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乐感

2021-07-04 05:40冯悦菁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乐感培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冯悦菁

摘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美育,让学生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在音乐中通常会蕴含着优美的旋律抒发作者丰富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不仅仅能够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識,还能够提高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乐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乐感培养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每个学生正确的道路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是双胞胎也是完全不同的人。教师如果能够通过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根据每个学生的头脑不同思考灵活掌握。尤其是在音乐这种需要重视个人性的学科,绝对是获得不同凡响的结果。比如在钢琴课上,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同一个进度,是钢琴课上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每个孩子的基础水平都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学生很难跟上大家的进程。虽然说我们不能让孩子轻言放弃。但如果我们能给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目标那一定是让每个孩子心情都舒畅,而且会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孩子感知到被重视被谅解,就能和音乐教师的距离拉近,请教问题或者是和教师交心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教师更能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心情上的波动。能够更好的为学生出谋划策和解决问题。

2学会用心聆听,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的相关音乐知识引导学生去认真聆听音乐,教会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带着问题去聆听或者是在听音乐的时候进行思考,去感受音乐中蕴含的节奏和旋律美,感受歌曲的完整艺术形象,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使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小学阶段的音乐大都有比较强的节奏感,教师在结合音乐曲目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进行哼唱旋律,学生一边哼唱一边体会音乐中的节奏,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能够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品味中,学生在聆听音乐曲目的同时能够启发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节奏美,进而深刻地领会歌曲的相关内涵。例如:在学习歌曲《数鸭子》的时候,由于歌曲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的内容也比较生动活泼,能够表现出小学生活泼可爱的天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反复地聆听音乐,学生能够感受到童谣歌曲带来的诙谐和幽默风格,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感受能力。

3引用动作绘画,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主要是通过对于音乐内容的学习而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对于音乐感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恰当地理解音乐的旋律美,让学生获得对于音乐知识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引入动作绘画的方式让学生把抽象的音符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运用音乐中的动作绘画去表现美,让学生在进行音乐绘画的同时,能够获得丰富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这样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就会得到最大的提高。同时,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动作或者是绘画的方式深入地感悟音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歌曲《找春天》的时候,由于歌词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通俗易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比较高,在进行音乐歌曲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于音乐歌曲内容进行绘画的方法来激发自己的感受能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这样低年级的学生就跟随歌曲的内容画出美丽的春天景色,激发出学生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喜爱。

4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在小学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力,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场面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让音乐知识的教学更加地生动和形象。这样,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够激活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力,让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学生会主动地感受音乐中的内容,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培养对于音乐知识的想象能力,最终加深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音乐歌曲《苗岭的早晨》时,音乐的内容是小提琴独奏,通过优美的小提琴旋律为人们展示早上的美景,表达出了对于当地人们生活幸福的赞美,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妙境界,提高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方法还有很多,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钻研教材中的内容,不断地进行实践的探索,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让学生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邢然.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北方音乐,2018,38(24):216-217.2A5557D3-3083-457D-90CF-68450D631CFE

猜你喜欢
乐感培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
探讨如何在钢琴学习中培养乐感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