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数学中“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现象的教学对策

2021-06-20 10:56黄红霞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变式训练学法指导

黄红霞

[摘  要] 针对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研究者提出了以下教学对策:以“有效输出”为抓手,克服提取困难,做到全面解读;以“变式训练”为推手,克服似懂非懂,优化思维品质;以“学法指导”为助手,克服审题偏差,做到了如指掌.

[关键词] 一讲就会;一做就错;变式训练;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轰轰烈烈,貌似“一讲就会”;到了考试的时候却是一塌糊涂,总是“一做就错”;再等到与别人交流或是教师讲评时则恍然大悟,仿佛“一点就通”. 他们还会将这样的现象归咎为一时疏忽,误认为只需要下一次解题的时候更加细心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但后续的练习或考试中,这样的现象仍旧频繁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成绩,使其有了严重的挫败感,成了阻碍发展的“顽疾”.

这种困扰学生和教师的现象并不少见,不仅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制约了学生的长效发展. 那么,产生这种“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有效地克服它呢?笔者立足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尝试通过以下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引导,以期克服此类现象,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有效输出”为抓手,克服提取困难,做到全面解读

高中数学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善于组织学习内容,会以一种“高级”的形式将知识输入学生的大脑,学生一直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吸取知识. 这些知识也是教师深度加工过的,是以一种“压缩饼干”的状态呈现的. 从而,当一些学生在考试或练习时需要提取相应知识就会出现困难情形,从而导致无法解题. 因此,教学过程需要从“接受”向着“输出”转变,教师应足够关注学生的“有效输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提取过程,注重学生表达和应用的过程,为学生提取知识创造更多的条件,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克服提取困难的现象,做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地解读知识.

案例1:已知a,b∈R,c∈[0,2π). 若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2sin3x- =asin(bx+c),那么满足条件的有序实数组(a,b,c)是__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a,b的符号变化时,c会如何?”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对这一条件的价值有所认识. 因此,解题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展示自身对题目的解读.

师:谁愿意说一说本题的切入点在何处?

生1:可以从诱导公式入手,解决符号的问题. 因为2sin3x- =-2sin3x- +π=-2sin3x+ ,所以(a,b,c)=-2,3, .

师:非常好,其他同学可有不同思路?

生2:我是借助辅助角公式的展开来解题的. 因为sin3x- cos3x=2- ·sin(-3x)- cos(-3x)=2sin(-3x)·cos +cos(-3x)sin =2sin-3x+ ,所以(a,b,c)=2,-3, .

师:不错的解法,还有吗?

生3:可以从恒等的角度入手解决. 因为asin(bx+c)=2sin3x- =-2sin-3x+ ,所以bx+c=2kπ+-3x+ 或bx+c=2kπ+π--3x+ . 所以(a,b,c)=-2,-3, 或(a,b,c)=-2,3, .

……

评析:对问题解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输出的过程. 對于以上例题,学生给出的三种解题方式都是不错的解题途径,教师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说题”,将学生脑海中藏匿的解题策略显性化,从而使得问题的各种解读都得到充分展示,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完成了知识的全面解读,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提取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

以“变式训练”为推手,克服似懂非懂,优化思维品质

教学中仅仅关注知识的核心部分,易使得学生的认知集中于关键点上,短期内看似可以快速把握知识,但本质上却削弱了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反而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似懂非懂,导致错误出现. 因此,教师在通过典型习题训练知识核心的同时,也要关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以“变式训练”为推手,帮助学生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认识[1].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题海战术的消极影响,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训练,克服似懂非懂的情况,还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习效果.

案例2:已知x,y是正实数,且x+2y=1,试求出 + 的最小值.

分析:该例题作为基本不等式中一个重要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该类题型有着它独特的解题方法,这种解法也是这类题型的解题模型,不少学生解决本题时较为轻松. 此时教师若能运用好变式题组这一有效策略,即可提升题目的利用率,达到“做一题而懂一类”的效果,同时深化学生对这类模型的认识.

变式1:已知x,y为正实数,且有x>y,x+y=2,试求出 + 的最小值.

变式2:已知a>0,b>0,且有 + =1,试求出a+2b的最小值.

变式3:已知x,y为正实数,且有 + =1,试求出 + 的最小值.

评析:为了破解学生“一做就错”的解题障碍,除了让学生去说题意之外,教师变式题组的引导也十分重要. 笔者从例2出发“对症下药”,将变式题组与学生的数学思维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跳出题海,构建知识网络,并形成这一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学法指导”为助手,克服审题偏差,做到了如指掌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关键所在. 学生在审题时,倘若有所疏忽,则会“一败涂地”. 事实上,在考试中,往往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看到题目稍加浏览就动笔,从而导致题目的条件看不清、看漏,理不清要求,弄不清解题目标等情况发生. 当然,像挖掘隐含条件、找寻内在关联这些重要解题思路就更不可能完成了. 在这样的审题偏差下,解题错误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做就错”的情况也就无法避免了. 因此,教师需要以“学法指导”为助手,教会学生认真审题,有效克服审题偏差,做到对题目了如指掌,培养学生细致解题的习惯.

案例3:抽样统计张明和王刚两名射击运动员的五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那么,成绩较为稳定(即方差较小)的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________.

分析:本题为前几年的一道高考试题,题目难度较小,一般来说,学过这一知识点的学生都可以做对. 笔者是在教学“抽样统计”这一内容时给出的练习题. 学生解题过程中,笔者来回巡视,发现本题的错误率较高,主要错误如下:

错解:经分析易得张明和王刚两人的均值均为90.

张明的方差:s = [(87-90)2+(91-90)2+(90-90)2+(89-90)2+(93-90)2]=4;

王刚的方差:s = [(89-90)2+(90-90)2+(91-90)2+(88-90)2+(92-90)2]=2.

可得王刚的方差较小,所以运动员王刚的成绩较为稳定,所以答案是王刚.

从学生的错解中可以看出,这里的错误源于审题不清,答案需求的是“方差”而非“方差较小的运动员”. 这样的答案属于答非所问,这样的错误真是让人惋惜,却又是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

应对策略:解题并非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任务,学会解题与之相比更为重要,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围绕“学解”而并非“解”,这就对教师的学法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解题,教会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習惯. 首先,细致而周密地审题是解好题的前提,如何准确审题,确保自身对题目理解需要教学中强化训练[2]. 如在解决本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圈出关键部分,以动作和视觉的同时输入来加深对题目的短时记忆. 除此之外,还需要时刻监督学生规范书写、回代检验等,从而有效地避免解题中因为审题偏差而导致的错误,真正意义上提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是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现象,需要教师深入探究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选择好特定的措施予以应对;同时还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理性精神为核心,以“有效输出”为抓手,以“变式训练”为推手,以“学法指导”为助手,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从而真正意义上解决在解题中出现的“一做就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莹. 让数学课堂在“变式”中生成精彩——从习题的“变身”浅谈变式教学[J]. 数学教学研究,2015(08).

[2]  林棕举. 高中数学审题训练方法探究[J]. 成功(教育),2011(09).

猜你喜欢
变式训练学法指导
精巧务实的驾驭教与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探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探析
变式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高中政治试卷评讲课变式训练角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