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7-06 11:30艾艳平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肢体康复护理人员

艾艳平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广西 桂林,541001)

脑卒中指患者脑动脉系统发生病变,引起脑血管破裂或痉挛闭塞,造成局部循环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神经性疾病[1]。临床脑卒中存活患者中约有50-70%后期存在瘫痪症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负担。目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问题已成为临床康复治疗中的重点。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因长期卧床,不恰当肢体摆放造成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及压疮等情况,少数情况严重者可出现肢体僵硬或关节挛缩等后果[2]。另由于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语言、认知以及肢体功能障碍,其精神负担较大,对于日常生活能力较为欠缺,导致其生活质量逐渐下降。鉴于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脑卒中患者应用三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19.11-2020.12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参照组男女各85、65例,年龄40-70岁,平均(51.23±0.23)岁;试验组男女各86、64例,年龄40-70岁,平均(54.25±0.25)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经核磁共振与CT检查被确诊为脑卒中[4];(2)临床病历资料完整;(3)认知功能正常,治护依从性良好。剔除标准:(1)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2)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3)研究中途退出者;(4)伴有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予以参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内容包含: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病情监测、健康教育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试验组则应用三位一体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护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医师与科护士长组建脑卒中康复护理小组,系统化培训康复医护人员,指导并参与整个康复过程;由科护士长对小组人员进行技能与专业知识培训,对于合格者方能为患者开展康复操作,并在其工作中全程予以监督管理。(2)康复计划制定与实施:由脑卒中康复指导专家及医师、护士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康复计划,在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中由专家起到指导与参与作用,由护士开展康复护理相关操作,适当强化全程管理,引导与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过程,对患者辅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等措施;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同室病友、责任护士、主治医师,使其尽快了解周围环境;使用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以及通俗易懂的话术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述说内心顾虑与想法,尽可能满足患者所需,对其提出的疑问及时作出解答。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与患者讲解疾病发生机制、预后进展、康复重要性、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患者日常饮食,以易消化、少盐、清淡为主,嘱患者禁烟酒。(3)康复护理:康复护理:①良肢位摆放:根据患者侧、卧、坐躺等各种体位适当摆放患肢,间隔2h为其更换体位;②被动运动:护理人员需定时按照由远至近的按摩方向为患者患肢肌肉及关节进行按摩,将其患肢适当抬高,按摩强度及次数根据患者实际耐受情况所制定;③主动运动:尽早鼓励及协助患者在床上开展较为轻松地肢体功能锻炼,如桥式运动、活动大关节、握手及翻身等,告知患者可在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下进行不同程度的起坐练习,每次锻炼时间约30min为宜,按照循序渐进方式进行锻炼,锻炼期间需有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④生活能力锻炼:鼓励患者自主完成日常活动,指导其进行写字、画画及双手互指等活动,提高手指关节灵敏度,有助于四肢协调。

1.3 观察指标

(1)根据肢体功能运动量表(Fugl-Meyer,FMA)[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总分为100分,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2)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定,SAS判定标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另SDS判定标准为:存在抑郁症状:≥50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MA

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FMA评分(分,χ±s)

2.2 SAS与SDS评分

试验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见表1。

表2 比较两组SAS与SDS评分(分,χ±s)

3 讨论

临床目前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患者未在最佳时期开展功能锻炼;其二,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症状,进一步加重康复治疗效果,延长康复时间;其三,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易产生负面情绪,缺乏依从性与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仍需提高。

三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作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该护理模式主要围绕医院、社区以及家庭开展一系列护理工作。医院通过建立患者电子档案,运用双向转诊制度,加强医患之间交流,有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完善相关护理工作,提高临床康复效果;住院期间予以患者健康教育,告知其疾病发展预后、康复护理重要性,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其治护依从性与自我康复能力。社区康复护理则主要通过流程管理模式,加强康复机构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家访与电话干预,指导并参与患者家庭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督促患者完成日常康复护理计划。家庭康复护理则需要求患者家属结合自身在医院内及社区康复中心所学到的护理知识,予以患者基础性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以及生活护理,促使患者身心保持舒适状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参照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三位一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因病情产生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病情预后。另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可确保病情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在出院后仍然能够获得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使其病情时刻得到监测与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缓解其焦虑及抑郁程度,值得运用。

猜你喜欢
肢体康复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