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与改革途径

2021-07-19 04:43刘冬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改革途径课堂教学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多种民族的文化体系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由此衍生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具备了多民族的特色,因此在当前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落实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关系到文化传承,也关系到我国当前的舞蹈事业发展质量。建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好教学情境的构建,提供实践教学途径,能够为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改革途径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体系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载体,更是进行文化传承的根本要素,因此在当前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策略,打造灵活多样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建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这不仅是文章论述的重点,也是当前建立在文化传承原则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改革路径,更是以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为目的的优化策略。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综合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来讲,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特点,它需要结合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当前的现代化舞蹈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行二度创新;其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有一定的差异性,而民族民间舞蹈是建立在人们生产生活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多的参考元素,灵活性较强;再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还需要具备启发性,要通过舞蹈动作以及背后故事的分析来实现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和启发,在感受我国多民族魅力的同时,能够为中国的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血液[1]。但是综合实际情况来讲,当前部分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1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往往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载体,而这些文化体系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导致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以及想要表达的概念,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氛围,这与当前大部分的年轻人的需求有一定的矛盾关系,年轻人往往渴望学习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舞蹈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接受程度较低。

1.2教学体系灵活性不足

结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来讲,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和标准性,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苛求学生在技术标准和基本功方面加大努力,却忽视了整体课堂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需求。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

2.1以学生兴趣为主体进行课堂优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决定其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而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观意识有直接关联,那么在当前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要建立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转变课堂的开展形式以及表现形式。比如在学习舞蹈之前,为学生播放与舞蹈相关的音乐,让学生结合音乐进行畅想分析,可以以小组为形式进行自主创作,这种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二次创作进行比拼。最后教师将真正的舞蹈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和自己前期进行创作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有哪些不足,哪些需要改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舞蹈体系的了解,也能够增强互动积极性,强化学习质量和效率。

2.2以教学情境强化实践质量

由于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体系以及具体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舞蹈中的民族特色,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教学情境。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在舞台上为观众传扬一种艺术内涵,同時又要源于生活,具备生活化和大众化特点,而想要满足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取艺术元素,进行舞蹈创新,而教学情境的设置又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例如,某舞蹈学院曾经建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剧目,其中以《黄土黄》、《翠狐》、《春天》、《一个扭秧歌的人》等为主题,建立在自然地理风貌以及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2]。这种情境的创设是建立在既有生活基础以及跨领域知识的层面形成的。首先故事情节是一种内涵情境,而实习剧目又是实践情境。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动作和技法,而是建立在更加多元化的目的角度进行学习的这种情境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转化学习的枯燥感,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2.3实现实践教学创新

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较强的生活化特点以及大众化特点,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具体的技法和基本功,还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表演过程中了解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实际价值和魅力例如山西某艺术职业学院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打造了艺术职业学院创业实训基地,并且设置了项目基金以及奖学金,邀请区域内的多方企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校企合作交流会、文化活动调研活动、创业成果展示以及创业大赛,将院校发展以及企业发展与地方艺术体系传承融合起来,邀请老艺术家以及专业人士进行活动指导,多方全面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在现场参观实践表演以及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民间舞蹈的具体形式以及其他团体的表现技术,利用文艺演出以及交流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体会感想[3],这样不仅可以将民族民间舞蹈意识形态进行内化,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掌控力和表现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立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情景设置作为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雪涛.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即兴课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周雪. 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冬,(1981,1),男,汉族,山西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030012

猜你喜欢
改革途径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改革构想
浅谈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