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农场与村镇布局融合发展规划现状及建议*

2021-07-24 12:57庞春雨唐琰萍周增平于贤达
中国果树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果小镇特色

庞春雨,唐琰萍,周增平,于贤达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关键的转型升级期。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果树产业以其特殊的资源禀赋表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以水果产业为主导、资源整合为基础、融合村镇规划和城乡发展为理念的水果特色小镇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水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将水果生产、加工、物流、服务、休闲旅游、城乡与乡村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不仅为三产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多功能平台,也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1-4]。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相对成熟,比较英国、法国和丹麦特色小镇建设,多因地制宜呈现田园特色、生态科技、功能升级等模式[5-6]。2016 年至今,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和文件,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基本建设构架。

水果特色小镇发展是水果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具有其必然性和时代特点。近年来,水果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和集聚化程度均明显提高,水果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缩减市民生活的精神空间和生态空间,人们对田园生态和乡土情怀的向往与日俱增。水果小镇建设一端是城市,一端是乡村,形成村、城、人、文的多空间综合体,为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水果小镇是水果产业转型的重要实践,也是新时代人们生活生态价值入口的重要途径。在推动三产融合和城乡发展的同时,打造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水果特色小镇,也必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集成抓手之一。

1 我国发展水果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1.1 国际市场潜力大,竞争力亟待提升

我国水果种植历史悠久,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水果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前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显示,2018 年世界水果产量约8.7 亿t,我国水果产量约2.4 亿t,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以上。

我国虽然是水果生产大国,却不是水果贸易强国。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单产、品质、品牌、贸易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水果种植多以家庭散户的小规模生产为主,而发达国家的果园农场种植规模较大,现代机械化和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图1)。

图1 世界各地果园农场规模及其产量占比比较

2018 年我国苹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单产仅为18 642 kg/hm2,排在世界第23 位。与水果贸易强国比较,我国的水果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产品价格低、市场灵敏度差、品牌竞争力和国际贸易弱[7-8]。

产品价格低,与品质和品牌相关。近年来,我国水果品质稳步上升,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水果农药残留合格率基本维持在96%以上。但是,由于化肥投入量仍居高不下,当前果园平均667 m2化肥施用量为73.4 kg,是美国和欧盟的6~7 倍[8]。加上在果树管理、越区种植、产品运输标准等方面管理不严格,水果品质更加难以保证。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重视水果的品质,尤其是高端消费市场的品牌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而我国高品质水果供给不足,进口水果占领了市场。2019 年我国进口水果总量约683 万t,总金额为95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25%;而我国水果出口总量为361 万t,总金额为55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4%。品质问题导致国内水果被迫进入中低端市场,并带来低价、滞销等难题。

果蔬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截至目前,世界果蔬量仍存在很大空缺。第七十四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2021 年设为“国际果蔬年”(IYFV),推动人们进一步认识水果和蔬菜对人类营养、粮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性。世界水果发展潜力巨大,而我国作为水果生产大国,水果竞争力亟待提高。

1.2 我国水果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一方面,水果种植和产量发展迅速。乡村振兴背景下,水果产业作为种植业的第三大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果园面积由2000 年的893.16 万hm2增至2010 年的1 068.10万hm2,再增至2019 年的1 227.67 万hm2。据估算,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速仍呈上升趋势,水果供给量将持续增加[9]。

另一方面,水果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仍处于传统的作业阶段。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我国果树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化水平低,缺少系统的果业管理和技术标准,缺乏大型果园农场,果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低;大部分果园仍以劳动力密集型或生产资料密集型为主,生产成本高,产销脱节严重,滞销现象频发,果农收益低;生产标准化水平差,果品质量不均一,品牌效益弱,缺乏市场竞争力[10-12]。基于此,随着我国水果产业的迅速发展、供给总量的不断增加和供需的结构性严重失衡,水果产量高与水果产业化、商品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水果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综上,通过打造水果特色小镇,可以整合村镇果园资源,做大做强特色水果产业,使其在生产、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等方面发挥作用,更有利于做到标准统一和管理有效;而且在品牌设计、品质控制等方面也更容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高端品牌。水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是我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的捷径,在提高水果单产、统一品质、产销结合、树立品牌、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2 基础条件和现存问题

