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现场排查方法与建议

2021-07-19 05:13李春云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

李春云

摘要:生猪养殖过程中,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致死率达100%,如不及时防控,就会导致大规模生猪感染,凡是与病猪接触的生猪均会出现病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加强现场排查,杜绝非洲猪瘟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出发前准备、抵达养猪场、现场查看、场内猪只检查、排查结果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现场排查流程及方法。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现场排查

1 出发前准备

在出发前,组织好现场排查工作人员,所有进场参与排查的人员,都要准备好生物安全防护材料、血液及组织采样所需材料。为保证排查工作人员安全,我们选用一次性的生物安全防护材料,还要携带消毒剂,如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还要按1:800比例进行稀释,将其制成消毒水备用。与此同时,对于所用车辆,也用1:2500稀释的消毒水进行消毒,并使用一次性塑料桌布做车内及后尾箱的铺垫。

2 抵达养殖场

抵达现场后,挺好车辆,每名工作人员都要穿戴好防护设备,做好消毒工作,只能携带和此次现场排查相关的工具及相关材料。养殖场大多远离村屯,距离水源较近,留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是生产区猪只进出通道,另一个则是日常进出通道,门口设有消毒池,所有养殖场人员都要穿着水鞋,趟过消毒池后才能进入养殖场办公区。

3 现场查看

经查看,养殖场构造合理,卫生状况达标,具备一定规模,设置的围墙把养殖场和外界隔离开来,办公区域也满足卫生标准。同时,该养殖场除了圈养生猪外,并未养殖其他动物。饲料加工和存放区域满足要求,所有猪饲料都使用防水布遮盖好,通风正常。在视线所及范围内,既看不到养殖生产区,也看不到尸体堆放区。在查看养殖场的整体建设布局后,还要检查养殖场证件是否齐全,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养殖档案及防疫制度,明确养殖场的建设标准。此外,养殖场工作人员记录的生猪养殖信息较为完善,也做到了逐日登记。

4 场内猪只健康检查

4.1 猪群的临床表现观察

在饲养员的带领下,排查人员在沐浴更换场内衣服进入生产区开展巡查工作,查看场内猪群临床表现是否存在异常。入场的手机也要装入一次性透明密封袋中,便于拍摄,但不得取出使用。仔细询问场内养殖员关于养殖相关的讯息,密切观察猪群临床表现,结果发现环境干净,消毒措施与记录齐全,并无喂养泔水的痕迹。养殖场内种猪精神一片良好,大猪饲养密度合理,多数外观皮毛红亮,精神状态较佳,处于分散躺卧状态,只有少数几只留有打斗痕迹或者眼眶黑污离群。再看小猪,可见部分烦躁不安,加上天气原因,使得棚舍温度较高,造成部分小猪伴有咳嗽症状。也有部分哺乳仔猪或小猪存在一定的拉稀症状。所有病态猪只,养殖员都作了标注,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干预,排查过程中,既没有发现非洲猪瘟症状,也没有其他急性传染病。

4.2 死猪的解剖检查

排查人员跟随饲养员进入死猪堆放处开展剖检工作。该区域共有小猪8头、大猪2头,均放置于干燥的混凝土地面,从饲养员处了解到这批死猪为前后2天半的死淘量。所有猪只尸体表面均作了消毒处理,也有防水布进行遮盖,旁边建有化尸池。经检查发现,在死猪耳、鼻、腋下以及四肢均未出现界限明显的紫色斑或点状出血点,也没有发现水泡或溃疡。遂抽取其中三头死于凌晨时间的死猪采取剖检处理,包括两头小猪和一头大猪。

大猪毛色杂乱,在其颈部以上多处可见划痕伤口,尤其是眼眶或耳根部,眼结膜发绀,淋巴结呈肿大状,腹腔内发现有渗出液,量较少,脾脏大小正常,质地较软,深紫色。在腹部内脏或肠系膜上表部分,没有发现任何的出血点。肺部发生病变,呈暗红色,在其按压切面能够发现液体流出,再看其喉头及气管,能够发现血色纤维素性渗出。

死亡小猪体型消瘦,眼睑可见明显水肿,打开胸腹腔能够发现纤维素性胸膜炎与腹膜炎,腹腔内存有少量积液,可见腹水,肺部间质增宽,一头肺部肿胀,与胸腔粘连严重。检查淋巴结时发现,颌下淋巴结充血较重,腹股沟处淋巴结出现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有肿大,肝脏可见轻微肿大,质地柔软,颜色以绛红或紫色为主。肝门处可见片状淤血,肝叶边沿也有淤血,呼吸道粘膜充血严重,在其支气管处,也有泡沫状渗出液。

剖检工作结束后,将已解剖猪只丢入化尸池,实行无害化处理,还要喷洒已配制的消毒水进行消毒。洗净解剖工具,经消毒处理后置于干净的袋中,紧接着使用消毒水进行浸泡,然后采取高温灭菌处理措施。全体人员换上新的鞋套后,再进行全身消毒,及时离开死猪堆放处。

5 排查结果

根据相关资料,感染非洲猪瘟的病猪表现为高热、不进食,其皮肤与内脏器官均可见出血,并且会出现呕吐、便秘或腹泻症状。也有部分病猪可见便血、虚弱乏力,无法自行站立等症状,其体表处皮肤呈现出红色、蓝色或紫色;还有部分病猪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不力,经剖检后发现脾有明显肿大,淋巴结呈大理石状,也有出血症状,肾脏皮质、心内膜、膀胱及肠道均会出血。

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再经过实验室检测,可作出判断,此次死亡的猪只的死因不是非洲猪瘟,而是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死亡,对于排查结果,我们及时进行了公布,以免因长时间发酵,导致事件不断恶化,进而导致不良后果。

6 结语

总之,非洲猪瘟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而产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旦爆发,就会导致大规模的生猪发病,并出现死亡,让养殖户遭受严重损失,不利于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做好现场排查工作,杜绝非洲猪瘟的危害,推动养殖场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秋萍,纪新花,赵静,等.非洲豬瘟防控期间现场排查的方法与建议[J].中国动物保健,2020(9).

[2]吴祯海,廖晓生,张艳春,等.如何做好非洲猪瘟排查及防控工作[J].农家参谋,2020,No.654(09):92-92.

[3]刘小运.如何做好非洲猪瘟排查及防控工作[J].今日畜牧兽医,2020(10).

[4]李建中.基层非洲猪瘟排查工作要点[J].兽医导刊,2020,No.355(21):78-79.

[5]陈靖宇.浅谈非洲猪瘟的防控以及排查工作[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508(04):22.

云南省澜沧县糯扎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普洱 665614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对非洲猪瘟的担忧是否合理?
非洲猪瘟影响有限 短期猪价小幅震荡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