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分析

2021-07-09 12:58刘芳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配电网智能化

刘芳

摘要:配电网智能化建设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其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在这其中,智能配电系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由于智能配电系统设计范围广、内容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这就导致其发展缓慢,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必须要加强对智能化配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以提高智能化配电设备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智能配电网的优点和特色,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配電网智能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意见,进而促进我国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探索及实践

引言

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重要成果,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有较大的阻碍。因此,不断优化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既要保证配电网能够高质量供电,也要不断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使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能实现智能化操作,这是目前我国智能化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配电网智能化不仅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安全,确保其安全运营,也能够改善国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在配电网智能化建设方面的速度。

1.智能配电网的优点和特色

1.1互动性强

相对于我国曾经落后的配电网调度而言,智能化配电网更具有互动性性、智能化和主动性。在计算机技术的的支撑下,智能配电网能够指导用户,使其电网调度中更加主动,参与度也更高,更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智能配电网可以核算用户的用电需求,核算电子终端耗电需求,从而对用户用电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实现用电调度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1.2安全性强

智能配电网的工作过程主要有三步,分别是表计、运行以及决策,通过这三步智能操作,以实现对电能的合理分配。由于智能配电网操作主要是由计算机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智能配电网的运营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更不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的有线电网容易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发生供电中断,电路损害等问题,而电力无线专网则能够规避这些缺点,避免自然灾害和其他线路的影响,使得配电速度大大上升。

1.3减少电网运行成本

对于传统的配电网而言,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也要定期开展维护和检修,这就造成的资源的大量浪费。而智能配电网的出现则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减少电网运行成本。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以及智能化操作平台开展全面的检测工作,以精准把控智能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区域供电情况,实现电能的精准调度,这不仅能够节约大量资源,也可以快速提高配电网调度的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时间。这对于提高我国配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以外,在智能配电网的影响下,也衍生出一系列优化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智能化配电网在我国电网建设的基础实践

2.1 用电信息和电网故障检修

电力企业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需要掌握用户的基本用电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配电服务。配电网络拓扑结构模式图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掌握用户的基本用电数据。当检测到用户家中断电时,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紧急调整,发出停电维护信号。这种工作模式能够实现智能配电网对配电过程的全流程信息管理在用户提供断电信息之后。电力企业能够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开展咨询服务,从而实现对断电等故障的信息管理。这种工作模式也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得服务由被动转向主动,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够节约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

2.2 配网调度网络发令平台

数据共享和分销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配网调度具有重要作用,严重影响着我国配网指挥调度的工作水平和标准。因此,在开展指挥调度工作时要将这两种技术作为其技术支撑,以实现指挥调度工作的高质量执行。

3.目前我国在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基本状态和改进措施

3.1智能电网的发电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态状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新宠。因此,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将节能减排放在工作的重心,这就要求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使用新能源技术,使用现代科技,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实现智能电网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不可少。

3.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交流电源在我国传统的供电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自身缺陷,严重影响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利用现代技术,将交流电源转变为直流电源,实现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相对于交流电源,直流电源运行更加安全,运行速度更加快,对于电能的传输也更效率。为了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就需要使用相关的传输设备并采用高压直流传输技术,实现电能的正常供应。

3.3能源优化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虽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其建设速度和建设规模还是难以满足我国的用电需求。质量优化技术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功率等级,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首先,要将电能根据其质量级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这些等级制定科学严格的评价方案,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实现电能更好的分配和使用。此外,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也要根据当地的用电情况和经济情况确定电力接口规模,并根据其技术需求采用合理的接口方法,这对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评估能够使得电能质量等级的分配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其评判标准也更加精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电网智能建设过程中,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许多阻碍。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开发新能源,加快智能化电网建设速度,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明磊. 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分析[J]. 电子乐园, 2020(9):1.

[2]关晨晨. 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分析[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 37(5):2.

[3]黄海清, 谢永国, 金鹏飞. 对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探究[J]. 2020.

猜你喜欢
配电网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可视化技术在配电网故障抢修和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智能化要颠覆什么?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