2.1 基础条件

我国水果小镇建设研究起步较晚,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例如从产业、功能、形态和制度4 个维度去分析评价,也有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者倪鹏飞提出的“弓弦”模型,提出从核心、硬件、软件3 个方面探讨水果特色小镇建设实现的基本条件[13-14]。其中,核心条件就是特色水果产业,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环境、劳动力、资本、设施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政策制度和文化。

(1)核心条件。水果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和首要条件始终落脚于特色水果产业。水果特色小镇依托一镇一果或一村一果的传统水果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水果的禀赋特色,使其成为村镇建设的经济支柱。有水果产业而无特色的小镇,难以形成比较优势,必然会被市场竞争机制淘汰。因此有无特色水果产业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核心条件。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水果产业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首先是特色产业的水果生产产值、水果加工产值、果旅结合产业产值分别占乡镇GDP 比重来判断,可以反映水果小镇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此外,还包括产品品质、农业科技、“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小镇知名度、龙头企业数量、接待游客数量等市场衡量指标来综合权衡。

(2)硬件条件。水果特色小镇建设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数量和设施建设4 个部分。其中环境资源包括果园生产条件和果旅生态环境2 个部分,衡量标准有高标准农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空气环境和地标水质等。劳动力资源即指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资本则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力、乡镇GDP 和人均收入等方面体现。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普及率、果园生产机械化程度等。

(3)软件条件。水果特色小镇建设的软件条件主要包括政策制度和小镇文化。前者主要结合国家和区域总规划,取决于政府对当地水果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落实程度。文化则是小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软件因素,依托和拓展小镇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别具特色的水果小镇文旅功能,为小镇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重要支撑。

(4)动力系统。除以上的基础条件,水果特色小镇的成功启动还需要内在动力和外在拉力的助推作用,即果业转型升级、乡村居住环境改善、农民就业问题等的内在因素,加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镇化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等外在拉力。由核心+硬件+软件+动力系统,共同开启水果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2.2 条件现状与存在问题

2.2.1 整体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部分传统水果产区种植面积萎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图2 和图3),2000 年至今,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其中,我国五大主要水果中苹果和梨的种植面积稍有缩减,其他种类均有增加。同时选取水果种植面积超过20 万hm2的省份进行比较(图4),可知山东省、河北省、福建省的水果种植面积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缩减趋势,其他省份水果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图2 2000—2019 年果园种植面积

图3 2000—2019 年水果产量

图4 不同地区水果种植面积比较

以山东省为例,分析我国传统水果种植区种植面积缩减的原因。在我国众多水果之中,苹果产业一直是水果产业重要的支柱之一。目前,我国苹果产量基本占据了世界苹果总产量的一半。山东省作为苹果生产大省,大规模种植开始于20 世纪80 年 代,苹果产业一直呈现出发展—过剩—调整—再发展的循环状态,可谓一波三折的趋势。目前,虽然苹果总产量仍维持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速度减缓,且苹果种植面积表现出明显的缩减态势。2009年,陕西省超越山东省成为我国苹果生产第一大省。

研究表明,山东省水果种植面积萎缩与园地的资源禀赋相对稀缺有关[15]。此外,山东省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约束,对水果产业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首先是由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推进,城市非农就业机会和就业收入增加,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化肥、农药、机械等资本要素成本均表现一定程度的上涨,直接导致果园的劳动力流失,水果生产成本提高。当前,我国水果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果农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苹果生产每667 m2总成本为4 904 元,其中资本费用1 513 元,人工费用3 065 元,667 m2产值为7 518元,667 m2净利润为2 614 元。随着劳动资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山东省水果产业呈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省力化栽培和资本累积型转化。研究表明,山东省水果单产提高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其次,果农在现有的市场机制下,根据自身收益和非农收入差距的比较,从而进一步决定了果农和不同的水果经营主体对种植面积、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选择等做出选择倾向。此外,还有基础设施建设向耕地倾斜、老果园更新换代等因素。

2.2.2 水果滞销问题

水果滞销问题是当前我国水果行业发展至今长期存在的痼疾。每年尤其是时令水果成熟季节,各地区均有不同水果滞销的新闻报道。据统计,2015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我国发生水果滞销事件的报道就有345 例,其中2018 年共监测到水果滞销类舆情791 例。总结345 条案例可以发现,水果成熟期滞销发生的频率极高[16-18]。水果滞销涉及的区域范围广,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其中,以广西、海南、湖南和四川为高发地区。此外,出现滞销的品种多,数量大。

