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药在东南亚的影响与发展

2021-07-27 02:07汪科元周建辉
养生大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华侨东南亚马来西亚

汪科元 周建辉

越南

越南是最早接受中医药的国家,最初称中医为“北医”、中药为“北药”,后来将具有越南特色的传统医学与中医合称“东医”。进入到隋唐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更为频繁,更多的华侨华人把中医药文化带到了东南亚。如岭南巾帼英雄冼夫人在收复越南归唐朝时,就带去了刀耕火种和中医药文化。随着《内经》《脉经》《本草纲目》《景岳全书》等中医书籍的传入,对越南传统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名医孙思邈在当地被当作医神供奉于庙宇之中;人参、茯苓、当归等中药被介绍到东南亚后被誉为“神州上药”。20世纪初,在华侨人数较多的地方还创办了许多医院,如寿康医院、广肇医院、大邑医院等。这些医院,都设有中医部,可见中医药的影响甚是深远和广泛。

越南独立后,政府部门在卫生保健问题上采取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政策,对传统医学进行鉴定和试验工作。1961年,越南政府又号召在科学基础上,继承发展东医经验,把东西医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条文写入宪法,从此中医药在越南的发展步入规范化。

越南的药材种植欠发达,故98%的中成药需从中国进口。据统计中国有31个省市67个单位向越南出口中药,这些中成药有清热解毒消炎药31种、营养药27种、风湿药20种、调经药13种、哮喘咳嗽药15种、消化腹泻药14种。一些专门治疗肝炎、心脏病、肾炎、肾结石、肺病、癌症等药品及补药也较受欢迎。2

未来,随着中越两国医学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越南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加坡

新加坡中医药的萌芽,始于十九世纪初。由于当时英殖民地政府的卫生资源不足,在中国境内的中医师则常受邀抵达新、马落户,并在此地成家立业,中医药则由此而枝繁叶茂。

1876年,新加坡华侨梁炯堂、何道生等人开办了同济医院,凭着救死扶伤的信念,始终秉承先贤遗志,为大众服务,可视为我国中医药在新加坡的开山鼻祖。到了民国十八年初,为了争取中医药之生存与发展,中医界前辈们组织成立了“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并于1952年建立了具有中医药发展里程碑意义的新加坡“中华医院”。继而中医师公会成立,并开办了中医专门学校(现易名中医学院),以培养本地中医人才。1973年中医学研究院诞生,同时出版了《中医学报》等中医刊物,此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使中医药在新加坡医疗卫生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0年,新加坡通过了《中医师法令》,由此确立了中医师在新加坡的合法地位。目前在新加坡有中药店约600余家,主要分布在组屋区,且以家庭为单位的方式经营。

泰国

中医药传入泰国,可追溯到700多年前的素可泰王朝时期。初期中医、泰医相互排斥,后来随着移居泰国的华人越来越多,中医诊所和中药店才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且逐步走向繁荣。1906年,华人华侨在泰国相继开设了中医院与中医组织机构,如广擎医院、“泰京联华药业工会”、“泰国中医总会”等,推动了中医药在泰国的巩固与发展。1987年泰国国会正式批准可以使用中草药;2000年在泰中民众的积极推动下,泰国政府出台《关于批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规定》,宣布了中医药的合法性。从此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迎来春天。

近年来,中泰两国政府和民间中医药学术和经贸交流频繁,中医药在泰国的声誉也日益提高。特别是泰国的中药市场发展迅速,其中药材进口总量及总额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前茅。3

马来西亚

早在十四世纪之前,中医药就随着中国移民而在马来西亚开始传播。1796年华侨古石泉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办了第一家中药材店“仁爱堂”;1924年马来西亚中医药研究所成立;1955年成立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且随之创办了“马华医药学院”、“槟城中医学院”等教学机构,开始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2004年马来西亚卫生部成立了传统与辅助医疗部门,专事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与辅助医疗事务。当前,马来西亚政府非常重视与中国中医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互派医生访问学习,促进了中医药在马来西亚医药市场的繁荣。

柬埔寨

在柬埔寨金边市、西港市街边,我们常发现有如“李时珍中医理疗馆”等各种字号的中医诊所。这两个城市华人华侨很多,他们都喜欢看中医。而且,还能经常看到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组织的中医专家在柬埔寨开展的义诊活动。早在1906年,柬埔寨就有了华侨创办的中华医院,免费用中医药为患者治疗。其后又于1961年成立了中华医院医疗协助会,为中华医院提供资金援助。

其它

在菲律宾,旅菲华侨于1789年创立了第一所使用中医药的医院;1922年华侨们又成立了菲律宾中医师公会;1929年中华药商会成立;1961年中国医药研究会亦在菲律宾成立。早期菲律宾一直是通过临时培训机构培训按摩师,以掌握基本中医技能为当地华侨服务。直到2005年,菲律宾东方大学医学院才开设了中医课程。中医药在菲发展较为缓慢。

印尼政府在1985年批准成立了印尼中医协会,并组成了“中医考试遴选委员会”,每年进行中医考试,向合格者发放“证书”,取得证书并注册后可在当地合法行医。

在缅甸,著名的“虎标万金油”是旅居华侨胡子钦、胡文虎父子研制的中医产品,畅销东南亚,甚至欧美国家。1968年缅甸政府批准旅缅中医协会成立。从此中医开始快速发展,不但华侨喜欢中医,连当地人也有不少喜欢中医看病,特别是针灸疗法。

在東帝汶,我国成都中医药大学林建华教授于2004年开设了第一家中医针灸门诊,从此掀开了东帝汶中医看病的篇章。当地人也得以目睹见证了中医针灸的神奇。

东南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中药产品出口市场。目前,东南亚部分国家已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所以东南亚地区已成为我国中医药产品的主要消费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结合中医药对外交流的方式和影响,通过SWOT分析得出,中医药文化对外合作交流面临相关政策环境、技术环境方面的机遇,在学科前沿、人才储备方面有优势,但也面临着中医药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各国对中医药接纳程度的差异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是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曾孔)

*汪科元:中药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兼沉香产业分会执行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周建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顾问,海南省科学养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柬埔寨中柬医院副院长。

2来源:越南:中医药http://www.ce.cn/ztpd/cjzt/yiyao/2004/hqzyy/Asia/200406/23/t20040623_1139639.shtml

3来源:2015年2月3日中医6版-医药卫生网

猜你喜欢
华侨东南亚马来西亚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