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传承汉字之美

2021-07-07 14:54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玛雅中华文明世纪

凡有一物,必有一名;凡有一名,必有一字。前不久,在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教本》一书的出版研讨会上,几名小学生有模有样“训字”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从“书”字的结构,会意该字以笔言事的含义;从“王”字三横一竖的笔画构成,把握中华文明讲究天地人贯通的特质。孩子们在适当的引导下,从造字之理开启学习之旅,在他们眼中,一个个抽象的汉字符号,变成了包罗万象的百科故事。

各抒己见

@宇飞:作为音、形、义统一的符号系统,汉字里藏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密码,是每个中国人学习的起点。追本溯源,让今天的孩子了解每个汉字的“前世今生”,要有一颗静待花开的平常心,积于跬步,至于千里。同时,优秀的启蒙读物和专业的教师指导也必不可少。

@皮皮:一些辅导机构用“八股化”的教学方法,将作文的起承转合模板化,让学生练习堆砌形容词、生造排比句等,还美其名曰“速成课”。原本潜移默化、陶冶身心的人文之旅,被简化成蹩脚的套路模仿,丢失的是语言之美,破坏的则是孩子们宝贵的好奇心、求知欲。

@且听风吟:少一些速成课,多一些慢功夫,让孩子们在启蒙阶段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于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的滋养。有了这个根基,无论将来的数字信息如何繁杂,孩子们也能在知识海洋里畅游。

有感而发

文字是一个文明璀璨文化的重要表现。

①楔形文字是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刻在石头或泥版(泥砖)上的文字,是我们已知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的时间长达3000年,大约公元前75年開始,楔形文字再也无人知晓。

②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是古代埃及的文字,它发源于52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一直使用到公元5世纪,随后消亡。

③甲骨文,主要指我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下启西周文字,我们现代使用的文字就是由它渐渐演变而来。

④玛雅文字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文字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这个文字于西班牙人在公元16~17世纪入侵玛雅后消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作文。

猜你喜欢
玛雅中华文明世纪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失落的玛雅文明
说算筹
My School Life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探寻玛雅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