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 帮农村孩子与手机保持距离

2021-07-15 05:29孔祥渊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家长学校

文/孔祥渊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学生触网的主要途径。面对农村孩子沉迷手机愈发严重的现象,家庭、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转变思维,把“堵疏结合”作为一个基本原则。

所谓“堵”,是指通过各种较为硬性的、管控的方式缩短农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这需要各主体从自己的角色出发,采用适宜的措施或方案。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和指导方案,为学校、教师管控学生手机提供制度支持及方式、方法指导。学校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时间,并详细、合理规定对违反者的处理方式。教师应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监督者。对于那些在校违反规定使用手机的学生,教师需要用符合规定的方式暂时没收手机,并给予其适当的教育、引导。家长也要有自觉意识和沟通意识,通过与孩子民主协商,共同制定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案,并严格予以执行。

所谓“疏”,是指通过各种较为柔性、耐心引导的方式减少农村孩子接触手机的意愿、时间。农村孩子更容易沉迷于手机,往往由于其很少接触更具有吸引力的活动,甚至不知道如何脱离网络的吸引。所以,对农村未成年人的沉迷手机现象进行“疏”,至少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提供多种资源,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乃至社会要看到农村孩子缺少“丰富生活”的困境,加大资源投入和资源引入,通过创办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农村孩子看到网络之外的精彩,进而主动离开网络。另一方面,教师、家长要传授“脱网”的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孩子远离网络的意识、能力。相关研究显示:父母有依赖手机的行为,其子女依赖手机的比例几乎翻倍。在家庭中,家长要有学习和成长意识,以身作则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为农村孩子理性使用手机提供榜样。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互动,关心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弱化农村孩子的手机沉迷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家长学习的各种“脱网”方式应该是科学的,而非随意的。因为一时兴起而采用的方法不仅对青少年脱离网络无效,甚至还会产生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农村家长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新农村 新一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