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脚下的节水农业

2021-07-01 13:35钟培源
宁夏画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富阳用水量苜蓿

钟培源

2021年4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四权”改革进入“快车道”。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吴忠红寺堡,面对用水权改革,如何行动?又是怎样更好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记者为此一探究竟。

宁夏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宁夏最大的移民区。过去这里干旱缺水,罗山涵养的水源地表水有限,当地人只能靠打井取水,用水严重不足。水成为制约这里发展的“拦路虎”。

红寺堡区建立后,人口不断增加,大量土地被开垦。被划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罗山,保护区范围内的人类活动被严格禁止,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完全靠扬黄工程提供水源,农业用水与扬黄水源的高昂成本形成突出矛盾。

节水仍然是解决之道。为此,在用水管理上,红寺堡区细化指标,比如农田用水,根据灌溉方式的不同指定了每南240方、360方等几种用水指标,从而倒逼用户节约用水。

小农户用小办法,大企业则需放大招。

面对节水考验,红寺堡区的农业企业如何答卷?记者走进了罗山脚下宁夏富阳集团的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园。

宁夏富阳集团成立于2015年,是专门从事特色农业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的现代农业企业。截至2021年总投入1.3亿元,流转土地1万南,每年种植产业销售3000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目前公司拥有以种植枸杞、黄花菜、青贮玉米、紫花苜蓿、苹果、樱桃、红梅杏、雨露香梨等优质富硒农产品的生态现代化种植园。

用水是公司生产的一大成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如何高效节水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宁夏富阳集团董事长黎谏君告诉记者,这次宁夏推进用水权改革,对规模化开发农业的实体企业来说,是一次“大考”。改革的政策中提到: “精细核定用水权,农业方面,引扬黄灌区确权到农业用水大户或最适宜计量的末级渠口,库井灌区确权到户”“优化分配用水量,调整水资源分配指标,实行最严格用水定额标准,建立以水‘四定管控体系,将用水量科学分配到各区域和各行业”,这些政策举措很精准,切中了用水权改革的要害。

公司原本的灌溉方式是自走式喷灌,但相对滴灌技术来说,这一非常高效的节水设备依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节水灌溉仍需深挖、细算。

黎谏君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以青贮玉米为例,自走式喷灌改为滴灌费用及节水增效比较,首先改造方面的投入是一次性改造2000亩滴灌费用为90.27万元,亩均451元,其中泵房及设备安装费用41.6万元、田间管网铺设费用48.67万元。滴灌种植费用增加93元/亩,其中滴灌带、软带及配件约85元,铺设人工费8元/亩。改造后增效部分有肥料用量每亩可节省40元左右,且肥效利用率比喷灌高,重要的是滴灌在玉米生长后期不会脱肥,还可减少中耕机械费15元。喷灌年用水量284立方米/亩,滴灌年用水量220立方米/亩,滴灌年用水量每亩比喷灌节省64立方米。加上2018年改造的158亩,全年共节约22.93万方,可供约1000亩节水灌溉用水。产量方面,滴灌可产青贮玉米4 - 4.5吨,喷灌可产青贮玉米2.9 - 3.0吨,增产1.1 - 1.5吨。按2020年度青贮玉米470 - 480元/吨(不含收割、拉运费)计算,增加收益517 - 720元/亩。以增收下限517元/亩计算,减去种植增加费用93元,加上减少用水(用电)节约的22元,中耕费用的15元,化肥用量减少的40元。则纯收益多出501元,增加收益部分1年内可收回投资,而且还能盈余50元/亩,2000南可增效10元。”

一连串的精打细算,富阳集团只为实现高效節水增效的目的。

采访时正值公司第一茬紫花苜蓿收割,一个自走式喷灌区面积有1000南,场面壮观,记者赞叹苜蓿的肥美,黎谏君却说他看过水资源充足地区种植的苜蓿涨势比这好很多,“亩产比这高出五成”,“而区别恰恰是水”。据他介绍,苜蓿当前价格很好,所以公司选择大面积种植,但苜蓿种植用水量大,不适合滴灌,现在的喷灌用水量又大于滴灌,他们也正在寻求更高效的苜蓿种植节水方法。

宁夏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重要的“助推器”,如何更好地推进用水权改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宁夏要走的路还很长。

猜你喜欢
富阳用水量苜蓿
富阳:全省首座智慧健康主题公园投用
跟我说两句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富阳造纸产业迎来蜕变
富阳区“舒心就医”板块
口齿留香说苜蓿
苜蓿
Nozzle喷嘴
苜蓿芽
要造就一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