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2 08:43陈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创伤性

陈琳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江苏 仪征 211400)

0 引言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由外部创伤引起颅内大血管受损、破裂所致的软脑膜血管渗血[1]。该病多因外部病因引起,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头痛、烦躁等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可见短暂意识障碍问题[2]。据调查显示,实施优质、舒适地护理服务措施,防止二次出血,是保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健康,降低疾病风险的重要举措[3]。故本院特以收治的83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开展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该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的专项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区,且以该时区内我院收治的83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主要以跌倒摔伤及交通事故为对象。基于双色球随机抽取规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0~88岁,平均(56.25±5.02)岁;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0~88岁,平均为(56.31±5.14)岁。纳入标准:①对象均经影像学检测确诊;②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对象对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所包含内容、过程、预期结果也均报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了批准。两组时段内涉及对象个体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未具明显区别(P>0.05)。

1.2 方法。对照组对象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具体包括基本的健康宣教,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观察其病情状态等。观察组对象则就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多数患者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认知不足,患者多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一对一指导,安抚其不良情绪。通过为患者分享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②病情护理:医护人员需在护理过程中全面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并立即采取救治措施;③并发症护理: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极易产生并发症。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并按要求卧床休息1个月。若患者有颅内高压问题,需抬高床头30°。此外,应以轻柔动作帮助患者变换体位、翻身,且叮嘱患者不能过度活动头部。若患者意识未清醒,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应让其头部和躯干部位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过度扭曲损伤脑干。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问题,应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④日常护理:根据患者喜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护理,坚持低盐、低脂、易消化的原则,多食用水果蔬菜,并按时排便,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对于部分尿便失禁的患者,需帮助患者清理,并确保外阴干燥、干净,避免尿路感染。

1.3 评价指标。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总分为30分,>27分为认知功能正常,<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包括:皮疹、呕吐、头痛、压疮等。同时通过发放填写本院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对象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环境、康复训练、健康指导等五个维度,单个维度20分,总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满意、85分~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包含统计、分析、运算过程均采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 21.0)处理。统计运算过程中组间数据(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表示)对比差异分别采用t及χ2检验。所得结果当P<0.05时,提示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干预前,两组对象认知功能评分对比未呈现明显区别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程度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表()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表()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41 18.25±1.62 22.36±1.41 18.853 0.001观察组 42 18.21±1.51 27.84±1.63 38.214 0.001 t - 0.001 21.746 - -P - 11.347 0.001 -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观察组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程度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n(%)]

2.3 两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观察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程度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象就护理质量满意度对比表[n(%)]

3 讨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目前神经外科中常见危重症,其主要由剧烈外伤导致患者颅内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等原因所致。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起病急切且病情发展迅速,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常年来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4]。此外,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复杂且多变,若诊疗不及时,极易出现二次出血,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健康。

随着目前社会人群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5]。临床中的传统护理模式往往仅针对基础护理措施被动执行,提供的护理服务水平不足,护理人员难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情况,并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而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属于新型护理服务措施,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主动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充分尊重患者的各项心理及生理需求,主动融入关心和爱,让患者真正感受到被服务、被关怀。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还能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故护理效果更为理想[6]。而依据本次结果提示,干预后,两组对象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充分证实了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创伤性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剧烈头痛?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