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古战场寻踪

2021-06-25 02:45黄恩鹏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1年1期
关键词:虎牙刘备

◎ 文|黄恩鹏 编辑|王芳丽

来到猇亭,是一个难得的感受古战场的机会。我最初感受到的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更非形容词。猇,是一个有动感的字。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有生命力量的字。

楚塞楼前的神虎塑像 摄影/ 杨红艳

一只红隼在峡谷之上一动不动地盯着江面,翅膀舒展着,在风中保持平衡。手机的焦段不够,无法拉近,但仍能看到它身披锐羽战袍的模样。我想象着它垂直冲向大江捕鱼的瞬间,那将是杀气腾腾,如同精确的定位导弹,对准目标,钻入水中。顿时,镜子一样的江面被撞开,水花四溅。江中之鱼,惨遭杀戮。

但我并没有看见这样的场景。那只红隼,在天空之上停留了片刻,一个侧翼,斜斜地,迅捷飞走。闪电般的身影如同快刀,切割了半块天空。

一艘船很近,一艘船很远。我无法知道,那些船到底行驶了多少岁月,但我感觉它们是神圣的,因为那是劳动者的船只,那是为了生存而风雨兼程的漂泊者的船只。

来到猇亭,是一个难得的感受古战场的机会。我最初感受到的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更非形容词。猇,是一个有动感的字。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有生命力量的字。

猇亭,位于宜昌市城郊5公里,是蜀汉刘备与东吴大将陆逊的决战之地。

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在此轰轰烈烈地演绎。猇亭栈道,山岩坚硬,奇崛险巘,全长1500米,最宽处3米,最窄处仅一人侧身通过。临江一边,以青砖与石块垒成的垛墙;另一边,则是厚重直立欲倾的山体。

上有巨石压顶,下有激湍奔涌。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虎将张飞任宜都郡太守,见此地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丛生,便令工匠修亭纪念。几日之后,亭子修好,楹栏处刻有生翅之虎。张飞不解,以为工匠胡乱涂鸦,怒而质问。工匠应答:此乃猛虎猎食之态,欲飞欲奔之状,名曰:“猇”。身有利爪,伏地能奔;脊有坚翼,腾空能翔。盖神虎也。喻大将军之神威矣!张飞听之,开怀大笑,赏赐工匠,遂命在亭子之上镌刻“猇亭”二字。

猇亭江岸古战场遗址 摄影/ 杨红艳

在我看来,那位工匠非等闲之辈,而是胸有文墨、深晓巴楚文化精髓的能工巧匠。

夷陵处于巴楚文化之交汇地。早在东周时期,长江三峡就有与楚文化并存的巴文化遗存。除少量绳纹陶器,主要在青铜器筑制上体现,如巴东和秭归所筑的虎纹剑、虎纹戈、虎形铜带钩等等。巴人崇拜白虎,楚人喜欢凤凰,两者结合,便是神灵。虎乃山君,《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山海经》中有“虎食百鬼”记述。虎生鹰翅,有“如虎添翼,鼎力相助”之意。诸葛亮《心书·兵机》曰:“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本来猛虎就够厉害了,再来一头“插翅虎”,更是了得,喻指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前世地理志》考证的“猇亭”为古代地名,《说文解字》《辞源》等解释“猇”为“虎吼”。“亭”,为古时之行政区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猇亭得名,盖因此地峥嵘险峻之故。猛虎出没之地,绝不会是坦荡之途。后又有“虎脑背”、“古老背”之称。

建造于江边的猇亭,曾毁于兵燹,淹没江心。如今尚存两块高大的、呈梯坎形的石头,据说是刘备当年的“上马墩”和“下马台”。猇亭周围,有许多奇特的地名,如“将军垴”、“下马槽”、“赵望山”、“逃出冲”、“红血港”等,都与“猇亭之战”有关,仔细品咂,耐人寻味。“马鞍山”(现金岭村),是刘备遭到陆逊火烧连营被困之地。“赵望坡”,反映的是当年刘备爱将赵子龙率领兵卒,冲出峡口,遥望东南,火光冲天,打马奔逐,冲入敌阵。“逃出冲”,是赵云从乱军中救出刘备逃出之处。“下马槽”,是刘备逃出的下马之地。“虎牙栈道”,系当时征战所凿。以上战事之细节,《三国志》中均有记述。

虎牙滩遗迹 摄影/杨红艳

有关猇亭的古诗词不多。发现有一首民谣,倒是觉得灵动有趣:

善溪窑下九条冲,九条冲前九棵松。

明月桥下花石板,清风观内掸石钟。

有点儿像偈语。所传的是刘备的一段故事:先主在此屯兵期间,曾经到附近的山冲植树,他在九条冲上各植松树一株,转眼之间,长成了九片青翠的松林。他在林中散步,踏石板桥赏月。月光摇曳,如影如幻,犹似绰约之梦。而朦胧之中,他又错把石板上的树影当成了石板本身显现的花纹,便随口赞叹了一句,不料却成了神谕之语:当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他看见那块石板果真变成了带着美丽花纹的石板。先主感觉此地不凡,遂到清风观,烧香祭拜。清寂的观内,没有钟鼓,只有一块光洁硕石置于院子里。于是他以马鞭为桴,以石为鼓,猛敲石块,那石块竟然如同钟磬,琤然琮然,桴止响腾,徐而不歇,百里可闻。

当然又是民间杜撰的神话,以此来为蜀主增添一点儿神圣色彩。

明月桥、清风观,遗址尚存。善溪冲前的九片松林,是否与三国时期的刘备有关联?我想,这并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由文学家来任意纵横想象了。

