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2021-07-04 05:45张金华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生

张金华

摘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加緊密依靠人民,不断造福民生,给广大青年以新希望,也需要更加注重对青年学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任务。这将取决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一、影响当前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原因

(一)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冲击

当前,西方的"普世价值"问题仍有着很突出的思想含义。它是私有财产经济关系和资产阶级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很容易就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结合在一起。学校时代是创造学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扭曲与波动的黄金时代。西方的言论自由和宪政观理解了中国改革和建设中尖锐而敏感的矛盾和问题,对冷战持不同看法。例如,领导和英雄诽谤、传播腐败、厌恶和低俗文化,实现学生相信和相信中国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一些学生担心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今天的大多数学生都是“90后”,出生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对历史没有深刻的理解。相反,由于贫富悬殊、地区不平衡、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加剧,一些学生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产生怀疑,改革开放导致的暴力盛行和严重的就业形势。此外,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存在着某些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社会风气,如雇佣军、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对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最终削弱和削弱了他们的认同感。

(三)理论的抽象使一些学生对思想教育认识肤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式的变化,人类很难掌握自己的理论和抽象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性强,语言表达深刻,难以深入思想和思维,大多停留在学术和知识层面。目前,他们还没有达到“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爱看爱听”的境界。

二、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路径

(一)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今天,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是社会主义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基本阶段。在这个阶段,计划经济的原始模式以及在这个模式中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概念变得越来越僵化。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消除西方社会中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或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来取代这些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计划经济时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对学生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首先,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未来出路和现实需要。由于强调现实和功利主义,信仰和理想不再具有精神支柱的地位。根据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包括消灭剥削、阶级和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社会共同价值观和人的个人价值取向之间建立现实联系。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工作和职业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由于学生研究和生活的群体性特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与其他教学工作相同的大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模式。换言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处于说教和灌输的水平,这与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是不相容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必须遵守17世纪的要求。勇于研究和积极引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1.课堂教育应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应该避免在课堂上灌输简单的知识。改革开放30多年的纪念活动,让学生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取得的惊人进步和巨大成就。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意义的讨论,讨论各种社会压力和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学生有更多的独立学习和自由时间。根据这种情况,学校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教育和辅导。针对当前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配合不够的情况,学校要建立并认真落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合作机制,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促进作用。

2.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是必要的,但作为不同人群的学生,一方面对集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接受和适应程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一些人也会因为在集体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产生疲劳心理。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结合,注重情感沟通。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在实践中巩固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果

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通过自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学生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信的接班人。因此,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总之,教育的发展应该符合自己的历史传统、实际国情和发展方向。中国教育要在认真吸收世界先进学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继承中国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创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双德.如何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J].甘肃教育,2017(4):1.

猜你喜欢
中国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