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情境教学提升科学探究素养的有效路径

2021-07-19 04:43杜力丽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初中教学科学素养

杜力丽

摘要: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日益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迅猛,当代社会对初中学生的关心从之前的仅关心学科成绩转换为更关注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学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课本中的经典知识或实验进行创新性的引用,设计创新理念的教学实践,筹划新式的探究情境,开拓探究经过,更改探究的顺序,发掘课堂的形成等,教师运用各种情境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自己实践探究,教师只做引导,带领学生深入生物课堂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以达到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目标。此文主要探索了在初中生物情境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生物学科;情景教学;科学素养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与日俱增,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号召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确立科学的教学观,衡量教育质量的最基本标准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使中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的需求。科学素养的基本要义就是要求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公民素养的重要部分包括了科学素养,在科学素养中,生物科学素养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初中学生物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探究是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利用情境教学来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一、利用情境教学提升科学探究素养的意义

利用情境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将情境式教学运用到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意义匪浅:一是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二是能够挖掘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生物素养;三是锤炼初中学生的主动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科思想认知。

二、初中生物情境教学提升科学探究素养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手段单调

大多数生物教师在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经常在课堂导入环节采用情境式教学,但是在生物实验课堂中几乎不会采用情境式教学,并且大部分教师觉得课堂中运用情境式教学目的只是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专心听课,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并不重视情境式教学的其它作用,比如情境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等。所以导致教师在生物情境式教学课程中只会带领学生进行情境模仿,不会创新设计情境,只利用单调的方法进行生物课的教学。

(二)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思想认识欠缺

新课改之后,情境式教学成为教师普遍的课堂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年轻的教师可以正确地在生物课堂上开展情境式教学,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情境式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但部分老教师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情境式教学持着观望的态度,他们觉得情境式教学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认为教师就应该作为主导者,而轻视学生的地位,所以他们对情境式教学欠缺认识。

三、利用情境教学提升科学探究素养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学生扮演式情境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及意识

初中学生已具备基本的知识积累,对生物课堂充满好奇心。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积极采用情境式教学,创作设计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深入地感受知识的润泽,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带着问题寻找答案,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初中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入新课。首先让学生情境感知,“想一想,谈一谈”将学生引入课堂中,接着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俊美的生态系统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们提出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让学生自主动脑、交流分享,生态系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联想出大片的森林、广阔的草原、曲折的河流、热闹的城镇、开垦的农田等等都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让学生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学生分组合作,收集调用素材,经过情境式学习,探索出生态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二)利用学生观察式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在初中的生物学科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学生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只是将这些知识理论化了。在将生活中的事物转变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学生想要理性地学习生物知识,观察力的锻炼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在生物实验课《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式探究活动,用此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教师带领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行选取种子,准备需要的器材,实验过程中为种子补足水分,清除坏的、发霉的种子。全过程,教师都以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对种子或器材的认识和实验过程中种子浸没水里以及没浸没水里的萌发状况都是学生自己观察,并获得结论种子萌发根和芽的顺序是怎样的。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亲自实验,认真观察,所学的知识会更加记忆深刻,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教会学生各種观察的方法,教会学生将生活实践作为导向,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感受大自然的广阔,了解和发现生物的不同形态,所以观察法可以很好地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课程中已经将情境式教学广泛应用,并且还获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毕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经历多年,部分教师还是会受到传统观念的一些影响,在情境式教学当中时而出现问题,防碍教学质量提高。所以,教师们要积极地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深化情境式教学理念,着力推进初中生物学科的情境式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研究教学现状,不停地创新教学方法,出现问题奋力解决,不可因噎废食,做好初中生物情境式教学的实践工作,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晟.初中生物情境教学提升科学探究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2020(20):49.

[2]张文超,李倩.初中生物学提升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策略初探[J].生物学教学,2018,43(11):77-78.

[3]蒋进,李椿.“建模—析模—用模”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19,44(6):17-19.

大竹县第二中学 四川 达州 635100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初中教学科学素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