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死亡原因及文献复习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病例1:患儿,女,8岁,因“发热8天”于2018年05月14日首次入院,首次血常规:白细胞数 5.66*10^9/L,血红蛋白 100 g/L,血小板数 13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0.3 %,淋巴细胞百分比 97.4 %,单核细胞百分比 1.5 %,中性粒细胞数目 0.01*10^9/L。骨髓细胞学:原始+幼稚淋巴细胞56%,考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象。血液肿瘤免疫分型在CD45/SSC点图上设门分析,原始细胞分布区域可见异常细胞群体,约占有核细胞的51%,主要表达HLA-DR、CD7、CD15、CD33、CD38、CD123、cD3,部分表达CD117。髓系增殖明显受抑。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可能)。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结果:未检出相关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46,XX,t(3;11)(q26;p15),del(7)(q21)[20]。诊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可能),根据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高危方案进行规范治疗,诱导缓解治疗第8天泼尼松试验反应不良,化疗第15天、第24天复查骨髓提示均不缓解,化疗33天复查骨髓提示完全缓解,化疗33天血液肿瘤免疫残留检测:可见约0.07%(7×10-4)的CD34+CD7+CD33+细胞,考虑为免疫表型异常的细胞。进行早期强化CAM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合并严重感染,于2018年7月31日死亡。

病例2:患儿女,12岁,因“皮肤出血点5天” 2019年12月25日入院,首次血常规示:白细胞数目6.08×10^9/L,红细胞数目1.84×10^12/L,血红蛋白浓度63g/L,血小板数目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0%,淋巴细胞百分比87.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61×10^12/L。骨髓细胞形态学:淋巴细胞占99%,其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98.5%,意见:急性白血病(AL)骨髓象,考虑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能性大。血液肿瘤免疫分型提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PH-like ALL相关33种融合基因筛查及FISH检测均阴性。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20],所分析的核型均为正常核型。诊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根据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高危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化疗第8天泼尼松实验反应不良,化疗第15天复查骨髓细胞学提示未缓解骨髓象。血液肿瘤免疫残留检测可见约76.5%的异常细胞。化疗第33天复查骨髓细胞学提示ALL治疗后骨髓抑制。化疗第55天复查骨髓细胞学提示ALL治疗后完全缓解骨髓象。血液肿瘤微小残留病灶(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CD45dimCD7st的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89%,还表达CD5、cCD3,部分表达CD34,考虑为白血病残留细胞的可能。此后多次复查骨髓均提示ALL治疗后完全缓解骨髓象。于第1次巩固治疗HR-3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合并严重感染,于2020年7月13日死亡。

2 结果

病例1经血液病分析报告提示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考虑为ETP-ALL可能。早期强化CAM方案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合并严重感染而死亡。病例2经血液病分析报告提示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第1次巩固治疗HR-3方案期间出现骨髓抑制期合并严重感染而死亡。

3讨论

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4万确诊儿童急性白血病病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比为儿童急性白血病75%~80%,为儿童最为常见恶性肿瘤[5]。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学科发展及综合诊疗技术不断进步,儿童ALL5年无事件生存率由初期20%上升至目前80%,发达国家儿童ALL总生存率高达90%[6]。

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常见药物,但治疗过程中白血病极易出现耐药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7-8]。同时,对临床纳入白血病患者而言,因疾病和药物双重作用下,往往机体免疫偏低,引起感染发生。研究指出[9-10],恶性白血病死亡重要诱因为感染。本例收入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病情进展快,死亡病因均为感染,1例死于强化CAM方案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合并严重感染,另一例死于第1次巩固治疗HR-3方案期间出现骨髓抑制期合并严重感染。对其原因分析上,因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质量问题,免疫力低下,当化疗后骨髓抑制下极易产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多见于肝脏及脾脏等重要脏器,早期若不及时予以对症处理,会引起死亡。研究指出[11-12],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紧密,且两者呈现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重要炎症因子,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激活、聚集、诱发多种炎症反应,白介素-6、白介素-8与肿瘤坏死因子-α有协同作用,会加重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为此,对临床医师而言,化疗期间加强免疫力,并积极做好预防性感染和细菌培养,定期监测机体内炎症指标水平,可反应机体感染发生情况,一旦呈现上升或超出标准范围内,需及时予以支持治疗,进而保障生命安全,利于原发血液系统疾病进一步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主要病因为感染,为此,提高免疫力加强病原菌监测,成为降低感染发生率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莹,陈钰,张苏江.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临床分析[J].白血病·淋巴瘤,2020,29(12):727-730.

[2]孙慧敏,姜中兴,王卫敏,等.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颅神经损害二例并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19,28(7):422-425.

[3]Jung,Jung-Il,Park,Kyeong-Yong,Kim,Soon Ae,et al.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ethylstilbestrol and CX-4945 in human acute T-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J].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Biomedecine & pharmacotherapie,2018,98:357-363

[4]左英熹,贾月萍,吴珺,等.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儿童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48例的长期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40(4):270-275.

[5]黄文强,胡松元,靳松,等.Fbxw7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0,45(2):257-262.

[6]惠雷,张金萍,国志,等.亚裔儿童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性的相关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2):185-188.

[7]Xavier Thomas,Etienne Paubelle.Tisagenlecleucel-T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J].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2018,18(11):1095-1106.

[8]曾韞璟,高力,张曦,等.重庆市首例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文献复习[J].重庆医学,2017,46(6):834-836.

[9]Reese,D.,Friberg,G..Blinatumomab (Blincyto):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 (BiTE) in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J].Annals of onc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2017,28(8):2009-2012.

[10]廖红艳,孙卓怡,王彦兮,等.青少年和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26例临床分析及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分型预后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40(7):561-567.

[11]成娟,马海珍,张豪.急性白血病患者T、B淋巴细胞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27(2):327-330.

[12]彭志元,杨春秀,伞景辉,等.PTEN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27(6):1722-1727.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1

猜你喜欢
感染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