路边长廊外的草坪之上,卧着九块形态各异的石头,分别以红字阴刻“九战”之名。廊柱之上,镌刻了今人诗家撰写的九副对联,分述了从战国到清朝的九场战事。

“九战”之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东吴破蜀的“猇亭之战”,或叫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借口为关羽复仇之由,兴兵伐吴。吴以陆逊为帅,一路撤退至猇亭、古老背,但因兵力无法展开,遂放弃了数百里的山地给蜀军。胜负乃常事,谋胜之计,在于等待对方的失误。吴军以逸待劳,避其锋芒不战,蜀吴两军,就这样一天天胶着对峙。次年八月,吴军看准了蜀军远征之疲,以兵士挟持柴火,于月黑风高之夜,悄然摸近蜀军营地,引柴点火,投掷蜀军大营,一举击破蜀军四十余垒。蜀军损失惨重,刘备侥幸逃脱。陆逊也因此次战役,名闻天下。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走在江岸,读未曾谋面的古人。无论是横槊赋诗的英雄,还是杀人放火的流寇,一切都灰飞烟灭,一切都沉沦阒寂,一切都缄默不言。

猇亭虽为弹丸之地,却是长江西塞边关,“上扼巴蜀三千之雄,下控荆楚一方之局”,若是失守,下游的荆州、武昌、安庆乃至南京,都将如同危卵。也因此,后人称猇亭为“百战之地”。从战国至清初,史书记载的著名大战,竟达九次之多。九次战役,让长江两岸的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惊扰和涂炭。

有大石立山侧,名曰:虎牙。山下江边原有虎牙滩,多巨石孔窍,也多暗礁锐岩,过往的船只,若不小心,大水暴涨时,船底磨破,船覆人亡。上世纪60年代,地方政府将这个撞翻了无数船只的礁岩炸毁,航道自此通畅。

虎牙山与对岸的荆门山之间,曾有长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东汉初年,据蜀称帝的公孙述在此修建了浮桥一座,以此阻击汉军进入,后被汉将岑彭火攻焚毁。岑彭破掉了虎牙、荆门之后,于虎牙山脊,又修筑楚塞楼一座,以彰军威。

虎牙滩遗迹 摄影/杨红艳

虎牙栈道 摄影/ 杨红艳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荆州知府邱天英主持在此修建纤道,同治十二年(1873),兵部尚书、湖广总督李瀚章为提高盐的输入量,增加税收以资弥补军费支出而重修。纤道位于长江北岸虎牙山下,东起鹰子坳,西至狮子头。纤道西螺丝山立有《重修宜昌府虎牙滩碑记》青石碑一座。碑文记载了李瀚章视察虎牙滩并拨款重修事记。

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川鄂盐运,是一个艰辛的行业。

盐夫,即是“背子客”、“力脚子”,他们10人为一个群体,由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领队,遇打家劫财的暴人,亦好周旋。背子客都是壮实的汉子,需要相当的脚力和耐力。用背篼、扁背、背夹、双叉夹等工具,身负百余斤的盐,蚁行于川东及鄂之秭归等崇山峡谷的青石小路上。这些民间“背子客”队伍,启明星挂在天边一角时就出发了,从水边到山崖,脚步匆匆。

长江岸畔的百姓,与自然天地的交流是有办法的,唯独不能承受战火硝烟的涂炭。兵荒马乱过去了,浓烈的战火硝烟远去了。天下和谐太平,大地生民安详。老百姓而言,他们并不关心帝王们的事,只祈求有安身立命之地。有了安宁的天下,才会有安详的民生。

垂立的山崖,长有璀璨小菊和茂盛的小型灌木。这些植物的生存能力极强,只需要一点儿土壤,或者砂泥,或者多年积存的一点儿尘土,就会扎根于坚硬的石罅隙缝,然后从中斜生而出。绳索一样的藤根从头顶的陡崖垂落下来,清风吹拂,生叶的根须,袅然娜然。生命的坚硬与柔软,全都在这里显现。

楚塞楼早已毁去,现存的楚塞楼,为近年复建。

猇亭城区主街则是另一番俗世景象。

斯时,工人正在挖排水坑道。长江之畔,引进来了世界先进的过滤城镇居民用水的大型设备。这个设备集垃圾处理和净化过滤于一体,将居民所用废水进行有效过滤,然后再将过滤的净水,排入长江,或者用这些净水,灌溉稻田。这是一个科学先进的环保举措。工地之上,工人忙着在灌满了水泥的工地缠绑钢筋。

上车再行。从车窗,远眺大江,下游不远的,即是宜昌长江大桥。从此岸到彼岸,只是几分钟的事,这是古人难以想象的。

河流随着地貌而变化。山地、丘陵与沼泽,绵延起伏,一路滑向低地和谷壑,抵达平原。隔着车窗,可以看见割尽稻禾的稻茬浸泡在水田里。那一行行一列列,被大巴车的速度划出了一道道曼妙的曲线,有如画家的速写。车子快速行进,不断有一畦畦水田涌现,金黄闪烁,水光熠熠。风一阵,雨一阵,细密的雨珠儿旋转着、飞动着,摔打在了宽大的车窗上,被车速掠携着、拉长着,形成了一条又一条奔跑的雨痕。这是风的形状、雨的脚印儿。

此时,雨雾弥漫,看不清熙攘人间,只看得见逆风的上游,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黑色船只慢慢漂移驶来。它们,好像是从另一维时空深处突然冒出来的一个神秘世界的船队。

猜你喜欢
虎牙刘备
松动的虎牙
读懂刘备
腾讯正式控股虎牙 投票权提高到50.1%
虎牙上市 直播平台生变局
刘备与徐州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刘备托孤
相面
差距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