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22 08:44王建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妇科疾病保健

王建芬

(山东省利津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400)

0 引言

保健工作主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等手段改善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增强保健意识,使各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得以消除及控制,具有组织性及计划性特点,进而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1]。妇科疾病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并且妇科疾病种类不断变多,而很多女性对妇科疾病预防知识了解程度不高,进而加大各类疾病发生风险[2]。近年来,人们思想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对保健工作重视程度有了提高,同时,各级医疗单位对妇女保健知识宣教工作也有了进一步强化,要求在保健工作中给予妇女更多理解与关怀。本研究选取健康体检妇女260例,观察妇女健康教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健康体检妇女260例,随机分为2组,各130例。对照组年龄24~66岁,平均(48.61±4.89)岁,小学28例,初中44例,高中37例,高中以上21例。观察组年龄25~65岁,平均(47.23±4.43)岁,小学27例,初中45例,高中38例,高中以上20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均具备沟通交流能力;认知功能正常;智力正常。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疾病;严重妇科疾病;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对照组:向妇女发放健康手册,告诉其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等。观察组:①与妇女进行密切交流,了解其日常饮食、生活方案等,并且根据检查情况对其认识、身体情况等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向其说明威胁自身健康的危险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等,并且鼓励其保持良好的习惯,避免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提高保健效果;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对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使妇女了解常见妇科疾病,以及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法,使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在平时的生活中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增强自身安全意识;③评估妇女心理状态,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使其学会正确的压力释放方式,学会自我情绪调节,讲明月经期、妊娠期等的保健方法;④体检结果正常者根据患者年龄、需求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如讲解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更年期人群需向其讲解情绪调节方法、日常保健等,并且讲明保持良好的情绪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度过更年期。孕妇人群则需讲解分娩、喂养、育儿知识;⑤开通妇女保健咨询热线,在线为妇女解答相关知识,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保持耐心、细心地态度;⑥定期组织保健师等录制保健视频,也可进行直播,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提升妇女保健意识。

1.3 观察指标。妇女满意度:共5个方面,各25分;知识掌握程度:3个方面,共30分,各10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妇科疾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妇女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专业程度(23.20±1.23)分,保健态度(23.18±1.33)分,沟通质量(22.83±1.12)分,保健行为(23.32±1.20)分,满意度(22.83±1.2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妇女满意度对比(分)

2.2 知识掌握程度对比。观察组保健主观意识(8.61±0.40)分,保健基本常识(9.47±0.41)分,保健行为(8.11±0.52)分,总分(21.26±0.6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表2 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组别 例数 保健主观意识保健基本常识 保健行为 总分对照组 130 5.28±0.37 7.32±0.74 6.19±0.74 18.82±0.84观察组 130 8.61±0.40 9.47±0.41 8.11±0.52 25.26±0.62 t - 69.6804 2.5145 24.2045 48.4887 P - 0.0001 0.0125 0.0001 0.0001

2.3 不良情绪对比。观察组SAS(43.19±2.23)分,SDS(41.62±2.3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不良情绪对比()

表3 不良情绪对比()

组别 例数 SAS SDS对照组 130 48.71±3.19 45.13±2.51观察组 130 43.19±2.23 41.62±2.38 t-16.1703 11.5699 P-0.0001 0.0001

2.4 妇科疾病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妇科疾病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据调查显示,我国妇科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有性传播疾病、肿瘤、炎症等,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有着密切联系[3]。我国妇女健康意识不足,缺乏妇科保健知识,因此,需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指全面了解教育对象,通过针对性教育,增强健康意识,能使其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避免影响其身心健康[4]。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专业程度(23.20±1.23)分,保健态度(23.18±1.33)分,沟通质量(22.83±1.12)分,保健行为(23.32±1.20)分,满意度(22.83±1.28)分,保健主观意识(8.61±0.40)分,保健基本常识(9.47±0.41)分,保健行为(8.11±0.52)分,总分(21.26±0.62)分,妇科疾病发生率3.08%,P<0.05。健康教育能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合理的教育,不仅为面对面教育,而且通过保健热线等提供保健知识及信息,使妇女更加重视自身保健[5]。心理健康、卫生保健、合理饮食等对妇女保健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在传统妇女保健工作中,其具体内容以疾病治疗为主,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的预防成为了现代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求提高妇女对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其日常生活中积极改善保健行为。健康教育拉近了医患关系,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对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治具有良好的效果[6]。同时,加强围产期妇女健康教育,能使其掌握更多母乳喂养、卫生保健、育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促进其身心健康。健康教育进一步扩大了妇女保健范围,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妇女数量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因此,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并且提供保健咨询的途径,使其能更多的了解老年性疾病,做好预防性措施[7]。健康教育方式较多,如讲座、面对面宣教、热线等,具体实施期间能合理安排时间,通知妇女前来参加讲座,这对无法参加者,可通过热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由专家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能使妇女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加强日常保健。我国推行妇女健康教育已有多年,但是针对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妇女,其依然无法正确的认识保健知识及行为,可见,当前的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而且健康教育力度不够。针对以上问题,需及时转变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将医疗服务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鼓励及吸引更多妇女主动参与到保健中。

综上所述,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应用妇女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掌握相关知识,降低妇科疾病发生率,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妇科疾病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女青少年对常见妇科疾病的认知及防控能力调查分析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普及眼保健知识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