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书房

2021-07-25 09:09王霞
新青年 2021年5期
关键词:砚池读书人讲究

王霞

家有4屋,两间为书房,夫妇二人各居其一。一间属我,满室简单清新的松木橱与桌,明亮而温暖。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我最好的时光就是在这里读书写作。另一间,四壁落白,只有老榆木的一桌一椅,先生但有闲暇,必在此临帖练字。日常生活恬淡而知足。

拥有一间四季的书房,是每个读书人的愿望。能在翰墨香气中,读书练字,沉淀心灵。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情。

在崇尚文学的古代,书房是文人骚客的安身立命之所。虽然各自经济状况迥异,对书房设置却无一不精心讲究,要的就是一个高雅别致,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在这个小天地里,读书、吟诗,弹琴、作画,品茶、对弈。书房俨然是文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读书人讲究一个雅静,书房必须具有清雅的特质。文人的清骨傲气决定了书房拒绝一切富丽。即便是富贵官宦人家,也只讲究一个低调的奢华。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提到:“书房之壁,最宜潇洒,欲其潇洒,切忌油漆”“石灰垩壁,磨使其光”为最佳,其次“则用纸糊”。所有的“易简不易繁”,力求“高雅绝俗之趣”。

古代文人为自己书斋起号,其实就是自己情与志的宣言。有洪迈的“容斋”,陆游的“老学庵”,唐伯虎的“梦墨堂”,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读圣贤书,书香养心;交知己友,友爱怡情。人生之乐无外于此。

书房之内需雅而静,书房之外也必是要清而雅。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宋代学者叶采的《暮春即事》就描摹了这样一间置于清幽自然的书房。

十分宁静的书室,垂柳飞絮的季节,春风娇弱的日子,屋里似乎没人,几只麻雀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竟然无人拂拭。

那位古时的读书人,一心埋头书案,浸沉在书中。内心世界一片从容,一片自然和乐,世间万物都不能进入他的意识。

接近自然、远离尘嚣是文人书房最极致的韵致。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中描述书房的理想环境是:“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四旁修 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东屋置道、释二家之书,西房置儒家典籍。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

然自古及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书房设置并没有形成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内一隅;你可雕梁画栋,我自则环堵萧然。选择书房建筑的地点也没有特殊要求,可在河湖之滨,也造于山谷林间;也可是闹市取境,或隐于乡村。为了达到接近自然,创建清雅的周边环境。文人们无不竭尽所能。或植以南山之竹,或覆以荆楚之茅,所为皆是要极富有诗情画意,雅气洋溢,令人俗念尽忘。所谓:“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这样描述书斋外的环境:“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設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真是雅到了极致。

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宠辱皆忘,安守自我,一如文中所提到的叶采。

猜你喜欢
砚池读书人讲究
杨砚池:“斜杠青年”搭建“连心桥”画好“同心圆”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健康吃饭有讲究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读书人
冬季若上“火” 食“冷”有讲究
洗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