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内MA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2021-06-28 11:47后博梁爽嵇晓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细胞株免疫组化检出率

后博, 梁爽, 嵇晓艳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高,在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谱中居首位[1]。胃癌的发病位置较多,包含胃窦、胃体及胃底等部位,且其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展,导致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大大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此在胃癌的初期如何有效地进行诊断,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话题。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分子异常表达,研究其异常表达情况对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信号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路激活对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起促进作用[2-3]。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具有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MACC1还能与c-Met结合,激活HGF/c-Met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研究胃癌组织内MACC1的表达情况,分析MACC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HGF、c-Met的相关性,以期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胃癌患者,其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55~75岁,平均(65.27±8.54)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7-19号)。由肿瘤科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方法,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4]确诊为胃癌;②年龄18~85岁。排除标准:①经评估患者生存时间<3个月;②存在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③同时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或心脑血管疾病;④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内MACC1、HGF及c-Met表达水平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治疗前行胃肠镜检查,取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4块,用10%福尔马林固定24 h,常规石蜡包埋后制成厚3~4 μm的切片,切片脱蜡水化后参照SP免疫组化试剂盒染色说明书进行操作,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结果。其中兔抗人MACC1多克隆抗体、兔抗人HGF多克隆抗体、兔抗人c-Met多克隆抗体均购自美国Abcam公司,SP免疫组化试剂盒、DBA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MACC1阳性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少量在细胞核;HGF阳性定位在细胞质;c-Met阳性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判定标准[5]:依据细胞染色程度(染色深浅与背景着色对比)与阳性细胞占比评分的乘积判定,染色程度分别给予0分(不着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阳性细胞占比评分分别给予0分(≤10%)、1分(11%~50%)、2分(51%~75%)、3分(>75%),两项评分之积>3分为阳性,≤3分为阴性。比较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内MACC1、HGF、c-Met的阳性检出率。

1.2.2 RT-qPCR检测胃癌细胞株MKN28及MKN45中MACC1 mRNA表达水平 胃癌细胞株MKN28、MKN45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以Trizol提取细胞总DNA,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及纯度后,使用试剂盒将DNA反转录为cDNA,并以Primer设计MACC1引物:正向5′-CTTTTGATTCCTCCGGTGA-3′,反向5′-ACTCTGATGGGCATGTGCTG-3′,扩增片段136 bp。以β-actin为内参:正向5′-CACCAACTGG-GACGACAY-3′,反向5′-ATGTCACG-CACGATTTCC-3′,扩增片段407 bp,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体系为SYBR Premix Ex TaqTM(2×)10.0 μl,MACC1正、反向引物(10 μmol/L)各0.8 μl,DNA模板2.0 μl,dH2O 6.4 μl,共20 μl;反应条件:95 ℃ 30 s、95 ℃ 5 s、55 ℃ 20 s、72 ℃ 20 s,共40个循环。所得结果以比较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6]。比较胃癌细胞株MKN28及MKN45中的MACC1 mRNA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内MACC1、HGF、c-Met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胃癌组织内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2。

表1 不同组织内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比较 [n=88,例(%)]

图1 胃癌组织内MACC1阳性(1A)、HGF阳性(1B)、c-Met阳性(1C)图像(免疫组化法 ×100)

图2 癌组织内MACC1阴性(2A)、HGF阴性(2B)、c-Met阴性(2C)图像(免疫组化法 ×100)

2.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MACC1、HGF、c-Met阳性表达率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患者的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浸润深度T3~T4、淋巴结有转移患者的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的MACC1、HGF、c-Met阳性表达率比较 [例(%)]

2.3 胃癌细胞株MKN28及MKN45中MAC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

胃癌细胞株MKN28中MACC1 mRNA表达水平为(3.58±0.08),低于MKN45中MACC1 mRNA表达水平(4.4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40,P<0.001)。

2.4 MACC1与HGF、c-Met的相关性分析 MACC1与HGF、c-Met均呈正相关(rs=0.534、0.491,P<0.05)。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其诊疗工作也愈发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关注[7-8]。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HGF/c-Met信号通路是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之一,可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进行调节。而MACC1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基因,能够激活HGF/c-Me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以HGF/c-Met信号通路为纽带,探讨MACC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胃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内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ACC1、HGF、c-Met阳性表达水平高。姚继彬等[9]研究也发现胃癌组织内MACC1呈高表达,且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MACC1包含有4个结构域,即SH3、ZU5及2个DD,其中SH3中具有酪氨酸残基,当DNA出现损失时,酪氨酸残基会出现磷酸化,形成级联酶促反应,促进癌细胞的分裂及转移[10-11];HGF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细胞活性因子,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能够诱导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细胞离散及运动[12];c-Met则是HGF的受体,在各种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当c-Met与HGF结合后能够促使细胞增殖、分化[13-14]。同时MACC1还是HGF/c-Met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与c-Met启动子结合后会激活HGF/c-Met信号通路,MACC1通过对c-Met的转录激活,参与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促进肿瘤恶变、侵袭和转移,故胃癌患者癌组织内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浸润深度T3~T4、淋巴结有转移患者的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较高,表明MACC1、HGF、c-Met阳性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是评估恶性肿瘤进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分化程度低、TNM分期高、浸润深度T3~T4往往代表肿瘤恶化、侵袭程度严重,分化程度高、TNM分期低、浸润深度T1~T2则表明肿瘤恶性程度较轻[15-16]。分析原因可能是MACC1激活HGF/c-Met信号通路后增强了HGF诱导的肿瘤侵袭和转移,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加剧。谷光福等[17]研究证实胃癌发生后MACC1、HGF、c-Met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还会参与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关系密切,能够与本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本研究还发现胃癌细胞株MKN45中MACC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细胞株MKN28,因此筛查、重组MACC1稳定表达的胃癌细胞株或可为MACC1相关胃癌转移模型的建立以及MACC1在胃癌中的动态观察提供帮助。既往研究已证实c-Met与胃癌肝转移关系密切[18]。本研究发现MACC1与HGF、c-Met呈正相关,因此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可对癌组织内的MACC1、HGF、c-Met进行检查,或可为胃癌诊疗工作开展及胃癌新药研制提供新的靶点。

综上所述,胃癌组织内MACC1呈高表达,MACC1、HGF、c-Met阳性检出率高,MACC1、HGF、c-Met均参与到胃癌的发生、进展中,且MACC1与HGF、c-Met间关系密切,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猜你喜欢
细胞株免疫组化检出率
2-脱氧葡萄糖联合奥希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耐药性、糖酵解水平表达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miR—122调控LAMC1表达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相关性研究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