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

2021-07-28 20:05徐沙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问题解决应用策略

徐沙

◆摘  要:思维可视化就是将大脑的思维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被观察和被快速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并解决具体问题情境的学习方式。问题可视化对于学生逻辑能力和具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学生思维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思维可视化在问题解决中的不同的应用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 问题解决  应用策略

在现阶段的学习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几乎很难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最多只能达到自己思维的可视化,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思维的逻辑,甚至难以感受到自身思维的转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他们的思维逻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一旦无法感知自己的思维路径,就很难独立解题,这样就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进行帮助和指导。

一、思维可视化的涵义和具体的方法策略

思维可视化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是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化,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不相同,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他们完全和正确表的自己具像的思维,导致教师在课堂中也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帮助学生表达,所以进行思维的可视化引导非常重要。思维可视化不仅能让教师明白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哪些问题,也能将教师的思维方法具体化,让学生更明确教师的教学思维。

思维可视化在现阶段有很多种方法,如思维导图,图表,认知图,概念图,图片图标、漫画表格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色,而且也有着鲜明的优缺点,比如图标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但是往往需要大量的语言进行解释,思维导图不需要老师用太多的语言进行表述,但是对于学生的逻辑性要求又很高。

二、思维可视化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1.思维导图的妙用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语言表述较多,常常通过深奥的语言去解释枯燥的概念和讲解教师自身的解题思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而且教师也无法检测学生的掌握效果。如果教师不及时扭转局面,很容易出现教师自嗨的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不高,既浪费了时间,又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下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更无法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思维导图的利用,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思维导图不同于一般的枝丫总结图,它不仅添加了中心图,也添加了曲线枝丫,这样不仅让文字表达更加生动和有趣,而且每个关键词又总结了具体的知识点,避免了赘述,这样不仅让学生产生对文字和表达的兴趣,降低对问题解决的难度,而且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其次,思维导图的每个层次的逻辑枝丫更是对解题的思路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具体解释,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归纳和总结,分析和演绎具体的问题情境。但是在利用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必须采取师生合作的方式,比如教师绘制大致的思维导图的枝丫,学生填写具体的关键词,学生必须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归纳,自主的参与到自己的思维可视化的创造过程之中。

2.图标的妙用

图标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图标的应用也是思维可视化的一种方式。具体的图标代表了一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图标的妙用,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养成思维的定性思路,这样以后只要遇到类似的图标,就能联想到具体的解题思路,一遇到具体的题型,也能快速提取思维步骤,尽快的进入到问题解决的模式。图标的使用避免了学生长久的停留到读题上,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对图标进行应用还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图形和简单文字相结合的认知图的妙用

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大量的使用,特别是教师,比如在进行电子白板的板书时,教师要利用智慧教室的优势,用多种图形,多种色彩加以简单的文字辅助,刺激学生的多种学习通道,引领学生表达,复述教师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这样不仅让课堂更加轻松,而且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更高。

4.其他方式的创新尝试

当然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尝试和总结,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选择,每一个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当然也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学生。所以教师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多种方法的选取和结合,把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规避学习和教学的难点,而且要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方法,运用新的方法去刺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

三、总结

总而言之,思维的可视化对于问题解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如果能自己创造出思维可视化的方法,那么对于问题解决就是一个质量的提高。思维的可视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更能解放教师的教学,实现课堂的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这对每一个学科都是有帮助的。所以希望廣大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教学重心转移到这个方向,大力探究和研究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金涛.教师如何应用技术开展反思?——论思维可视化技术支持下的反思性思维影响因素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2):99-112.

[2]赵国庆,杨宣洋,熊雅雯.论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应用的原则和着力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9):59-66,82.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问题解决应用策略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