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所台区同期线损治理及问题处理

2021-07-09 12:58姚镔华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治理

姚镔华

摘要:线损管理是供电所台区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做好同期线损管理工作,保证供电质量以及供电企业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台区线损概念和类型,随后说明了处理同期线损的措施。

关键词:供电所台区;同期线损;治理

引言:台区线损现象不仅降低台区供电质量,同时降低电能传输效率,并导致不必要的电能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台区同期线损治理工作,总结线损管理的有效经验,为提升线损管理质量奠定基础。

一、台区线损概述

1.台区线损分析。某一用电区域对应同一台变压器,该区域则属于同一台区。台区在电网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以台区为单位开展电网管理工作,监控台区内全部用户的用电情况。在台区管理模式支撑下,快速定位台区内的线损异常区域,快速处理台区中的问题,有效控制台区内的线损。需要注意每个台区的线损并非一成不变,台区线损异常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忽视台区线损异常,不仅造成电力资源的无谓消耗,对输配电线路和其他设施也有负面影响。

2.线损类型分析。线损与电能的传输相生相伴,供电系统中的全部设备和部件都会产生线损,这些线损之和就是供电系统的总线损。如果电力线损来自于固定的设备或者元件,与电能传输符合没有直接关系,则属于固定线损;决定固定线损大小的因素包括设备质量、电压大小等等,与电网建设质量有关。例如变压器内存在涡流损耗现象,则会出现固定线损。如果线损与供电系统中各类设备的负荷有关,则属于可变线损。例如在负荷电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变压器、设施线圈产生损耗,具体的损耗大小则与电流变化幅度有关。无论产生何种线损,供电所都要高度重视,拟定台区线损管理方案,及时处理台区线损问题。

二、同期线损处理措施

1.夯实数据基础。加大供电所台区资料管理力度,掌握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做好台区信息维护工作。注意线损率数据的维护与更新,做好线损治理工作。注重供电所台区内的用电信息采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内的电能计量信息、采集信息,进一步提升台区线损管控力度;同时掌握台区的表计情况和采集情况。建立台区内的数据汇报体系,加强表计退库末端管理力度,完善台区管理体系,避免表计管理不善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加大台区计量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采集的用电数据,对台区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加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发挥智能分析仪器的作用,快速定位台区范围内的异常用电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用电情况,精准打击台区内的窃电行为。发挥智能在线监测、线损分析等手段的优势,针对用电客户进行能量分析,及时定位台区内的失压、失流现象,详细记录电能表的开盖情况,提升现场核查工作的精准性。

2.注重数据采集。台区线损管理不能脱离数据信息,围绕台区线损管理要求建立监管系统,实现台区线损动态化管理效果。借助监管系统掌握台区线损合格状况,以月为单位,判断每个月内的台区合格率。以台区线损合格率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台区线损分析流程。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定位计量过程中的失误,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设备的问题。关注到台区内的失败电表数据信息,加强数据审计力度,提升数据审计精准性。结合台区电表过往数据信息与异常状态信息,综合分析台区设备的故障情况,为线损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提升台区信息的采集效率,实现优质的线损治理效果。借助在线监管体系,加强对计量问题的定位和分析力度,充分发掘计量数据的潜在价值,提升故障定位效率并快速查漏补缺。

3.加强检查力度。根据台区线损情况,加大对线损偏高或者线损异常用户的检查力度。掌握台区内的计量电表安装情况,对于安装不合理的电表要及时调整,及时处理电能计量装置的损坏情况,多角度消除窃电行为根源。供电所加大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力度,采用联合执法方式,对台区内的窃电偷电行为形成震慑效应。坚决打击电能计量中的暗箱操作现象,保证电能计量公平公正,避免人情世故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建立电能计量设施管理制度,为全部电能计量设施分配责任人,快速追溯电能计量责任。台区集中管理表计与表箱,优化台区防窃电体系。针对电能计量设施建立周期轮换机制,保證电能计量设施的正常工作状态。严格把关电能计量设施的调校过程,及时更换不符合标准或者损坏的电能计量设施,多角度保证电能计量结果的精准性。

4.保证用电采集系统价值。用电采集系统关系到台区用电数据的采集质量,对线损管理意义重大。供电所采集运维人员负责数据采集与管理工作,保证采集运维高效准确。加大对台区上线用户的监测力度,对漏抄现象要快速定位原因。针对供电所台区内的故障情况,以故障工单的形式派发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处理数据采集问题。全程监管问题处理过程,做好配套的考核工作。加大对现场电表停电的管理力度,如果存在欠费停电现象,必须保障表计在线状态。针对台区内的连续异常用户加大督办力度,最短时间内解决连续异常问题。供电所加大对台区漏抄现象的管理力度,如果台区漏抄达到一定数量,供电所注意监控此类台区,及时处理异常并保证数据抄表质量。将台区线损监测任务落实到每一天,针对连续三天出现异常的台区要加大分析力度;检查台区内用户异常情况。对于单月线损率不达标的台区,开展系统性用电检查,分析导致线损率不达标的原因并及时处理。

5.线损分析常态化。根据每个台区的线损数据信息,拟定台区的合理线损区间指标,作为判断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依据。对比当期台区线损数据和区间指标,结合供电所台区的实际运转经验,讨论产生的线损的原因。降损工作跨专业特征明显,加强台区设备安装、反窃电等环节的人员配置力量,加强台区线损的管理力度。

结束语:同期线损治理是供电所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落实线损管理任务过程中,注意总结线损管理的先进经验,抓牢线损管理的各个环节,精准计算各个台区的线损,切实提升供电所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强,李薇. 供电所线损管理探索[J]. 农村电工,2021,29(07):54.

[2]魏解,褚明洋,汪佳豪,张焰. 基层供电所台区线损分析及提升措施[J]. 大众用电,2021,36(05):51-53.

猜你喜欢
治理
水电站机械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制度+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各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结构的因子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治理视角下独立学院的章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