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石城林业发展的建议

2021-07-19 22:45陈永梅
理论与创新 2021年6期
关键词:林业基层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密不可分,因而要积极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结合石城县林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建议。

1.石城林业现状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地处江西赣州、吉安、抚州和福建三明、龙岩五地市交汇处。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瑞金市及福建省长汀县,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市广昌县。石城县森林覆盖率为76.01%,其中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4.2%,堪称“植物王国”“动物天堂”。植被类型有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少量毛竹林、油茶林以及零星分布的果木林。据2019年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林地面积186.23万亩,占国土面积80.03%。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847.42万m3,毛竹林面积9.8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3%。活立竹1786万株,可年伐毛竹38万株,篙竹70万株。

2.石城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步伐缓慢

从我县2020年调研情况可知,本县森林覆盖率达76.01%,活立木蓄积量已达847.4万立方米,并处于继续上升趋势,但目前本县森林资源树种结构和林龄结构有待完善,针叶纯林多、中幼林多、低产次生林多,林分质量不高,生态防护效益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的多种需求。

2.2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不断加大,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加。林地保护与改造资金不足、城乡建设矛盾更加突出,林地保护管理压力很大。我县有些乡镇林业执法跟不上,履职力度不够,管理不专业,对林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保护管理的片面性的认识和随意开垦乱挖的现象给林地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2.3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依然比较粗放

油茶是本县特色产业,但长期以来,重取轻予,人种天养,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油茶产业实施主体后续投入不足,林地分散,流转林地难。林下经济发展存在较大不足,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特别是草本类药材。一些林分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到位。远看青山在,近看无用材,单位蓄积量仍在低水平徘徊。

2.4林业发展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

本县林好一部分山场林相难以改造,山场土质等立体条件较差,很多可视范围山场只勉强适合马尾松生长,其他树种不宜种植且造林成本较高。林业基层单位办公生活设施差,房屋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林业技术人员高龄化,青黄不接,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5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全县基层林业人才严重老化,后继人才缺位现象普遍;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在职人员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少,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亟待加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上升和成长通道不畅,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甚至不作为现象严重。乡镇对林长制工作重视不够,对护林员源头管理不到位,导致护林员巡护责任未到位,江西林长制巡护APP使用率不高。当前,基层林业面临人才培养难、引进难、留住难的“三难”境地,专业人才紧缺,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6管理服务保障能力不强

森林、湿地及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能力和监控水平亟需提升,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森林防火等基层服务保障能力不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将统一整合为“综合便民服务机构”和“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给基层林业资源管理和执法工作造成很大冲击。

3.加快石城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形成良好的林业发展氛围

建立完善县乡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目标考核体系,运用宣传发动、表彰带动、检查促动等措施,形成全社会办林业的发展格局,树立一批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爱护野生动植物的先进典型,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引导林农转变观念,化解林区矛盾,共同保护森林资源,营造人类与森林和谐发展良好氛围。

3.2构筑健全的林业服务体系,强化行业能力建设

加强林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林业工作站、科技推广、林业调查、种苗、森林动植物防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夯实林业基础设施和办公服务设备,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稳定基层林业科技队伍,吸收选拔林业院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服务一线,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矛盾。同时,加强现有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工作站管理、组织、指导、服务林业等职能。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努力提高林业行业特别是广大林农的科技意识和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懂科技、用科技的林业专业大户。充分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林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抓好各项林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

3.3加强林业执法能力建设,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林业执法新形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把林业法制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长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让广大公民知法、懂法、守法,自觉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对林业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在不断强化《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及《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学习的同时,突出对林业执法文书处理及执法程序的学习培训,增强整体执法人员业务技能,使林业执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不断适应新形势。二是强化指导监管,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厘清权责清单,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和权力下放,加强有效指导和严格监督,确保各类下放乡镇事项接得住、管得好。三是采取果断措施,重拳出击严打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林业行政执法综合改革,整合林业执法力量,协同公安机关、乡镇执法大队,形成职责分明、高效有力、公开透明、互相制约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对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征占用林地,非法猎捕、走私、贩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乱采滥挖树木和珍稀植物等的林业行政案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严厉打击。四是规范林业执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推进林业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深化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创新林业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继续深入推进林业信息公开、解决林业依法行政突出问题、加强林业依法行政组织领导和工作考核等重点工作。

3.4加大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拓宽林业发展投融资渠道

林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扶持和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林业体制、机制的创新步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放活经营权,引导种类生产要素向林业生产领域集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要进一步推进林业分类经营体制改革,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三要完善国有林场长效发展机制,逐步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外地资本和技术,加快林业发展。公共财政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给予大力扶持。

3.5加强林业产业行业管理,营造有序的发展环境

抓好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结构调整、信息服务等工作,通过有效的宏观管理,产业政策扶持,促使林业产业协调、有序发展。进一步实施扶优扶强的战略,整合森林资源,选择一些综合利用程度高、产品附加值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完善木材加工经营准入机制,清理整顿无证木材加工企业,保障林业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要理順行业管理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关系,做到职责明确、管理顺畅、服务到位、廉政勤政。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组建各种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快林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扎实推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

作者简介:陈永梅(1984.12-),女,汉族,江西石城人,本科,技术员,研究方向为林学。

猜你喜欢
林业基层发展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