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出入口及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2021-06-25 02:59蒋枭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抚琴识别性客流

蒋枭

(中铁建昆仑地铁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地铁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仅承担着人员交通运输的任务,还承载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区域标志。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美观和科学实用,都可以直接影响人们对连接地面和地下空间纽带——地铁的直观印象。

1 实例分析

成都市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线路全长49.018km,共设置车站41座,线路呈南北走向,穿越4个主城区及2个郊区。抚琴站和青羊宫站分别位于金牛区和青羊区,均属于建设开发配套成熟的中心城区。选择这两个站点进行研究,是因为两站的出入口和风亭样式定位分别为标准站和重点艺术站,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

1.1 抚琴站附属建筑方案简介

抚琴站为南北向布局的标准两层岛式车站,在车站的四个象限共设置4个出入口。出入口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在与成都既有线路出入口保持统一风格的情况下,又加入了5号线的特色,从色带(5号线线路色)、造型,以及雨棚处的芙蓉花灯盘造型来诠释5号线的独特文化内涵。

抚琴站整体造型沿用了既有线路的流线坡面造型,口部的钢梁进行了圆角处理,后部钢梁进行了斜向处理,让整体方案更加灵动更加生活化。顶部芙蓉花灯盘造型,呼应了5号线“芙蓉锦绘”的装修主题,最大限度突出线路的“识别性”。下部落地的弧形钢梁处设计印花钢板造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又体现了5号的文化特色,同时增加建筑“趣味性”[1]。侧面使用透明的玻璃幕墙,起到很好的采光和导视作用,这对于光照不太充足的成都来说非常实用,尾部也加入弧形玻璃造型,增强了整体方案的“通透性”。抚琴站A号出入口实景图如图1所示。

1.2 青羊宫站附属建筑方案简介

青羊宫站为南北向布局的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与13号线采用L型通道换乘,共设置4个出入口。车站东侧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羊宫和文化公园,车站和出入口装修设计以此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打造,定位为重点艺术站。出入口整体风格为现代化的仿古样式,从造型和颜色上与青羊宫古建筑保持高度一致,识别性强。顶面造型借鉴青羊宫斗拱的形式进行提炼和简化处理,立面采用枣红色的古建筑标志性色彩圆柱造型和灰墙相搭配,局部做镂空处理表达虚实交错的感觉,加以玻璃幕墙镶嵌,在整体仿古形式中又能感受到一丝现代气息,与站点周边古建筑群交相辉映、和谐共存。青羊宫站D号出入口实景图如图2所示。

图1 抚琴站A号出入口实景

2 国内地铁站出入口及风亭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可持续性发展,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放眼未来,使所有作品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效益,这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弊端。地铁站出入口及环境景观缺少美感,基本上都是照搬照抄,尽管吸取了国外公共设施的优点,但是没有合理展现其优势,只是简单的抄袭,没有充分考虑这样的公共设施是不符合该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使用需求的,最终无法充分体现城市美感和文化气息得不到充分体现[2]。

必须关注到的是,虽然地铁站出入口及其周边环境景观的数量与城市建筑相比占比不多,但是它展现了城市文化和品位,深深地融入城市居民生活出行的常态之中,浓缩整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精华,因此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图2 青羊宫站D号出入口实景

3 地铁站出入口及景观设计原则

3.1 实用性

地铁车站是人口集中度特别高的交通建筑,在出入口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使用功能。具体步骤为:①通过预测客流计算出疏散乘客需要的最低出入口宽度;②根据客流方向、用地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出入口数量和位置。此外,设计方案必须满足高峰小时疏散要求,并能有序组织人流进出站或换乘需求,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

3.2 安全性

出入口的安全性要靠车站总平面设计时出入口的位置与车站公共区的连接关系来保证。出入口通道将客流引导进站后,必须确保人流组织顺畅,应尽量缩短通道,且不宜出现大于90°的弯道,要能保证人流视线的畅通。如果是换乘车站,还需要单独考虑客流流线组织,减少客流交叉。

针对上述要求,在建筑设计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来确保照度,以此减弱人们身处地下封闭空间的不安心理;要有足够宽度和疏散能力的扶梯,确保突发事件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站内人员的安全快速撤离;还要有明确的导向指示标牌和防洪防涝保障设施。

3.3 识别性

出入口作为地下车站与外部空间的连接纽带,有“门面”的作用,理应具有视觉上的高度可识别性,能够快速吸引乘客并帮助其做出正确判断。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在于通过对出入口造型、材质、颜色等方面的变化运用,既能体现出交通工程现代、简洁、动感的特点,又要展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还不能过于复杂而导致视觉上冲击太强烈[3]。不仅如此,线路较多的特大城市在注重可识别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各线路出入口形式的统一性。

3.4 舒适性

以人为本早已成为设计的基本原则,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高速增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地铁出入口应该适当超前考虑设计标准。一般情况下车站站厅到地面的提升高度在10m左右,接近于住宅的4层楼高度,因此,要充分考虑出入口扶梯的数量,乘客出行更加便利,特别是对老少人群会更加友好。对于特殊的残疾群体,还要单独设置无障碍电梯,条件受限的出入口,也应在楼梯边安装无障碍牵引设备。

3.5 经济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是相当大的,国内综合造价约每公里7亿元,因此经济性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无关于经济实力,而是避免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在满足可识别性、舒适性等个性化要求的同时,应该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入手,推荐选用常规材料和成熟工艺,进行模块化处理,这样既能保证工期又能控制成本,还兼顾出入口的统一性和可实施性。

3.6 协调性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轨道交通的里程、线路、车站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出入口也就成倍增加,不可回避的是,需要考虑出入口与周边建筑、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的关系。一般设计原则是弱化出入口的体量感,减少突兀感,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中,使人们的视觉舒适度得到不断提高。关于此,可在造型上做得简洁、灵动,材质上选用轻巧、明快,视觉上做到通透、洁净;另外,条件受限的地段,应尽量考虑将车站出入口与周边建筑相结合,减少用地和拆迁[4]。

3.7 便捷性

城市步行系统与地铁出入口实现方便有效的衔接,可以使客流量得到不断增加。城市郊区地铁出入口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设置P+R停车场,可增大地铁对郊区进城客流的吸引力。火车站、公交站与地铁出入口进行有效的换乘衔接,可以缓解人流集中的压力,不断提高运营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工具,适当加大出入口站前广场,以便于吸纳该部分的出行客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站是提供给乘客快速出行的交通空间,出入口设计应以方便、舒适、洁净、宽敞、高效为目的,以适用、经济、美观、简洁、明快为原则,同时兼顾文化性和辨识度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地铁5号线抚琴站和青羊宫站的出入口及景观设计调查,进一步对我国地铁站出入口及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归纳,要在其外表和形态上能够让人赏心悦目,不断提高实用性、舒适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地铁载运功能,减少城市交通压力,同时提升市民出行的效率,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抚琴识别性客流
客流增多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伯牙抚琴
国产汽车标志设计批评
符号的识别性在广告视觉形式中的体现——以标志设计为例
以改性松香为交联剂的甲硝唑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分子识别性研究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
抚琴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