水果滞销的重要原因是生产端与销售渠道沟通不畅。由于家庭果园小而分散,信息闭塞,盲目扩种,而销售渠道单一,且往往不能及时与渠道进行有效匹配,导致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供需不配套。其次是大量水果品质不高,国际竞争力差,外销难度大。近年来,水果进口量明显递增,而由于非标准化和品牌化弱等原因,出口压力较大。再次,水果结构不合理,上市过于集中,造成水果鲜销压力大。此外,流通环节也是水果滞销的重要因素。虽然现阶段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加快,但截至目前,果树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仍比较落后。产品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农村冷链和物流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果品流通的瓶颈。

2.2.3 果品绿色发展难度仍较大

在国家政策和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支撑下,我国主要果树品质选育和技术推广工作成果明显,水果品质和果树品种结构进一步提升。但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合理使用仍然突出。许多区域因为长期使用不当,导致土壤恶化,污染问题严重,果品质量安全风险度增加,我国果业的绿色发展难度仍很大[6-7]。

3 水果特色小镇实现路径与案例分析

依据水果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的侧重点不同,本研究将其实现路径分为3 种(图5),并分别详述。

图5 水果特色小镇实现路径

3.1 产业转型模式路径及案例分析

随着区域水果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产业集聚程度达到一定规模时,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引进先进设施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对水果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同时通过提高果品加工品质和效率,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充足、更丰富多样、更安全、更健康的绿色水果及其加工果品。其中,制度政策是前提,劳动力数量和素质、资本投入和资源环境状态等为基本要素,均需要与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匹配。水果产业的集聚可以促进水果生产、果园旅游、科技研发等各产业向特色小镇集中,并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从而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和集聚程度,提高水果生产标准化水平,实现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升级模式途径。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茶淀葡香小镇为例。近年来,茶淀政府将当地的葡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致富相融合,积极推进国家级“玫瑰香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项目。使得当地的葡萄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程度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凭借其优良品质,迅速占领华北和东北市场。同时,从葡萄种植到深加工,再到文化旅游等葡萄相关产业,正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集聚格局,并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葡萄产业三产融合完成产业升级的同时,结合区内环境文化等多元特色集成发展葡萄特色小镇。目前,该区依托葡萄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休闲项目,使得葡萄产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新城镇建设典范。

3.2 城乡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

城乡的统筹发展不仅可以引导水果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达到最优的整合配置,而且可以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发展潜力,与特色水果产业充分融合,实现资源要素的效益最大化。其中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基建等服务,企业作为产业发展主体负责资源整合和市场管理运作,城乡居民共同参与实现果业的转型和升级。水果特色小镇建设是推动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以水果生产和加工业为基础,以餐饮业、物流业、休闲旅游为动力,以文化生活生态为特色,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多功能复合型的特色小镇。

以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葡萄小镇为例。该区域具有优质的葡萄产业,又有深厚的人文历史要素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域选择了水果产业、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和城乡社区四位一体城乡统筹的特色小镇实现途径。即立足于优质的葡萄产业,拓展葡萄旅游观光点,深挖岳石文化遗址内涵,结合当地森林公园和天柱山文物保护区景观,构建全区域旅游模式,打造“山水田园城”为一体的胶东半岛全时全域特色水果旅游小镇。

3.3 品牌培育模式及案例分析

水果特色小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优势,可以较好地突出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内涵、民居特色、旅游景观等。品牌培育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提升品牌意识,自主创新,突破现状瓶颈。通过对传统特色品牌的形象设计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容易形成“一镇一品”的品牌培育模式,塑造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深挖农耕文化、乡村风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为特色小镇提供原生态的生态旅游产品。

以云南省华坪县的芒果小镇为例。华坪县的芒果生态优势比较突出,以“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为其主打特色,同时大力宣传其营养价值、环境远离污染、外观最美、色彩最艳等特点。华坪县正是抓住芒果的这一个特色走品牌培育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途径,同时结合当地傈僳族文化价值资源,为特色小镇建设又添浓墨一笔。此外,华坪县本就是云南省芒果生产大县,以芒果产业为主体,借助其独特的品牌优势,不断营造星级酒店、特色餐饮、小吃街,建成了集民族民俗文化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水果特色小镇。

猜你喜欢
水果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