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分析

2021-07-05 16:30王有芳
健康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经腹子宫肌瘤

王有芳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确诊为子宫肌瘤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进行治疗前,首先进行超声检查。分别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确诊情况(确诊率、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使用腹部超声检查中确诊人数为46例,误诊人数为5例,漏诊人数为3例,整体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5.18 %、9.26 %、5.5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进行子宫肌瘤的检查中,确诊、误诊、漏诊人数分别为53例、1例、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8.14 %、1.85 %、0.00 %,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 < 0.05) 。腹部超声敏感性、特异性为81.3 %、78.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特异性为88.9 %、89.4 %,經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 < 0.05) 。经病理学检出,本次收治的54例患者共包含子宫肌瘤个数58个,子宫肌瘤类型包含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总数为50个(肌壁间肌瘤20个、黏膜下肌瘤12个、浆膜下肌瘤18个) ,整体检出率为86.2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肌瘤总数为55个(肌壁间肌瘤23个、黏膜下肌瘤12个、浆膜下肌瘤20个) ,整体检出率为94.82 %,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 < 0.05) 。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整体确诊率相对较高,在子宫肌瘤诊断中效果更好。

关键词: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肌瘤

当前,我国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较大进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常被用作子宫肌瘤的诊断中,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整体特点表现为参数高,同时速度较快。通过进行能量检查,能够有效显示卵巢间质动脉血管,根据患者的血管状态和流量进行准确判断。在月经期间禁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了解,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不同诊断。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确诊为子宫肌瘤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2.3±1.4) 岁。对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扫描,比较具体情况。

纳入标准:(1) 患者月经紊乱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腹痛;(2)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 家属不知情者;(2) 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3) 肿瘤疾病患者。

1.2 方法

在患者进行治疗前,首先进行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膀胱充盈,选取仰卧位,调整探头,保证在2~5MHZ。常规腹部扫描,观察患者的轮廓、大小、子宫内膜程度、后壁回声及厚度[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前,首先应排空膀胱,并清洗阴道,选取卧位膀胱截石位进行检查。调整探头频率,保证频率在5~9 MHZ。使用避孕套套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随后将探头深入患者阴道,扫描患者的肌层、内膜、宫体浆膜层,在观察患者回声特征的同时,做好扫描记录,并观察患者的宫体、肌壁厚度。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确诊人数、误诊人数、漏诊比较。

(2) 确诊率、敏感性、特异性情况比较。

(3) 弥漫型、局限型特征情况比较。

2 结果

2.1 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部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对比

腹部超声检查中确诊人数为46例,误诊人数为5例,漏诊人数为3例,整体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人数分别为85.18 %、9.26 %、5.5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进行子宫肌瘤的检查中,确诊、误诊、漏诊人数分别为53例、1例、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8.14 %、1.85 %、0.00 %,组间差异显著(P < 0.05) ,见表1。

2.2 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部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对比

腹部超声敏感性、特异性为81.3 %、78.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特异性为88.9 %、89.4 %。差异显著(P < 0.05) ,见表2。

2.3子宫肌瘤检出率比较

经病理学检出,本次收治的54例患者共包含子宫肌瘤个数58个,子宫肌瘤类型包含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总数为50个,肌壁间肌瘤20个、黏膜下肌瘤12个、浆膜下肌瘤18个,整体检出率为86.2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肌瘤总数为55个,肌壁间肌瘤23个、黏膜下肌瘤12个、浆膜下肌瘤20个,整体检出率为94.82 %。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 < 0.05) ,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现阶段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发于育龄期妇女。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主要的肿瘤类型为多源性克隆平滑肌肿瘤,主要体现为实质性肿块,生长缓慢,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月经量多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对于患者来说,在患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在盆腔超声检查时容易发现。子宫肌瘤患者整体病理切片呈现旋涡状,整体肌组织出现包膜,在包膜内分布放射状血管,以此来给肌瘤提供一定的影响。然而在出现循环障碍时,容易导致肌瘤出现玻璃性、脂肪变性等退行性改变。当前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应及早进行治疗,通过使用超声检测整体无创同时优势较大,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

目前,超声仪器以及检查手段更新迅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清晰,检出率高,能够贴近患者的宫颈,减少堆积,整体图像清晰、效果较好,对患者实施阴道超声已成为首选检查。结果表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进行子宫肌瘤的检查中,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敏感性、特异性及整体检出率均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明显(P < 0.05) 。由于单独实施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准确率较低,采用联合超声能够对患者的卵巢和子宫形态、内部结构的改变以及盆腔积液情况进行近距离探查,各种类型均可适用[3]。

經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观察患者子宫形态,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第二,患者的信号强化中,在侵入基层内膜的同时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改变;第三,包膜及边界,子宫腺肌瘤主要是由于内膜良性浸润,因此出现边界不清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超声扫描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弥漫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增多,基层增厚,并伴有不规则、不均匀回声,患者彩色血流信号呈现条状;第二,局限型,患者病灶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内部血流信号呈现点状。

综上所述,传统超声检查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肿块体积较大时会使影像学特征发生明显的变化[4]。除此之外,病人肿瘤会释放血管生长因子,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利用彩超的基础上,便于检查血液流动情况[5]。相比较传统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作为常规手段,其准确性、敏感性均相对较高,整体敏感度在80 %以上。在人们对疾病的不断研究中,多普勒频谱作为重要依据。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能够在进行数据了解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红梅.子宫肌瘤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对照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8):25.

[2]李卓.子宫肌瘤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超声诊断的价值对照[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125-126.

[3]于春丽.子宫肌瘤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超声诊断的价值对照[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134.

[4] Wang M ,  Ren C . Abdominal Ultrasound and Vaginal Ultrasound Diagnosed the Clinical Value Analysis of Uterine Fibroids[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15.

[5] Liu Y .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on Uterine Fibroids[J].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2018.

猜你喜欢
经腹子宫肌瘤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经腹与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