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再生稻品种品比试验

2021-07-12 01:35尹文军李卫东陈祖方周飞云杨玲玲吕柏荣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再生稻分蘖生育期

尹文军,李卫东,陈祖方,周飞云,杨玲玲,罗 颖,吕柏荣

(1. 衡南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衡南 421001;2. 常宁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常宁 421500)

再生稻是指利用头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成为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生育期短,省种、省工、节水、节药,有生产成本低、稻米农药残留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1-2]。发展种植再生稻有利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和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日益缺乏,粮食生产由双季改为单季,甚至抛荒现象时有发生[3],为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衡南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力推广一季中稻加再生稻的农业生产模式[4]。为筛选出适宜衡南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再生稻新品种,2019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对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再生稻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旨在为衡南县再生稻生产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9年3—10月在衡南县宝盖镇樟树村进行,该地属丘陵地区,海拔高60 m,稻田土壤属黄泥土,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地势平坦、集中连片,沟渠相连,排灌方便,无禽兽危害,无检疫性病害,符合试验田的选择要求。

1.2 试验材料

以Y两优1号为对照(CK),对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再生稻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分别是Y两优900、Y两优9918、Y两优1998、两优688、C两优华占、隆两优1377、隆两优97、隆两优1319、隆两优1988、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准两优608。

1.3 试验设计

以Y两优1号作对照,每个品种种植333.3 m2,不设重复;12个品种种植同一丘块,随机排列;四周设置保护行,保护行大于5行。各品种统一于2019年3月30日播种,农膜水育秧,5月3日移栽,移栽密度为16.7 cm×23.3 cm。

1.4 田间管理

1.4.1 施肥与管水 大田施用45%“西洋”牌三元素复合肥30 kg/667m2、46%尿素10 kg/667m2作基肥,插后10 d(即5月13日)施46%尿素7.5 kg/667m2、50%钾肥7.5 kg/667m2作追肥。试验田插秧后灌浅水促分蘖,施药期、施肥期、抽穗扬花期灌浅水层,苗数约18万株/667m2时排水晒田,晒至田中开丝坼时复水,其余时间采用湿润管理。齐穗后15 d施用46%尿素10 kg/667m2、50%钾肥10 kg/667m2作促芽肥,有利于头季稻功能叶保持青绿,延长老根寿命,对提高产量效果较明显。头季收割后立即灌浅水,并追施46%尿素10 kg/667m2作促苗、发苗肥,促进再生芽生长,出苗整齐,达到按时抽穗扬花,提高结实率。当再生苗长出约5 cm时,灌入浅水层促进再生芽的生长,并施46%尿素5 kg/667m2,抽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加粒重。

1.4.2 适当留桩 头季收割一般留桩高度在20~40 cm,具体根据头季稻收割时间确定,留桩高度的确定应以确保再生稻能够在9月18日前安全齐穗为原则。留桩高度也可以在倒2节腋芽上方10 cm左右,留住倒2芽,同时保留较多份额的稻桩干物质,收割后促使营养向再生分蘖输送。

1.4.3 严控头季稻病虫害 机收再生稻靠低节位芽成穗,需比手割再生稻更加严格田间管理,保持基部腋芽活力,才能提高成功率。重点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确保稻株茎秆、叶鞘的活性。参试品种头季稻共防治二化螟4次,防治卷叶螟、稻飞虱3次,防治纹枯病、稻瘟病3次,均按衡南县病虫情报预测适期施用对口药剂防治,未发生病虫为害现象。1.4.4 适时收割头季稻 头季稻成熟时及时收获。Y两优9918因倒伏,8月13日采取人工收割。其他11个品种头季稻于8月18日成熟度至90%以上,采用小型收割机收割,小型收割机自重轻,碾压损伤小,有利于再生稻生长。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2.1.1 头季稻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头季稻生育期在136~145 d之间,生育期最长的品种是隆两优1377和隆两优1319,最短的是准两优608;未倒伏的11个品种中生育期长于对照(141 d)的有7个,短于对照的有3个,与对照相当的有1个。

2.1.2 再生稻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再生稻生育期在63~72 d之间,生育期最长的品种是两优688、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隆两优97、隆两优1988,最短的是C两优华占;成熟期收割的11个品种中生育期长于对照(69 d)的有6个,短于对照的有4个,等于对照的有1个。2019年,衡南县未出现寒露风天气,未倒伏的11个参试品种再生季未受寒露风影响。但是,根据衡南县往年寒露风发生的一般规律,为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期应不迟于9月18日。两优688、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隆两优97、隆两优1988这5个品种再生稻齐穗期在9月20日,生育期过长,再生季存在遭遇寒露风不能安全齐穗的风险。

表1 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综合来看,参试品种两季全生育期在200~217 d之间,平均211.5.3 d,生育期最长的品种是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为217 d;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准两优608,为200 d。未倒伏的11个品种中生育期长于对照的有7个,短于对照的有3个,与对照相当的有1个。两优688、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隆两优97、隆两优1988这5个品种两季全生育期过长,均在215 d以上,作再生稻种植再生季存在遭遇寒露风不能安全齐穗的风险。

