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门诊哮喘/COPD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中的应用

2021-07-22 08:43吕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品管圈正确率哮喘

吕静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品管圈又叫做质量小组,品管圈活动指的是在相同目的指引下,自发性成立小组进行讨论并付诸实践的行为[1]。品管圈活动是基层工作人员自动发起的由下往上的小组活动,可以体现临床药师的专业价值,实现角色转型[2]。最近几年慢阻肺发病率不断升高,为患者造成身心双重压力,临床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高度重视,临床尚无有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式,为有效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发病率,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慢阻肺以及哮喘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且迁延不愈,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主动管理,能够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文对本院治疗的该疾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变化进行分析,详细步骤和结果见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门诊哮喘/COPD患者进行研究,为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所有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4~77岁,平均(63.55±7.1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22±1.13)年;哮喘患者13例,COPD患者37例。

1.2 方法。首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组员包括组长、辅导员、圈员,并设置设置名称。然后确定活动主题,首先选定主要的几个主题,之后按照上级指示、圈水平、主题紧迫程度、可行性情况对主题做出评价,评分最高者定为最终主题。之后制定品管圈活动方案,由所有成员一起探讨活动主题,按照循环管理方式制定方案,本活动工开展半年。之后制定吸入装置使用情况检查表,进行现况调查,时间设定为一年,所有患者全员参加,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由品管圈组长通过调查进行评定。然后设定目标,根据患者目前使用吸入装置的情况,设定目标值,组内成员对患者使用吸入装置不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全面提升患者对吸入装置的认知,完善患者管理制定,为患者进行吸入指导工作。按照患者使用吸入装置情况,为其进行使用培训,让患者掌握正确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并详细记录患者使用情况和信息,完善管理档案,同时建立随访制度,便于掌握患者吸入情况,以便及时指导。最后对品管圈活动进行探讨和改进,先分析主题是否达到目标,是否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在分析活动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实施后是否达到理想护理效果,活动完成后按照实际状况分析并改进问题,对管理方法和措施持续完善。

吸入装置详细操作方法和步骤:噻托溴铵粉:身体直立拿直装置,朝上打开防尘盖,将一粒胶囊置于药器中央室,盖好咬口,启动绿色按钮,保持呼气平稳,嘴含咬嘴,吸气时迅速、深入,拿住咬嘴闭气十秒后缓慢呼出,重复几次后,将空胶囊丢掉,盖好咬嘴、帽盖,最后清洁漱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身体立直拿直装置,一手拿准纳器,一手推滑杆,对准自己,触动计数器,嘴含咬嘴,平稳呼气、快深吸气,拿住咬嘴屏气十秒后缓缓呼出,重复一次后取出空胶囊丢掉,盖好咬嘴和帽盖后清洁漱口。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身体直立将装置拿直,一手拿中间位置,一手转动底座,声响后装药完成,咬嘴放在齿间,包住吸嘴,呼气稳、吸气快且深,屏气拿咬嘴五秒后缓慢呼气,重复一次后将空胶囊取出丢掉,盖好咬嘴、帽盖后,清洁漱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吸入剂使用依从性和使用正确率情况以及品管圈成员前后能力对比情况。品管圈成员能力包括荣誉感、责任心、自信心、沟通、凝聚力、品管圈手法六方面;患者吸入剂使用依从性和正确率通过品管圈组长对患者遵医嘱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式。本实验所有人员治疗结果产生的数据由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检验数据包括计量和计数两方面,前者利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述,后者利用χ2检验、(n%)表示,最终结果以P<0.05作为统计学价值标准。

2 效果

2.1 品管圈成员活动前后能力对比。相比后可见,品管圈活动后,成员各项自我能力等到明显提高,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所示。

表1 品管圈成员活动前后能力的比较()

表1 品管圈成员活动前后能力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荣誉感 沟通 自信心 品管圈手法 责任心 凝聚力活动前 50 2.55±0.55 2.05±0.54 1.66±0.44 1.55±0.11 1.66±0.44 2.44±0.44活动后 50 4.71±0.61 4.99±0.56 4.44±0.45 4.88±0.66 4.55±0.55 4.61±0.41 t - 18.5958 26.7228 31.2339 35.1913 29.0133 25.5135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2 吸入剂使用依从性、正确率的比较。吸入剂使用依从性、正确率方面,活动后依从性评分、正确性评分均高于活动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吸入剂使用依从性、正确率的比较()

表2 吸入剂使用依从性、正确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吸入剂使用依从性 吸入剂使用正确率活动前 50 7.19±0.41 77.55±0.44活动后 50 9.44±0.55 95.88±0.88 t - 23.1921 131.7376 P - 0.0001 0.0001

3 讨论

哮喘和慢阻肺在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治疗以教育、随访、用药等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延缓患者病变进展,预防急性加重,对哮喘、慢阻肺患者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方法和对策,方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最近几年,品管圈作为医疗系统质量改善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学管理方面,并取得良好成效[4-5]。品管圈是一个小团体活动,以PDCA循环为管理基础,遵循标准程序解决问题,对哮喘、慢阻肺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而言,吸入装置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患者的吸入治疗效果,为此,必须保障患者吸入装置的使用依从性和正确性,以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本文开展品管圈活动过程中,为哮喘、慢阻肺患者进行了日常慢病管理工作,包括培训门诊药师明确掌握各项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建立门诊哮喘、慢阻肺患者管理制定,对吸入装置使用者信息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包括用药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建立随访制度等。通过各方面管理内容提升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在品管圈活动完成后,仍按照实际情况持续改进[6-7]。

本文研究中,设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情况,在此主题下建立了品管圈小组,按照患者吸入装置使用实际情况制定了整改计划,从研究结果可见,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和正确率均得到提升,表明品管圈活动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另外,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当中,投入该活动的工作人员在各项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表明品管圈活动管理不但可以增强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还可以提升品管圈活动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

综上所述,门诊哮喘/COPD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管理,能够提升患者吸入装置操作技能和使用率,从而能够缓解患者病情,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品管圈正确率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