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思维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

2021-07-19 04:43王宗媛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推进和优化问题链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正因如此,综合思维导向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引起了教师的广泛注意,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问题链设计,不断提高课堂质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基于此,分析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综合思维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策略。

关键词:综合思维导向;高中地理;问题链设计

引言

综合思维导向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是地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能够充分展现出高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本特点和属性。而现阶段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较为薄弱,无法满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问题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學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明确问题链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问题

1.1问题缺乏导向性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有部分教师未能直接提出或设计出核心素养目标,也就没有明确的综合思维素养目标,在开展课堂过程中目的不够明确。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进一步对综合素养进行充分解读,体现出综合思维素质的培养。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中,教师提问水循环有哪些过程或环节,这一问题的子问题的设计未能对各个环节中的影响和联系进行提问,也就没有从要素综合角度分析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养成。这表明问题链的设计应以课堂实际内容和基本教学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2问题链设计缺乏层次性

部分教师在高考的繁重压力下不得不缩减课时,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知识的传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未能关注子问题链的设计,反而是将所有问题一股脑地抛给学生,却忽略了问题链设计本应具有的层次性和启发性。问题链之间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难度是逐层递加的,同时问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能够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

2综合思维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策略

2.1做好课前分析

只有教师充分掌握该课的基本内容以及明确每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核心问题才能优化问题链的设计水平,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之前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分析,在课前分析工作中主要包含对教材以及学生学习水平的分析。首先,地理问题链的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地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教师需认真准备教材,将所有问题回归于教材。地理课程的标准是地理课程的首要文件,因此教师应从课程标准出发设计教学目标,选择合适教学方法,从重难点入手进行问题链的设计,重视子问题链之间的启发性和逻辑性。除此之外,教师需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将教材知识先后顺序进行打乱重组,从而确保涉及问题具备发展性,在问题链的设计上展现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及价值。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意识到学生是问题链教学的主体,就是说问题链设计需从学生出发并回归于学生本体,正因如此,地理问题链的设计需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学习水平考虑在内,认真进行学生情况的课前备课,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盲区以及学习能力作为问题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学生角度出发,确保问题链的设计具有深刻意义。

2.2恰当应用问题链的不同方式

问题链的设计包含多种方式,其中应用最为频繁的便是递进式问题链,这是一种遵循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状态的问题链设计方式。递进式问题链的是依据地理知识和学生认知发展逻辑顺序而展开设计的,这些问题由简单到难,依据性问题的深刻性作为导向,问题愈发复杂,同时前一个问题是作为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必备条件,这意味着教师在进行递进时问题练设计时需关注问题之间以及答案之间的逻辑性,使学生在问题链的回答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逻辑性,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除此之外,递进式问题链的设计能够防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随意提问的现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以及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为全面的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例如在学习“西欧航运发达的原因”时教师便可设计相关问题,如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确保各因素之间是存在相互关联的,设计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分析以该问题为中心的相关子问题,从而总结出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构建这支框架,学会主动学习。

2.3遵循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不遵循整体性原则,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依照系统设计理论,不难发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就是在设计时需了解课标,要求目标内容,学情从而进行整体性的问题链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问题链真正与学生需求和能力相匹配,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重难点问题设计时,需求问题链设计的整体出发。有简单问题逐步递进,确保在逻辑上具有一定嵌套性,从而冲破困难壁垒。

结语

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实际状况,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进行问题链的设计,使其符合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发展特征,实现综合思维导向的进一步培养。在问题链内容设计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整体思维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戴芹芹.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0.

[2]李昀唏.基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3]梁锋.基于问题链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4]王安邦.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研究[J].才智.2020,(17).144.

作者简介:王宗媛,出生年月:1984.9,性别:女,籍贯: 河北秦皇岛,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 河北 秦皇岛 昌黎 06660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