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类型及培养

2021-07-28 02:09韩静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生

◆摘  要: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全班集体分享,还是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抓不住要点,表达不清晰、不准确。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只能用简短的词语或单一的不连贯的句子回答问题,详述和解释往往由教师替代包办,只要学生的表达中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线索,教师马上抓住加以引申,详细叙述他认为学生应该表达的思维。这样的做法表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严重缺失。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类型及培养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数字和图形的认识、数学概念的理解、算理的掌握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上。那应该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测试、课堂提问和师生对话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或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语言背后思维的碰撞,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数学语言成为最重要的媒介。在平常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认为自己讲得越细致学生就会听得越明白,这是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简单来说,积极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他们对数学语言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准确地去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且正确地分析数学题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并且使用数学思维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一般来说,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引导小学生通过写、画等实践性的操作来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成成自己容易理解的各种形象化的语言,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这,也可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提高数学表达交流水平简单来说,数学语言,本身就是数学交流的重要载体。只有合理地使用数学语言,才能够更加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数学观点,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交流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在数学交流中使用数学语言。

2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1例说语言表达

在学习学科概念、规律、方法、术语等内容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或对运用这些概念、术语、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行学科化的语言表达。在訓练学科语言表达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学科学习内容的理解,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过程就是结合实例说明的学科语言表达。即例说语言表达,也叫举例说明表达,或结合具体过程或事例的表达。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能有效兼顾和缓解抽象数学语言与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之间的差距和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低段到高段任何一个年级的各个单元,都有适合举例说明、结合具体情境或问题中的知识运用过程进行表达的训练内容。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加法概念后,怎么检验和反馈学生对加法这一抽象概念的真实理解情况,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这一概念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对加法概念的理解检验反馈和学科语言表达训练结合起来。在加法概念教学后,设置一个“举例说说什么是加法”的语言表达任务,可以先让说得好的学生示范表达,如“我左手拿2个苹果,右手拿3个苹果,合在一起是5个苹果,用加法算,2加3等于5”。然后将这个表达任务,安排为同桌互说的表达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举例说明加法意义的语言表达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促进概念理解运用的数学语言表达训练。

2.2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可以享受“说”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不只是教师的“一言堂”了,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并且,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若是想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就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活跃的语言表达氛围,设计出一些有趣的、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带领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共同探讨,从而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卖场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如:菜场小摊贩、购物者以及超市营业员等,然后在该情境中用人民币进行交易,通过这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来让他们参与,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让他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3示范引领,让学生会说

数学语言的表达要求简洁、有条理。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示范引领性。教学中,教师展示计算过程或阐述计算方法时,边说边做,语言表述要准确、言简意赅,并留出一定的空余时间,给学生讲解数学语言表述的要点,再让学生模仿表述,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授15+26的笔算加法时,教师可给学生示范计算步骤: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即5和6对齐,十位对十位,即1和2对齐;再从个位加起,个位5+6=11,则满十向前一位进1写1,最后十位上的2+1+1=4,所以,15+26=41。这里教师把算理算法给学生进行示范性叙述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先、再、最后、所以……”这些关联词组织数学语言。教师应重视操作中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操作的内化,强化学生操作引起的思维。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清楚,是思维已经“上路”的表现,在感知基础上建立表象的开始。教师帮助学生将数学语言表述由简单到复杂、由凌乱到规范,不断如此反复,学生必定会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

2.4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达机会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看法和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这节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小卡片分给大家,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摸一摸、画一画、谈一谈等方式去进行观察和阐述,并且引导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教师就必须要重点关注这一内容,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艺.加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5.

[2]黄璐.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二).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112-115.

[3]赵文熙.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1):97-98.

[4]巫先花.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夏延春.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探析[J].教育观察,2017,6(20):114-115.

作者简介

韩静(1979.03—),女,汉,广东广州,本科,数学小学一级,毕业院校:肇庆学院。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小学生迪克比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