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阶段我国乡镇地区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1-07-19 04:43陶力奇游许敏张闻君刘京京滕振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乡镇物流经营

陶力奇 游许敏 张闻君 刘京京 滕振

摘要:本文旨在对现阶段乡镇地区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列举出乡镇地区物流发展的迫切性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乡镇地区;物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阶段乡镇物流的建设及其发展水平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一个行业现代化的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标志,乡镇物流的发展亦被认为是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潜在“加速器”。

一、乡镇地区物流发展的迫切性

可以说,我国当前大部分乡镇依旧没有畅通的物流渠道。从客观角度来看,乡镇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经营分散、专业物流人才短缺等因素都抑制着我国现代化的乡镇物流建设发展。

(一)建设现代化的乡镇物流体系,是建设高效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

我国乡镇地区大多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由于过高的生产成本直接导致物流发展不畅。且劳动生产率低、专业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低一直是围绕我国广大乡镇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缺乏高效的服务体系或服务体系不健全而造成的。因此,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且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健全乡镇地区的农业服务体系,才能改善乡镇地区落后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转型。通过形成新的盈余资源来吸收原先“过剩”的剩余资源,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附加价值。

(二)建设现代化的乡镇物流体系,是推进乡镇地区农业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驱动力

“注重生产,轻视核算”一直是我国广大乡镇地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大部分的农民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往往只注重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忽视了物流中存在的潜在利润。物流不仅仅只具有为企业生产、供应、销售各环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价值,同时也具有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企业经营的显著价值意义。

(三)建立现代化的乡镇物流体系,可以大大降低、分散农业经营的相关风险

在当下竞争日益加剧的农产品市场下,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经营的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农业生产者一直考虑的问题。而物流管理通常被经济学家誉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其作用在抵御风险方面又被广泛关注。现阶段的农业经营不仅需要避免自然风险,更需要避免市场价格风险、农用物资质量风险。为此,就要求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產品且采取正确的营销方式,同时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即保证产品供应的及时性、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决策反馈的及时性。而上述内容的实现都需要强有力的物流体系作为保障。

二、现阶段乡镇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乡镇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想要富,先修路”中蕴含了乡镇地区物流相关基础设施落后,需要大力发展物流行业的思想。倘若生产所需的必要资源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运输,生产的优质产品不能够及时的销售,即使再低廉的劳动成本也不能弥补缺失物流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落后基础设施的建立依旧是制约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物流行业发展的“瓶颈”式因素。

(二)乡镇地区生产经营分散

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的产业依旧以“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单位为主。由于各企业分布区域广泛,直接导致了物流分布面的广泛、物流所需服务对象的数量庞大、物流所涉及的规模较小。由于乡镇地区物流的分散性,必然使得乡镇区域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大,直接对支持相关区域的信息系统、采集集中体系、分拣配送体系提出了更高难度的要求。由此可见,生产经营的分散性依旧是制约我国乡镇地区物流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乡镇地区专业物流人才短缺

“重物资生产,轻物资流通”是我国在长期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此外,我国对于物流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依旧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服务于城镇的物流人才只有极少数,而服务于物流本不发达的乡镇地区的人才更是风毛菱角。城镇与乡镇地区在物流系统的建设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乡镇地区的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更需要对乡镇地区物流产业的运行情况有详细的认知。

三、乡镇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加强乡镇地区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地区物流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主要包括交通设施的建设、交易及仓储场所的建设、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等。在加强与完善物流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时会拉动相关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得乡镇地区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多现代化的产品及大量资金会与乡镇地区的优质产品及低廉劳动力实现资源之间的互换。

政府在此期间应该加大信用资金投放力度,为乡镇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协调好城乡间、各区域间的物流体系规划,加强地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重视物相关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各区域间相关人才、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就产业层面而言,应该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更多的优质核心企业,发展多元化的运作模式,形成共同配送、共享服务系统的方法来解决经营分散问题,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减少行业间的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二)合理调整乡镇地区物流的产业结构

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达到了基本的供求平衡,但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依旧是阻挠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各种形式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已日渐成为解决乡镇地区相关产品难卖、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乡镇地区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突破传统产业技术的层次上,呈现出多极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姿态。但是依旧应当通过体制创新,培育出专业的物流主体,加快相关企业的资产重组改革,进一步改变现阶段规模小、服务单一和运营封闭的发展现状。同时依照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大相关企业单位的扶持力度,以市场为依托,组织更多新模式的发展,使分散经营的区域转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三)大力培养乡镇地区的专业物流人才

由于乡镇地区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制约着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进而导致乡镇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因此发展乡镇地区的物流知识普及是基础、物流知识树立是根本、物流人才培养是关键。加强乡镇地区物流建设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熟悉现代乡镇物流运作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是促进我国乡镇地区发展的关键工作。通过高校合作、举办培训班及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尽快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培养相关物流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

安徽工程信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猜你喜欢
乡镇物流经营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雷人画语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