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四点探索

2021-07-04 02:15王亚军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效性探究活动

王亚军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技能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尝试: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习欲望

课堂上我们尽量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把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师给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再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正好课前一名学生不小心撞到桌子的棱角上。课上,我借机关心的问:“xx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说:“撞在了桌子角上”。师:“轻轻地撞一下,你为什么会这样疼?”生:“桌子角有尖儿!”师:“你正好撞到咱们今天要讲的课了,这个尖儿就是角的一部分”。从而揭示课题,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事件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注重体验,展开有效探究

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以必要的支持、帮助与指导,组织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发现数学的结论和方法。教师绝对不能完全“退居二线”,学生放任自流,使探索活动流于形式,成为点缀,致使大多数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我问“一万张只有多厚?”孩子们进行了盲目的猜测,之后我拿出一包五百张的A4纸让学生观察它的厚度,接着我又在上面摞了一包纸,说:“你想尝试一下一千张纸的厚度吗?”孩子们纷纷上台来用手比划。紧接着,我追问:“你猜猜一万张纸有多厚?”孩子有的找参照物描述,有的用手比划着。我再次追问:“如果想较为准确的了解,怎么办?”孩子们的眼睛都盯到了讲桌上的软尺上,一个孩子拿起软尺量出了一千张纸的厚度,所有的孩子都跟他一起数着:“2000,3000,4000……”很快孩子们找到了一万张纸的厚度。我拿起尺子,拿一万张纸的厚度与孩子做了对比,刚好到他的肩膀。孩子们很是吃惊,我鼓励孩子们与这个孩子的肩膀高度比一比,看看一万张纸摞起来到自己身体的那部分,孩子们异常兴奋。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猜想和交流、尝试,在探究过程中清晰感悟数感。这样的探究活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让学生在探究、反思中有效地学习。

三、巧设活动,注重课堂实效

要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还应当注重开展恰当有效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活动要达到我们期望的良好效果,精心选择恰当有效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推导出圆形面积公式,我主要采取教师演示、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小组操作探究和对话交流等形式,使学生通過猜想、对话、倾听和操作、互动,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并且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

四、探究本质,拓展学生思维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数学味”,应该成为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讲解“一个数除以17商3余5,这个数除以16,商几余几?”这道题时,学生很容易的列出算式(17×3+5)÷16=3……8。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除以16,17,18,19,体会不同结果!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使学生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学会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断现实的世界,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高效性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物理习题微课教学高效性的研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