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2021-07-04 02:15徐丹丹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徐丹丹

摘要:课堂提问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十分关键,由于在小学,知识的难度正在加强,唯有让小学生主动思考,才能加深记忆,从而更好的获取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依据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出发设置课堂提问,让小学生能对学习更感兴趣,并可将其探究欲望激发。促使小学生能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让思维得到有效发散,促使小学生能在学习中实现突破,进而提高其各项能力与数学学科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前言:

为了让小学生学习质量有明显提升,教师应改变授课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从多角度出发巧妙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引发小学生探究兴趣与热情,使其愿意自主融入课堂,并积极进行思考,让小学生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完全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其学习质量与发展各项能力的目的,促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得以收效显著。

一、从讨论角度设置课堂提问,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途径,这对数学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但在小学课堂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通常以听讲为主,过于被动且氛围会更沉闷,这对小学生而言,极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知识掌握。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采取有效策略,可根据教材内容,从讨论角度出发设置课堂提问。让小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针对问题进行互相交流、讨论与分享各自见解,这将比听讲更吸引人,可让小学生更感兴趣,从而主动融入课堂,借助讨论与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完全掌握。

例如,在开展《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时,要求小学生能掌握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并做到熟练运用,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可根据知识点,从讨论角度出发设置课堂提问。比如:小汽车的车窗玻璃为梯形,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计算出面积?是否可以利用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推导,列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或以少先队旗这一组合图形为例,让小学生思考,一共可以有几种计算面积的方法?能否逐一进行讲解?以上问题具有启发性,可给予小学生点拨,将其求知与探究欲望激发。教师可让小学生围绕问题,以小组合作模式展开分析、思考、互相讨论与分享,并在多种方法尝试下得出正确答案。让小学生得以完全理解及掌握好数学知识,强化其运用能力,促使小学生可在活跃氛围下明显提高学习质量,让数学学科能收获优质教学效果。

二、从生活角度设置课堂提问,引发学习热情

虽然课堂提问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十分关键,但问题的角度也很重要,鉴于知识源自于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而全新教学要求也提倡课堂回归生活,加强小学生对两者联系的认知。故而,教师就应改变当前策略,在授课过程中,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设置课堂问题。一方面让小学生能感到亲切,并可产生一定共鸣,从而激发小学生兴趣与热情,使其愿意主动融入课堂。另一方面能让小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加强理解,使其能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同时扎实掌握好数学知识,让小学生思维有发散机会。

例如,在开展《百分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本课内容,从生活角度出

发设置课堂提问,可引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说一说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见过哪些百分数现象?要表达的分别是什么意思?能否从生活中选取百分数事例,设计成简单的应用题,并将其解决?以上问题围绕本课重点知识点,又贴近生活,能让小学生产生求知与讨论欲望,教师可让他们互相分享各自見解。而小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设计出包括企业产生合格率、银行利息、农作物收成、工厂销售额与商场打折等种类多样的应用题,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掌握扎实。

三、从实践角度设置课堂提问,调动探究兴趣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开展的宗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使其能变被动为主动,在此种情况下获取知识才会记忆更深刻。因此,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缺乏兴趣、不够自主、课堂氛围沉闷以及参与度偏低等现状,在教学开展中,可立足课程内容,从实践角度出发设置课堂提问。将小学生探究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能产生高涨与兴奋情绪,从而主动融入到课堂实践中。让小学生能借此积极展开思考与探究,并可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理解透彻与掌握扎实。

例如,在开展《圆柱与圆锥》一课教学时,为了发散小学生思维,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从实践角度出发设置课堂提问,鼓励小学生主动探究。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圆柱与圆锥体实物,并将其抽象成立体图形,再将圆柱与圆锥体分别展开,让小学生认真观察,了解立体图形展开后的全貌,在最后进行面的旋转演示,将长方形经旋转形成圆柱体的过程完整呈现,让小学生能充满好奇,并可促进其逻辑思维与空间思维的形成。而教师可提问,如果将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进行旋转,会形成哪一种立体图形?你是否能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以上问题可将小学生探究兴趣调动起来,使其积极展开实践活跃,既能给予小学生锻炼机会,提高其多项能力,还能将数学知识完全理解与掌握。

总结:

在小学阶段,针对数学这门学科,教师应尽量让小学生主动思考去获取知识,才能使其牢记于心。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爱好与需求,从讨论、生活与实践等多种角度出发,设置有效课堂提问。让小学生兴趣、求知与探究欲望能被激发,从而自主融入高效学习,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好数学知识。让小学生思维与各项能力可实现发展,保障其学习质量,得以突显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学周刊,2022(07):99-100.

[2]邵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1(46):106.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