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护理模式在种植牙周围炎治疗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2021-07-22 08:43蔡琴郑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病患医疗满意度

蔡琴,郑晶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0)

0 引言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工种植牙也被大规模应用至口腔治疗工作当中[1]。相对比于其他齿科治疗工作而言,人工种植牙周围炎治疗手术由于对手术成本、术后出血以及手术技术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会经常出现治疗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较低的现象。舒适化护理模式关键就是通过以病患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对比与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言,更富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通过舒适化护理模式让病患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实现双重的满足,从而实现减短治疗病程、加强治疗效果以及减小病患自身痛苦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来自我院的40例人工种植牙周围炎治疗手术的病患,研究结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接受过种植牙周围炎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1例,男19例,年龄25~62岁,平均(41.21±8.44)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1例,平均年龄(38.21±10.44)岁,女9例,平均年龄(40.12±7.35),研究组中男8例,平均年龄(36.21±11.21)岁,女12例,平均年龄(43.65±7.91)岁。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P=0.39>0.05)、性别(P=0.53>0.05)及文化程度(P=2.16>0.05)等相关方面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病患在接受种植牙周围炎治疗手术后,医护人员向病患及其家属告知,保证病患口腔的清洁度以及在术后的48 h以内切勿食用较硬食物。如果病患在诊室观察期间出现局部疼痛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病患些许止痛药来帮助其减少痛感,在手术结束后叮嘱病患服用或外敷一定量的消炎抗菌药物,来避免术后恢复期间出现伤口感染的状况。

1.2.2 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采取舒适化护理模式对病患开展相关护理工作,主要是对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阶段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工作。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更具专一性的制定医疗护理方案。在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重视病患社会心理以及医疗心理的双重体验。采取上述方式来帮助病患提升诊疗体验与满意度,从而实现强化治疗效果的目的[2]。

1.2.2.1 医疗心理护理:对比于之前的传统护理模式而言,舒适性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开展前,积极的与病患进行交流,为确保可以更好的实现与病患进行互动沟通,需要护理人员事先了解病患的性格,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互动方式,让病患对医师的医疗水平以及人工种植牙周围炎手术水平成熟产生信赖。在术中应最大限度消除病患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对病患的感受给予主动的体谅。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格外注重其病患的心理护理,安抚病患的心情,减小由于手术带来的不安感以及焦虑感。

1.2.2.2 医疗环境护理:在医疗环境的布置方面也尤为重要,首先应选择暖色调的装修及设计,避免让患者感受到冷冰冰的氛围。在手术开展之前应当事先安排病患进行一定时间休息,安抚病患内心的不安情绪,针对病患个人喜好来制定接下来的护理方案,作好预防突发情况的准备工作。在手术进行过程当中可以为病患播放舒缓的音乐,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减小病患疼痛感的目的。在手术后及时准备无误的将手术情况告知给其家属,术后允许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停留时间,来提高病患的自我存在感。

1.2.2.3 医疗人文护理:由于在进行人工种植牙手术之前需要采取预约,因此在病患在进行人工种植牙手术之前需要病患至少亲身经历一次种植牙手术的讲座,帮助病患及其家属可以充分的对人工种植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其认知,并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对病患开展面对面的答疑解惑工作,帮助病患消除内心的焦虑情绪以及对种植牙手术的错误认知,提升病患对人工种植牙手术的信心,增添病患对相关医护工作者的信任程度。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通过采取分发手册或是公众号等其他方式,叮嘱告知病患术后需要注意的事宜。在术后的一周及半个月需要对病患开展医疗回访工作,询问其恢复情况,针对不同病患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以及用药安排,如若存在不良情况,还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工作。医疗人文护理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加病患对种植牙方面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帮助提升病患满意度以及诊疗效果[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前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为了可以实现更客观的体现出调查结果,口腔诊室制定了《疼痛评分表》以及《满意度调查表》,来更清晰的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数据,采取SPSS 18.0软件,来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通过(P<0.05)来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术前焦虑评分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前焦虑以及疼痛评分两个指标的评分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术前焦虑评分的比较分析()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术前焦虑评分的比较分析()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 术前焦虑评分观察组 20 2.26±1.03 31.43±2.17对照组 20 4.03±0.52 45.22±3.47 t - 6.86 15.07 P-<0.0001 <0.0001

2.2 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的比较分析。由调查数据可知观察组病患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采取SPSS 18.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97<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的比较分析(n,%)

3 讨论

由于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的发展进步,病患在要求基本治疗的前提下对诊疗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患以及其家属极为需要在诊疗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可以给病患自身的心理以及生理带来双重满足以及肯定[4]。因此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在该种医疗背景模式下诞生,通过从医疗人文护理、医疗环境护理以及医疗心理护理三方面,将术后指导以及人文关怀最大限度的给予病患,保证病患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阶段,都可以获得极大地关怀以及援助,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是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使用一定的心理干预,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上述的一些负面情绪,手术过程之中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舒适护理,这能够让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快速的恢复。具体情况来说,舒适护理需要依据患者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科学有效地制定出满足患者个人生理特点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而且可以从生理以及心理两个方面让患者积极的配合医师的工作进行治疗[5],本文通过将40名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舒适护理,并将两组病患对护理满意程度、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6-7]。

本篇文章研究证明人工种植牙手术能否圆满取得成功,不仅和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有着关系,还需要重视手术之后的舒适护理,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加优良的治疗效果,让病人能够更加迅速的恢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舒适护理能够在种植牙围术期之中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的综合质量,符合现代护理行业的“以人为本”基本发展理念,因此在今后的医护工作过程值得被大规模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病患医疗满意度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急性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