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探思

2021-07-19 04:24刘榴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大思政视域

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点应该有所凸显,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为重点,且当前社会需求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加看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大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要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一个人成才的根本,只有拥有爱国精神人才才能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关键词:“大思政”视域;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探思

前言

“大思政”视域下,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应该顺应时代要求,顺应民族要求,注重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民族的希望,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支柱,只有投身到国民建设中,才能发光发亮,实现自我价值,近年来有人提出“科学是无国界的”这一骇人观点,对整个教育界的影响极大,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才会逐渐消减“崇外”思想,并端正大学生思想认知,促使高校成为培养国民人才的摇篮。

1 “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价值

“大思政”视域下,培养高校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有利于端正学生思想,端着学生认知、价值观,新时期,外来文化和经济都与我国紧密接轨,国际文化的交融更加密切,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但是相反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当前大学生生思想意思更加新潮、前卫,对于外国文化的包容度较强,但是却由于认知不足对国外文化盲目崇拜,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思想课的实施难度,在“大思政”视域下,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端正文化认知,正确看待国外文化[1]。“大思政”视域下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重塑学生思想观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希望,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输出着,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思想意识更为重要,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认识自我、认知民族、了解国家[1]。

2 “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策略

2.1 将思政课程和其它课堂充分融合

不管是什么教育,都有其双重价值,既有育人作用,又有传道解惑的价值,因此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要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整合资源,将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促使教育实现双重价值[2]。第一,可以创新思政内容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块,思政课程是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课程,要发挥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引领作用,因此对思政内容中爱国主义内容要加以创新,促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刻融入学生的实践和学习中,从而让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学生武装自我精神世界的武器,在内容上可以引入时事,如习近平主席在新中国特色主义主题会议中的讲话,并突出时代内涵、发展诉求,以促进学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關系,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可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爱国主义元素,从而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其他课程在爱国主义教育方向和思政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方向是一致的,可以依托不同课程深度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依据相应的知识点融入不同的爱国主义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如大学语文教材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通过学科历史人物的发展史,促使学生从更加真实的角度感受爱国主义精神,提升自身爱国认知;第三,要提高授课教师教育能力,督促教师从不同环节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也要提升教师爱国情怀,才能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愿讲、会讲爱国主义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精神内涵,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学习爱国知识,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进而深入实践。

2.2 充分利用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也可以提升文化自信,通过合理应用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可以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第一,可以大范围、多渠道的宣传爱国主义文化作品,促进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爱国主义文化作品是抒发爱国主义情怀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可以依托一切文化产品进行宣传,如电影、电视剧、歌舞、著作等,不仅丰富了学生文化素养,还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生活中,依托丰富的校园活动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如诗歌朗诵、知识竞赛、作文比赛、传统文化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坚定爱国信念,提升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同时高校党支部应该发挥自我引领作用,在校园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依托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第三,高校可以建设特色主义爱国教育体系,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活动[3]。

2.3依托网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抵御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当前国外文化渗透严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影响,大学生思想认知不足,因此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所需,在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高校思政教育也应该结合应用新媒体展开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第一,高校可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优化爱国主义网络环境,促使学生在网络上发表正确的观点和认知;第二,

高校可以建立针对性的网络平台,打造吸引学生的线上爱国主义文化精品内容,提升学生认知。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中,大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各种信息,网路信息良莠不齐,更有一些不良媒体宣传负能力的信息,使大学生的思想变得颓废,高校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意气风发,激发学生对时代、对社会的憧憬和渴望,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道德认知,高校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大学生的成长所需。

参考文献:

[1]莫雪.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吕梁学院学报,2021,11(03):61-63+93.

[2]孙路萍,杜红梅.琼崖革命精神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5):29-32.

[3]姚旋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林区教学,2021(05):17-21.

作者简介:刘榴(1983.08)女,壮族,广西来宾市人,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四史融入思政教育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自然资源局 甘肃 平凉 744300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大思政视域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开展
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儒家忠德思想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