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营口地区玉米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06-28 11:49王绍新綦玉红
新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耕层田间玉米

王绍新 綦玉红

营口市现有玉米面积72.13万亩,是东南部地区的主导产业,2017~2019年受玉米价格影响和干旱少雨气候对产量制约,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不高,产量增长缓慢。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生产习惯,影响着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 增加土壤耕层厚度

据2020年春季多点土壤剖面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现在营口地区玉米地块耕层深度普遍在13~15厘米,有效活土量大幅减少,耕层逐渐变浅,犁底层上移并不断加厚,土壤紧实度日益增大,严重影响根系的深层分布和水肥吸收功能,致使玉米抗灾减灾能力和产出能力变弱,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建议每2年实施一次深翻地,在原来耕层基础上增加3厘米左右,一次不宜增加过深,否则影响耕层土壤熟化和渗漏。如此反复,经过几次深翻地打破原有犁底层,使犁底层下移,土壤耕层厚度达到20厘米以上,有利于根系分布,增加其吸收水肥能力,同时也可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2 培肥地力

营口市玉米耕地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山坡地(60%左右),土壤肥力水平不高,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1.7%之间,平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8%~2.2%之间(40%左右),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保护地(蔬菜大棚、水果大棚、食用菌大棚)。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板结和部分地块次生盐渍化,土壤团粒结构明显减少,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综合生产能力不足。一般来说形成作物的产量50%左右的养分来源于土壤,所以培肥地力,用地养地相结合十分重要。一是增施有机肥,商品有机肥每亩使用量100公斤,腐熟农家肥每亩使用量1000公斤左右,连续使用几年可以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10%~20%,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降低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面源污染。二是结合深翻、深松秸秆灭茬粉碎还田,耙压精量播种或者秸秆平铺、条带还田,免耕精量播种。三是在化肥使用上现在一般都选择一次性肥料,为了保证苗期养分供应充足要注重口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左右,后期根据玉米长势情况,如果地力水平不够后期出现脱肥现象,每亩追施氮钾肥10~15公斤。遵循用地养地相结合,有机无机相配合的原则,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广主栽品种,合理密植

营口市种子市场销售的玉米种子高达150多个品种以上,品种繁多,加上销售渠道多样化,致使农民购买的种子根本无法判别,也做不到与当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相适宜的好种子,更是缺少地区主栽品种,不利于玉米产业发展。一是规范种子市场,推广新品种一定要在本地区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得到肯定后方可推广。二是通过品种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再经过田间大面积示范,品种特性稳定后筛选出一部分适宜不同肥力水平下栽培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以培训、新闻媒体宣传、现场会等形式把它推介给广大农民。三是栽培品种及种植密度一定要与土壤肥力水平相适宜,遵循“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4 因地制宜,实施等高耕作

营口地区属于丘陵地带,平肥地比例不大,绝大部分地块(60%)均有不同的坡度,有的地块坡度在15°以上,基本上没有等高耕作,雨量集中的时候表层土壤不同程度流失,耕地质量下降,抵御风险能力降低,2017~2019年干旱少雨,坡度在15°以上地块绝产面积达30%以上。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等高耕作,减少水土流失。二是增施有机肥或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几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耕层厚度都会增加,保障了土壤蓄水蓄肥能力。三是坡度超过15°以上非基本农田地块可以等高耕作后改变用途,因地制宜发展果树产业。

5 加强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

由于营口地区玉米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少,加上前几年玉米价格不高,种植玉米效益不好,所以农民对玉米病虫害防治力度不够,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①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以幼虫为害玉米苗根、茎基部或叶片,防治方法:秋后深翻或种植前深耕、药剂拌种(药剂可用高效氯氰菊酯或噻嗪酮)、施用毒土(用毒死蜱或辛硫磷拌成毒土)。②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可造成花叶、折杆、折雄、雌穗发育不良、下垂、籽粒霉烂导致减产。防治方法: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杀虫灯诱杀成虫、人工释放赤眼蜂、心叶末期施藥。③黏虫以幼虫潜入心叶取食叶肉,或啃食叶片边缘,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防治方法:田间设置糖酒醋液盆诱杀成虫、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④玉米叶部病害(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炭疽病等)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轮作换茬、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⑤玉米穗部病害(丝黑穗病、穗腐病、茎腐病等),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用戊唑醇或三唑酮拌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减少传染源,茎腐病发病初期用甲霜.恶霉灵进行灌根,7天一次,连续两次。

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综合生产水平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育推广高产、高抗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是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粮食损失是增产增收的前提保证。

猜你喜欢
耕层田间玉米
春日田间
收玉米啦!
田间地头“惠”果农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我的玉米送给你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