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

2021-07-19 05:13邢跃卢杰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

邢跃 卢杰

摘要: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广。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空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在工程建设领域,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当软土地基软土层厚度较厚,一般在6-10m之间,不能采用开挖换填法处理时,宜优先选择水泥搅拌桩处理。

关键词: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复合地基承载力

1 引言

水泥搅拌桩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和粉体)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增加变形模量。根据固化剂掺入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前者是用浆液和地基土搅拌,后者是用粉体和地基土搅拌。可采用单轴、双轴、三轴及多轴搅拌机或连续成槽搅拌机。

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粘性土(软塑和可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细砂(稍密、中密)、中粗砂(松散、稍密)、饱和黄土等土层,不适用于含有大孤石或障碍物较多且不易清除的杂填土、欠固结的淤泥和淤泥质土、硬塑及坚硬的黏性土、密实的砂类土,以及地下水影响成桩质量的土层。当地下水的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时不宜采用粉体搅拌法。水泥搅拌桩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当在腐蚀性环境中以及无工程经验地区使用时,必须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确定其使用性。

2 施工步骤

水泥搅拌桩施工步骤: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 桩孔放样 钻机就位 预拌下沉 制备水泥浆 提升喷浆搅拌 重复上下搅拌 钻头清洗 钻机移位 试验检测 桩顶垫层铺设。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确保“三通一平”,施工条件良好。提前组织人、材、机进场,并按要求做好钻机调试。

3.2 桩孔放样

施工现场布设的基准点和高程点,按要求与原始基准点和高程点进行复核,并用红色油漆在场区内永久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标记。利用全站仪放样桩孔位置,做好桩孔标记。

3.3 钻机就位

钻机使用其自身的步履行走系统移动,塔架提吊搅拌桩机就位。水泥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采用搅拌桩机的液压平衡装置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

3.4 制备水泥浆

水泥用量、水灰比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施工中加水可使用定量容器进行用水量控制。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深度后才可配制,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5-0.55。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有离析现象,停置不得超过2h,若停置时间过长,不得使用。

3.5 预拌下沉喷浆

待水泥搅拌桩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桩机电机,放松搅拌桩机吊索,使搅拌桩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下沉速度≤0.8m/min,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开始喷浆搅拌,喷浆过程中,不断搅拌水泥浆。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位置时,停止钻进。

第一次下钻时为为保证桩体含灰均匀性,钻进时不宜带浆(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易发生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钻进速度≤1.0m/min为宜。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3.6 提升喷浆

提升钻头喷浆。喷浆过程中,不断搅拌水泥浆,防止其离析,并严格控制喷浆量,离地面50cm时,停止喷浆。

3.7 钻头清洗

若桩机停止施工或施工间歇时间太长时,向水泥浆搅拌桶中加入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3.8 钻机移位

桩机移至进行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的施工。

3.9 桩顶垫层铺设

桩顶垫层厚度一般为0.5-1.0m,可选用灰土、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砂砾等,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桩顶垫层压实采用轻型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过程中及时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机补料,确保垫层压实度、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搅拌桩机械设备开机运行前,必须按要求进行调试,详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开钻之前,用水清洗整个管道,确保管道无堵塞,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s,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s。

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桩机垂直度要保证,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施工前必须先打不少于5根工艺试验桩,确定最佳灰浆稠度、工作压力、钻进和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单位时间喷入量,当工艺试验桩成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及时调整相关施工参数。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时应重新取样试验,并按其检测结果使用,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拌合用水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需经过化验,硫酸盐(以SO42-计)含量、氯离子(CL-)含量、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堿含量、PH值试验检测指标均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中应采用流量泵控制喷浆速度,施工配备流量泵的额定压力不宜小于5.0Mpa。

严格按照工艺试验桩确定的施工参数控制喷浆两和搅拌提升速度,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水泥浪费,尽量连续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地下障碍物使钻机钻杆无法钻进时应及时停止钻进,并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补桩措施。

5 质量检验

在成桩3d内,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上部桩身的均匀性;在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进行检查,开挖深度宜超过停浆(灰)面以下0.5m,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的直径。在成桩28d后进行钻探取芯,取芯位置宜在桩直径2/5处,抽芯检验主要用于评价桩身质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含灰量、坚硬程度、搅拌均匀性等。抽芯检验桩的数量为总桩数的3%,且不少于6根。单桩载荷试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必须在搅拌桩成桩28d后进行,试验桩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试验前应人工凿除桩顶0.5m范围内软桩头。

6 结束语

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搅拌时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可在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工,对周围原有建筑物及地下沟管影响很小。与钢筋混凝土桩相比,可节约钢材并降低造价。可以根据上部结构的需要,灵活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和块状等加固形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15MR30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湖北 武汉 430100

猜你喜欢
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
水泥搅拌桩在道路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试述市政工程中的软地基处理技术
道路软基加固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应用
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探讨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