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分析及策略

2021-07-22 06:49王一然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教幼儿教师班级

王一然

良好的班级建立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而班级管理,班长是关键。幼儿园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各项事务,如教育教学、各类计划的制订、环境创设、安全、卫生消毒、家长工作、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等。如果班长没有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班级管理工作势必出问题,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将受阻。

一、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班级管理中,班长遇到的问题会随着所在班级幼儿年龄段的不同、搭班教师的不同、幼儿家长配合度的不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人生阅历的不同等因素发生改变,但归纳起来,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对人的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了发展。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班级教师之间的不和谐

幼儿教师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对幼教行业的偏见,决定了女性在幼儿园的主导权。幼儿园里穿梭的身影,除了幼儿,大部分是女性老师。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幼儿园里女同志多了,欢声笑语多,乐趣也多,伴随的矛盾也逐渐增多。

(二)教师不愿或不敢管幼儿

看到某些幼儿有行为问题,教师批评教育几句,第二天孩子就哭闹不愿来幼儿园。

看到孩子的反抗、家长的沉默,教师心里会立刻产生不安,怀疑自己对孩子的言行是否存在过错,开始闪电般在大脑里过一遍自己头一天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在完全排除自己没有过错后,心才算落地。

也有教师存在这样一些心理:下班回家就怕手机响,尤其看到是家长打来的电话,心里就犯怵,思维定式地认为家长打来的电话准没好事。如此之类的不良情绪和复杂心理严重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导致部分教师出现对幼儿管理上的解息:多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孩子安全就好。

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一)针对教师之间的不和谐,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岗位职责不明确引发的不和谐

之所以发生保育教师和主、副班教师存在矛盾;主班教师和副班教师之间存在矛盾,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对各自岗位职责不明确,不能清晰地认识到哪些事是自己分内的事。要理解岗位的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家是一个集体,都在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所以一定要团结,要有“分工不分家”的大局意识。

2.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少引发的不和谐

班长除了做好教育教学,抓好常规,还要考虑许多其他的事情,如主题活动策划、安排周/月计划、环创、催缴托儿费、关注生病带药幼儿和班级出動率、安全工作、家长工作等,对班级各项事宜整体操心多、思考多。副班教师因为没有主班教师的深切感受,不能站在主班教师的岗位上考虑问题,所以出现上班到岗、下班离岗,一切听从主班安排,很少主动过问班级其他事情的现象。主动意识和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主班教师要多和副班教师沟通,让副班教师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协助和配合主班教师工作。

(二)对幼儿管理出现的问题

1.社会外界对幼教工作者的态度

虐童事件的频发,悲剧的产生,引发社会各界对幼教行业的高度关注,导致幼儿教师顾虑重重,出现想管孩子但不敢管的局面。但凡教师声音大一些,态度严一些,敏感的幼儿就哭同不愿来园。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一味纵容孩子不良情绪的滋生,又对教师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一不小心教师也会被家长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的“帽子”。

2.家长的引导

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作用非常大。积极正面的引导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处事态度,让孩子学会包容和理解。相反,消极负面的引导则会加重幼儿的负面情绪,让幼儿更加自私、悲观、软弱。家长要能正确引导孩子,理解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严爱有方”,体会教师内心的爱。家长要明白不能一味纵容孩子,该严则严,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对错。相信如果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下,教师一定会更加愿意付出真心对待家长和孩子,也更加努力地投入对幼儿的管理工作中。

三、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针对教师间的不和谐,教师管理幼儿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明确岗位职责,用规章制度约来教师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也一样,对教师有严格的教师行为规范和岗位职责约束。教师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岗位段该做什么事情。理解每个时刻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尽管分工不同,但是一个集体有共同的目标,所以要有大局意识。另外,教师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赶走负面情绪,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

(二)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班务会议,及时沟通

教师之间的不和谐、配合不默契,大部分原因是教师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教师之间没有将自己所想所思恰当地表达给对方,所以对方接收不到“信号”。因此,班长在做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及时召开班务会议,传达园务会议精神和近期工作安排,使班内教师能目标一致地投入工作。并且通过班务会议的召开,教师之间坦诚、民主相待,反思班级工作不足,沟通各自感受,排解不良情绪,更透明、更热心地为班级发展做贡献。

(三)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分

相信每位幼教同行都有深切体会:干幼教不容易,要有口才、文采和能力,还要有唱、跳、弹、画等基本技能,更要会巧妙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外界对幼儿教师还存有许多偏见,误认为幼儿教师普通学历不高,素质一般,除了哄孩子玩还是哄孩子玩。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认同度。除此,相关部门也要适当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四)用真诚对待家长,用专业引领家长

教师要用真诚打动家长,用专业引领家长。教师要和家长真诚相待,主动沟通幼儿在园进餐、喝水、午睡、听讲等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与关爱。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各种社会体验活动等向家长展示幼儿的点滴进步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出家长专业的解答和建议,引领家长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学习专业的育儿知识,增进家园共育。

总之,班级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各位主班教师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反思,相信许多幼教工作者正和笔者一样,都走在探索、成长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幼教幼儿教师班级
班级“无课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