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2021-07-19 09:29高燕飞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高燕飞

摘要: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市政工程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质量内容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该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1沥青混合料搅拌技术

搅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3方面要求。第一,温度要求,搅拌时沥青的温度要在160℃左右,加热温度需控制在170℃左右。出厂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要控制在150℃左右。第二,方法要求,搅拌沥青的方法有很多,如热拌热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选择何种搅拌方法需科学判断,通过分析天气变化、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搅拌方法。第三,用量要求,通过计算机控制搅拌沥青混合料的全过程,首先利用计算机计算各类材料的用法用量,其次利用智能设备控制材料的投放,最后利用智能检测装置检测成品质量,严格保证成品质量。

1.2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3类。(1)材料结块。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如果产生材料结块现象,说明沥青混合料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工程要求,无法使用,须重新制作沥青混合料。(2)粘连问题。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沥青混合料与运输车车体粘连问题,此类问题会导致材料浪费从而增加工程成本,并且需花费大量人力清理,出现该类问题的原因是沥青混合料质量不满足要求,质量完全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一般不会出现粘连。(3)温度问题。沥青混合料对温度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在制作沥青混合料时要控制温度,在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也需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温度,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温度不得低于130℃,不得高于160℃,温度不在要求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合格。

1.3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

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顺利开展,道路碾压的基础即沥青混合料摊铺到位。为保障沥青混合料摊铺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应在摊铺开始前,在试验路段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工作,结合施工方案要求对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以此为基础开展摊铺工作,当发现摊铺效果与实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对施工设备和压实参数等进行调整,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满足实际路面摊铺效果的各项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路面摊铺工作,可有效保障路面摊铺质量。在得到合理的摊铺参数之后,施工人员须加强对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的重视,在明确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要求的基础上,在专业沥青混合料碾压设备的帮助下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工作,可有效保障其工作质量。该项工作开展前,工作人员应首先将沥青混合料的透层油和粘层油等材料按照顺序喷洒到沥青混合料上,这样可规避沥青混合料碾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与沥青混合料粘结,保障沥青混合料摊铺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在摊铺过程中也要加强对特殊情况的重视,受到土质和高度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施工路段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施工问题,需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格按照工作标准来开展摊铺工作,保障沥青混合料摊铺的科学性。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路面进行碾压,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与紧实度,后期的沥青路面使用效果也相对较好。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对使用的施工技术和相关施工操作的重视,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制和摊铺工作时间进行合理预估,设定标准时间来开展碾压工作,不仅可提高施工的连续性,也可降低因为施工配合不合理而导致的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须加强对碾压频次的重视,结合不同路面的碾压要求,按照规定幅度开展碾压工作,部分路面可能需要2次碾压,同时还伴随着碾压工具更换,需相关人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一般而言,碾压工作主要分3次开展。在初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使用钢筒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一般以碾压2次为宜。初压結束后,工作人员要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该过程的碾压次数明显增加,以4次以上为宜。复压结束后,工作人员要使用双轮钢筒压路机等设备进行最终的碾压工作,此次碾压也应以2次以上为宜,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碾压情况,及时调整碾压位置,这样可有效保证碾压质量。

1.4路面接缝处理技术

混凝土路面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即路面接缝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路面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接缝位置也经常出现问题,影响其整体施工效果。工作人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可有效保障路面接缝和开裂的处理质量。在路面接缝处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不同施工段内路面交接接缝处理工作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使用填料方式,将较大的接缝补充完善,实现路面平整的效果。在部分施工路段还可以选择摊铺过接缝的方式,增大铺设面积以使两段路面接缝处的沥青重合,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型碾压工具等对其进行碾压处理,在高强度作用力的方式下,沥青接缝处路面与其他位置的路面相平,出现混凝土路面接缝开裂问题的概率会明显降低。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接缝处结构形式的重视。在热缝处理过程中,应选择错开15cm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而冷接缝一般要错开30~40cm,同时其上下层的横接缝应当错开1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接缝质量。在处理路面开裂问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沥青混合料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湿度和温度2个方面入手进行处理,通过定期浇水及适当增温等方式,保障沥青混凝土凝固效果,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的概率明显降低。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技术人员准备

技术人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就应对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文件等形成全面的认识,通过定期研讨等方式,及时找出施工图和相关文件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关单位沟通,在此基础上得出统一结论,对其后续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沟通等具有重要意义。技术人员在准备过程中要加强对设计理念的重视,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设计思想,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和相关条件进行检测,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商量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规范文件,用以指导后续施工顺利开展,在与施工团队和监理单位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会随之下降。技术人员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须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重难点进行全方位交流,及时解决其对施工方案等的困扰,这样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将会明显降低。技术人员在准备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施工各环节可能存在问题的重视,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环境和各环节施工的重难点,及时将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准备到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该类问题时,技术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

2.2规范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对施工方案的重视,在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和施工条件等进行调查之后出台规范的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团队顺利工作。施工单位在该过程中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水文情况的重视,同时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点,施工单位应及时对不同路段的土质情况进行检查,结合不同土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进行对应的施工方案调整,可更好地指导施工团队工作。在该过程中,施工单位须加强对合同要求的施工工期的重视,在明确施工工期的基础上,结合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要求,对施工方案中的细节进行调整。此外,施工单位也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暴雨、暴雪等自然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问题的重视,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及时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可提高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效果。为保障竣工验收等工作顺利开展,施工单位须在施工前期就设置明确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控制工作,同时留出一定的调整时间。这样才能保证竣工验收质量。

2.3做好测量复核工作

测量复核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重点,其工作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须端正工作态度,以严谨的工作方式来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对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明确其对施工各环节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规范参数对各路段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现存在施工不合格的路段时,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规定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复核,确保各项施工标准落实到位。对于测量复核合格的路段,工作人员要结合规范要求进一步测量检查,同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保其施工操作满足施工要求。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关注多方面问题,施工单位等须加强对各环节施工重点的重视,严格按照施工规定来开展各项工作,从具体施工环节出发,探究应采取的施工管理措施,保障整体施工进度,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东伟.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2281.

[2]孙光煜.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1879.

内蒙古万和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