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特勤疗养中心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现状及思考

2021-07-19 08:32高海峰徐田伟
西南国防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特勤疗养

高海峰,张 晖,徐田伟,江 东

生物安全事件一般包括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生物样本泄漏、生物恐怖袭击等,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危害时间延后性、袭击途径和防范对象不确定、预防控制困难等特点[1]。近几年,新发突发传染病频发的生物安全威胁态势呈显出长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2020 年1 月3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PHEIC)”[2]。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场“准生物战”,实验室、医院、疗养中心等专业环境面临生物威胁考验,生物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军队特勤疗养机构作为卫勤保障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生物安全维护力量,在疫情防控方面,承担着全军疗养官兵及驻地群众医疗保障任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如何全力保障疗养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全方位的应急响应机制尤其重要。在生物威胁下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加强建设,才能更好应对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1 特勤疗养中心生物安全面临困难和挑战

1.1 生物安全卫勤保障形势严峻 在平时,疗养机构作为卫勤保障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针对特勤官兵疗养任务;在战时,作为后备医务力量,同样会担负一线医疗救治、应急处突救援、战后恢复疗养等卫勤保障任务。特疗中心要充分认清应对突发生物事件能力的必要性、应急处置的艰巨性和危险性,才能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确保具备各种条件下快速打赢生物防控和生物伤防治战能力。但疗养机构如何适应当前严峻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提高对生物恐怖威胁的认识、机动卫勤力量战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应急突击能力,是特疗中心能否圆满完成各项卫勤保障任务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

1.2 转型期应对生物安全的局限性 特疗中心组建不久,面临转型调整,与军队医院一样,在应急能力建设上普遍存在,编制压缩与应急队员抽组、日常工作与应急、备战训练的矛盾冲突[3],腹泻门诊、发热门诊、传染病房等医疗救治力量与疾控科等自身疾控力量工作衔接不紧密;当前新发再发传染病的不断涌现以及潜在的生物恐怖威胁存在,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与非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交织,外来生物威胁与内部监管漏洞风险并存[4]。特疗中心在应对生物安全事件中与各级疾控力量存在医防融合不深,预防、救治能力方面存在面对生物威胁的方案和标准流程尚不完善,应急医疗物资装备储备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3 建立应对生物事件大数据平台迫切性 在生物威胁合并疾病检测的复杂任务前提下,军队医护人员依旧面临监测数据来源、医疗数据分析、组织方案实施等挑战[5]。特勤疗养机构监测网络还处在论证规划阶段,部门联合、学科融合、联通和信息共享不充分,致使在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快速流调、信息报告、隔离收治、现场处置等闭合链路上各环节有效衔接存在梗阻。

1.4 任务的特殊性使生物安全风险上升 特疗中心承接了援鄂一线医疗队人员的专项隔离和疗养任务;疫情期间不间断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特勤疗养官兵;紧急参与了驻地的全员核酸标本采集任务;在36 h 内建成核酸方舱检测室并迅速投入使用。随着单位建设条件的优化,检验科ISO 15189 实验室、生物样本库、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筹建在提高病原体鉴定、检测、科研的同时也存在病原体泄露的风险。这些因素使特疗中心发生生物安全问题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1.5 传染源复杂多样、医疗配置相对偏低 疗养员来自全国各地,所经历的区域存在的病原体复杂多样;疗养员居住环境相对集中封闭,疗养周期15~30 d,一旦有疗养员被感染或携带病原体未被及时发现及隔离,在疗养机构或返回驻地易致疫情出现“全或无“的现象。军队疗养机构较体系医院医疗配置水平偏低,微生物、过敏原、微量元素以及部分生化项目等不能检测,上送至体系医院进行的过程中也有产生复杂的生物安全问题隐患;疗养保障任务繁重,医务人员从事非医疗工作任务多,会降低对生物安全的防范意识。

2 生物安全卫勤保障建议

2.1 构建生物安全防御系统 特疗中心按照军队应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规定,对接驻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机关,以单位实际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设流行病调查、隔离处置、应急救治、感控消杀、分类后送、后勤保障等小组,并明确相关职责。在动态中加强疫情形势研判,开展计划落实、应急保障、协同救治,完善应急反应保障预案,构建起高效统一的生物安全防御系统。在实践中规范特殊时期医疗工作,如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防控知识,培训并掌握流调、隔离流程及操作规范,抽调人员组成应急医疗多梯次分队;采取工作人员留营、休假归队人员隔离制度,切断传染途径,避免交叉感染;坚持“零报告、日报告”制度、设立预诊分诊点并规范就诊流程,通过电话咨询或远程视频做日常医疗保障;对疗养员进行入院及隔离、营养餐送至疗房,等核酸检测报告阴性,才解除隔离参加疗养活动等。通过这些举措构建特疗中心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

2.2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特疗中心要应对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力量要具备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实现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的转变,需要尽快建立集数据整合、自动预警、态势预判等多功能模块于一体的侦检预警体系。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加快生物威胁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6],特勤疗养中心要利用好单位的信息化平台、即将通过认证的检验科ISO 15189 实验室、高标准筹建的生物样本库、核酸检测实验室,对医疗卫生、疫情灾情等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建成全谱生物威胁追踪溯源技术体系,形成数据收集、分析和通报三大功能模块,开展侦检报警[7]。将危害评估、威胁预警、指挥管理、信息查询等诸多功能集成管理,形成军队疗养系统生物安全信息化体系[8]。

2.3 确保后勤保障高效优质 特疗中心增加基础设施、隔离救治的专项器材药品、洗消防护物资、疫苗等方面的储备,确保防疫物资库存充足,健全应急医疗物资装备储备机制。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确保饮食安全。做好人员接触传播流行病学调查专业化人员培训及储备,根据疫情形势、人员管理网格化体系架构和属地化原则,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防控宣教,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强化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控信心。

2.4 加强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特疗中心以“平战结合”的战略需求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出发点,积极参与军队生物安全专业处置救援队伍。定期选排医护人员到战区疾控中心学习进修,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9]。特疗中心凭借检验科ISO 15189 实验室、生物样本库、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筹建,进行国际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安全监管来规范化培养,加强临床专业在生物病原体特点、生物战剂及恐怖的潜在种类、疾病特征、医护流程、个人防护救治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明确职责分工,疾控科、信息科强化生物安全监测技术。建立医防融合训练机制,“医防融合”是后疫情时代医疗机构的机遇[10]。特疗中心联合部队疾控机构及医院,定期开展医护人员和疾控机构公卫人员等共同参加的生物安全事件演练,通过演练修订完善防控预案和监督管理体系,使部门联合、学科融合、联通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快速流调、信息报告、隔离收治、现场处置等闭合链路,打通“最先与最后1 公里”。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维护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3 小结

特疗中心是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的组成部分,提高应急能力要将应对生物安全事件作为疗养保障能力提高的重要建设任务统筹考虑。特别是通过疫情间对援鄂军队人员的隔离及疗养保障,特疗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再次检验。应急防疫救援力量在未来可能面对己不再是传统的传染病,而是更加难以诊断和防治的新变种[11]。军队特疗中心享有军地渠道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军的区位优势,具有多重医疗保障职责,其使命责任和疗养中心特点对于生物安全事件中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军地联动、依托社会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在应急医疗救治力量需求的人员、装备和技术等方面,为构建规模适度、种类齐全、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军队特勤疗养机构应对生物安全事件“医防结合”一体化应急力量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特勤疗养
特勤文化疗养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探析
论军队疗养院的疗养安全与管理对策
我军干部疗养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