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1-07-19 04:43梁霞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教育

梁霞

摘要: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展相关课程。之前缺乏对这一现象的重视,很少有人研究。近几年,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教育

积极心理学最早是从美国流传而来,在我国虽然一时发展较快,但实际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关注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新时期,积极心理学理论已经在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频频出现,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美国,它是研究人类的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潮流[1]。总之,是对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存问题的呈现。如恐怖主义、种族和宗教冲突、技术革新、跨界文化传播等一边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一边也会对人们造成各种心理困惑。人性虽然有善恶之分,但是积极的品质是人们的共性。无论职业、社会地位的差异多么悬殊,高兴、实现、满意、快乐、自尊自强等积极的品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设想一下,若这些品质能够始终伴随每个人的成长,那么社会就不会再有诸多矛盾。积极心理学通常会帮助人们树立信心,然后進一步激发潜能,使人们习惯性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挫折。除此之外,它也利用人类优秀的内在品质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生活,获得满足,走向幸福。它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备积极的潜力,提倡人类用积极的力量去面对困难。

2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2.1 挫折与苦难教育占比较大

自从义务教育开展以来,苦难教育就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高校的教师们也一直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理论来教导自己的学生,好像苦难教育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文学作品也大肆宣扬挫折的重要意义,严重影响了高校中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也为之后的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埋下了伏笔。

2.2 自我认同感普遍较低

枯燥的学习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太全面,以成绩为唯一的指标。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自卑心理。成绩学业的压力始终伴随着他们,使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遇到消极的事情也通常自己消化。积极心理学强调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健康的心态也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只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们才会主动爱上学习,学业上才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2.3 积极的引导性教学策略缺失

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只是单纯的传授学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生们难免感到枯燥乏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老师除了常规的上课,课外之余也很少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这不仅长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导致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一再降低[2]。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的策略

3.1 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能只一味的停留在理论层面。首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而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第一步。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会,深入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另外,课外之余也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对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培养大学生阳光的心态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课堂上,学生们会有自己的拘束和压力,常常不会顺利的表达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3]。因此,学校应定期举行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提升内心的幸福感。在提升幸福感的同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也要相应的关注学生的负面情绪,一旦发现,及时沟通,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3.3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成效甚微。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始终。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团体活动,使学生们更好的彼此交流。另外,在活动的设置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积极品格的培养,如感恩,自尊自爱,助人为乐等;重点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遇到挫折少抱怨,想办法解决问题。

4 结语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整的关键在与高校教师,因此,教师要认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并且要在学生的教育中使其运用到实际中。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进行具体活动的开展也要从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金惠怡.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8.(25):1672-3791

[2]赵晓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7):247-248.

[3]陈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2):93-97.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