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驰:用“大地量子”遥感这个世界

2021-07-25 09:09绿绮
新青年 2021年5期
关键词:量子大地大豆

绿绮

2020年11月,大地量子获得5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兰馨亚洲和SIG海纳亚洲創投基金。这家公司由海归博士王驰创建。他招贤纳士,周公器、黄彦翔等人纷纷赶来,服务大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卫星遥感整合大数据,覆盖农业、林业、环保、财险以及基础设施5大行业。截至目前,大地量子服务的客户有华为云、京东、科迪华、人保财险等。

通过卫星获取数据,大地量子初创获千万元融资

王驰,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王驰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参与了量子计算项目,主攻算法部分与应用开发。

2016年的某一天,他突发灵感,想通过各种数据生成一个数字地球。当他向已有渠道寻找信息时,却发现无法获得想要的信息——要么信息不准确,要么只能提供一堆散乱的卫星数据,没有意义。

博士毕业后,王驰面临3个选择:他可以留校做助理教授,可以去谷歌等知名公司,可以回国创业。他听从了内心的呼唤,回国创业。他要像谷歌整合互联网世界数据那样,整合物理世界的数据。

他和大学同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吕童,决定结合彼此专业优势,创业做大数据项目,方向选择了全球现代化程度相对落后的农业空间大数据,并在美国注册了公司。

2017年3 月,王驰和吕童一起回国,成立了空间大数据引擎公司大地量子。

“物理数据整合”是个宽泛的概念,王驰想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向,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刚刚毕业回国的王驰,没有钱,没有技术,也没有确切的计划,只有理想的光芒在前方闪烁。王驰恰逢其时,成都有人才引进计划,他的团队得到认可,拿到了一笔50万的资金补助。

王驰团队用了大量时间去探索数据整合的方向。王驰认为,遥感市场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在大数据时代,卫星数据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源服务社会。

从太空到桌面,测算豆苗的前世今生

2018年初,大地量子的产品初步成型。作为一个AI+卫星遥感应用的大数据提供商,大地量子希望每天都在计算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变化和它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大地量子利用 PB 级卫星数据、气象数据,包括一些经济数据、人口密度数据,通过AI分析预测商业活动感兴趣的微观和宏观数据,帮助用户实现数据驱动的商业决策。

王驰被邀请去北京大学做科研分享,没想到,给公司带回了一位重量级专家。这个人就是周公器博士。他有10多年遥感科学经验,曾参与过国家大型卫星项目。周博士的履历和大地量子的方向很契合,他选择加入了公司,成为首席基础技术专家。此后,大地量子的产品变得更加完善。

2018年夏天,王驰团队瞄准了大豆种植产量,因为中国大豆主要依靠美国进口,如果能预测美国大豆产量,就可以分析出中国大豆期货价格。私募基金需要这些数据,大地量子就可以把数据卖给它们。王驰决定先用公司自研的技术计算出本年度全美大豆的种植面积,然后预测其产量。

6月3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官方数据,大地量子在6月29号向私募基金定向发布的报告和最后农业部官方报告对比,误差仅在3‰左右。美国农业部主要靠人力和一些遥感技术,耗时耗力,大部分基金会根据这个数据来买入和买进。

这样的结果比较令人振奋,王驰团队开始和几家私募基金谈合作。王驰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比它们计算得要快,准确度也更高,私募基金用户也觉得我们的能力很牛。”

王驰团队的技术得到用户认可,但是用户长期付费的意愿并不高,王驰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深入基金和期货行业。

团队选择一边继续打磨产品,把底层技术做好;一边等待机会,在商业化方面再做其他尝试。2019年8月,他们获得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整个2019年,大地量子的技术在迭代中成熟,王驰团队又陆续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受委托预测吉林地区的大豆产量。大地量子首先对大豆种植区域进行识别提取,对近10年的卫星影像和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再结合吉林大豆历史产量和气象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在种植季中期对大豆产量进行预测。

栽下梧桐树,招引客户来。有家农业保险公司找到他们寻求合作,想用卫星技术帮助做农作物的定损和核保。应用过后,客户惊叹,结果与人工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还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大幅缩短流程。

客户有明显的需求和付费意愿,王驰决定继续服务农业保险行业,随后又拿下了人保财险这个大客户。

农业保险企业面临这么几个问题:承保前,保险公司往往无法确定保险标的的潜在风险;承保中,保险公司无法对有潜在风险的标的进行及时干预;理赔时,现有理赔流程人力消耗过大,理赔效率低,准确度差。而大地量子可以对历史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帮助农业保险公司等机构掌握农户的历史种植情况;利用新卫星数据,对农田作物长势进行长期监测,以及分析自然环境是否利于作物生长,帮助农户避免大规模损失,减少保险公司赔付。此外,也可对灾情进行快速核定,提高赔付效率及准确度。

服务行业覆盖5大类,数据存量已超过10Pb

王驰认为与众友商相比,大地量子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软件能力上,其从底层开发了一些新技术来帮助大数据处理。每个卫星的分辨率不一样,比如有的是500米的分辨率,每天拍一次;有的是10米的分辨率,每10天拍一次。问题是我们怎么把不同分辨率的数据结合起来,然后把里面信息全部提取出来,通过算法最后得到精度还不错的识别数据,也就是多分辨率的数据融合。

大地量子自主研发了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技术,可以将卫星数据先处理一番。“我们把底层重新开放一次,让其服务化,所有的数据预处理都可以实现。就好像以前买了100块牛排回来需要自己手动做熟,现在我只需要把它放到烤箱里就可以了。”王驰带着几分幽默的解说,直接指向大地量子的服务方式。

虽然服务农业保险行业越发成熟,但王驰决定增加其他服务项目。在农业行业,团队新增了种植监测和数字种植等业务。除此之外,团队还扩展了水污染监测、养殖环境监测、电网巡检、森林火灾监测等细分场景。

公司在成长,王驰团队的发展思路也越发清晰:“我们已经把计划想得比较清楚,做一个平台。”王驰介绍,大地量子和客户签合同之后,会提供给客户密钥。客户就可以登录到大地量子的平台,去使用大地量子的产品。

大地量子还可以给客户提供SDK和API。比如有客户想要获取太湖的叶绿素含量数据,他们可能用一些自己的传感器,但缺乏卫星数据分析能力,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SDK去调用我们的数据,可能一行代码就能马上获得这种能力。

王驰还想要服务更多开发者。他想让开发者在这个PaaS平台上开发自己的产品,然后去服务他们的终端客户。他们可以直接服务于客户,也能通过服务开发者的方式间接服务于客户。

科技在进步,追梦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猜你喜欢
量子大地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