2.2 头季稻主要农艺性状和穗粒性状

2.2.1 株 高 由表2可知,头季稻Y两优9918植株最高,株高为124.1 cm;C两优华占植株最矮,株高为111.6 cm。

2.2.2 株 型 由表2可知,Y两优900、准两优608株型紧束,其他品种株型适中。

2.2.3 穗粒性状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头季稻有效穗以两优688和晶两优华占较多,分别为20.6万和20.1万穗/667m2,准两优608有效穗最少,为16.5万穗/667m2。参试品种头季穗总粒以Y两优900最多,为196.9粒/穗,其次是隆两优1377,为196.1粒/穗。结实率以隆两优华占最高,为89.3%;Y两优900结实率最低,为81.8%。

2.3 产量和产值

2.3.1 头季稻产量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头季稻产量为593.75~656.9 kg/667m2,平均为628.34 kg/667m2;隆两优1377产量最高,为656.9 kg/667m2;C两优华占产量最低,为593.75 kg/667m2。未倒伏的11个参试品种中头季稻产量低于对照品种(604.65 kg/667m2)的为C两优华占和准两优608,减产不明显,其他9个品种头季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

2.3.2 再生稻产量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再生稻产量为220.25~250.32 kg/667m2,平均为234.55 kg/667m2;Y两优900再生稻产量最高,为250.32 kg/667m2;其次是晶两优华占,为246.26 kg/667m2;再生稻产量最低的品种是隆两优97,为220.25 kg/667m2。未倒伏的11个参试品种再生稻产量低于对照品种(226.58 kg/667m2)的为隆两优97和C两优华占,其他9个品种再生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

综合来看,参试品种两季稻合计产量为817.39~898.37 kg/667m2,平均为862.89 kg/667m2;其中,晶两优华占两季稻合计产量最高,为898.37 kg/667m2,其次为Y两优900和隆两优1377,分别为895.26和892.56 kg/667m2;两季稻合计产量最低的品种是C两优华占,为817.39 kg/667m2。未倒伏的11个参试品种两季稻合计产量仅C两优华占低于对照品种(831.23 kg/667m2),其他10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两季稻合计产值为2 170~2 385元/667m2之间,平均为2 290元/667m2;其中,晶两优华占产值最高,为2 385.0元/667m2;其次为Y两优900和隆两优1377,分别为2 377.7和2 367.7元/667m2;C两优华占产值最低,仅2 170.0元/667m2。未倒伏的11个参试品种两季稻合计产量只有C两优华占低于对照品种(2 206元/667m2),其他10个品种均高于对照品种。

表2 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产值

2.4 分蘖再生能力

2.4.1 分蘖能力及生长势 由表3可知,参与统计的12个品种中,两优688、晶两优华占分蘖能力强,准两优608分蘖能力弱,其他品种分蘖能力中等;各参试品种的生长势均为强。

2.4.2 再生能力 由表3可知,Y两优900、隆两优华占、准两优608、晶两优华占再生能力强;Y两优1998、两优688、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隆两优1988再生能力较强;C两优华占、隆两优97和对照品种Y两优一号再生能力一般。

表3 各参试品种的分蘖再生能力以及倒伏、发病情况

2.5 抗倒性表现

2.5.1 抗倒性 由表3可知,Y两优9918成熟收割前80%面积倒伏,抗倒性较差,可能是因为植株较高(124.1 cm),剑叶较宽较长(剑叶宽2.3 cm、长53.2 cm),下雨叶片承压过重导致的。其他参试品种成熟前田间未出现倒伏现象,抗倒性较强。

2.5.2 抗病性 由表3可知,Y两优9918中度发生叶瘟病外,其他参试品种均未见叶瘟症状;田间调查显示,Y两优1988全试区约5%面积叶片发病,叶片平均病斑数为5个/片,病斑数量较少。两优688、C两优华占、隆两优97、隆两优1988轻度发生纹枯病,其他品种未见相关症状;田间调查显示,各发病品种大约有4%的面积发病,仅病株基部叶片部分发病,对产量没有影响。各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穗颈瘟、稻曲病和白叶枯病。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Y两优1998、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这4个品种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好,且生育期适中、再生季能安全齐穗,可作为再生稻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准两优608再生能力强,生育期短,有效穗少,丰产性稍差,建议在寒露风偏早地区作再生稻种植;Y两优9918抗病能力一般,不耐肥不抗倒,存在一定的种植风险;两优688、隆两优1377、隆两优1319、隆两优1988生育期较长,再生季有遭遇寒露风不能安全齐穗风险,对上述有风险品种建议进一步试验。C两优华占、隆两优97再生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建议不作再生稻种植。

猜你喜欢
再生稻分蘖生育期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