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当追之星,成国之栋梁

2021-07-07 10:34黄怡馨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栋梁学弟追星

黄怡馨

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当追之星,成国之栋梁”。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偶像。杜甫是李白的“铁杆”粉丝,当得知李白流放夜郎,他感叹:“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韩愈堪称李白和杜甫的粉丝,当别人不赏识李杜诗歌时,他批驳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辛弃疾则是陶渊明的粉丝,词作里面常见渊明身影:“老来曾识渊明,梦里一见参差是。”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或许你曾艳羡明星漂亮的面容,也曾追过“小鲜肉”“小仙女”,然而真正能够永驻的并非那外在的容颜,而是自强不息之精神,乐于助人之风范,勇于担当之品质。

追星当追自强不息之星。《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君不见,疫情期间,在卤肉店案板下学习的柯恩雅,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环境的嘈杂、简陋阻挡不了她上进的心。君不见,独臂少年张家城心中的篮球梦,他勤学苦练,运球、上篮都进行上千次训练。身体的残疾、苦痛阻遏不了他顽强的意志。君不见,感染新冠肺炎的留美博士身居方舱医院,依然不忘读書。身患疾病、环境喧嚣,这都不是自甘堕落的借口。他们,携自强以遨游,终能成国之栋梁。他们,是你我应当追的自强不息之星。

追星当追乐于助人之星。奥黛丽·赫本曾言:“随着岁月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他人。”助人为乐是和谐社会的暖人春风。鲐背之年的王振美老人,不仅常常帮扶困难群众,还用自己的积蓄成立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寒学子;“盲人按摩师”朱丽华于黑暗之中坚守光明,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药袋哥”丰枫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每日奔波于街头巷尾,为社区居民代购药品。他们一善染心,万世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他们,是你我应当追的乐于助人之星。

追星当追勇于担当之星。曹植《白马篇》有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勇于担当是古今仁人志士的风骨。新冠疫情暴发之际,白衣天使远赴抗疫一线,没有丝毫犹豫;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以患渐冻症之躯,坚守在抗疫一线;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呼吁其他人不要前往武汉,自己却在第一时间无畏逆行。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是你我应当追的勇于担当之星。

学弟学妹们,愿你们追自强不息之星,追乐于助人之星,追勇于担当之星。愿你们能从偶像的言行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从偶像的事迹里破译人生价值的奥秘,成为国之栋梁!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是一篇针对当代年轻人“追星”现象的发言稿。作文开头提出观点:“真正能够永驻的并非那外在的容颜,而是自强不息之精神,乐于助人之风范,勇于担当之品质。”紧接着用一系列当今社会的优秀人物事例进行论证,列举了柯恩雅、王振美、“盲人按摩师”朱丽华、支援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逆行武汉的钟南山院士等典型的人物事例。作文素材新鲜,与时俱进,值得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栋梁学弟追星
尴尬
让追星不疯狂
掌握本领做栋梁
粉笔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栋梁其人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PPZ的朋友圈
住进医院,才知道自己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