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演进耗散结构特征分析研究

2021-07-28 20:05方磊励效杰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高职院校

方磊 励效杰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普适性日趋变强,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日趋丰富,现代高校建设方向得以精细分化,随之而来的是高校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竞争优势普遍较弱。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分为资源优势、战略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自新优势五个要素和三个层次。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备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涨落等耗散结构的四个特征。为竞争优势的进一步演进提供理论基础,为远离规律、发展缓慢的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加速演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竞争优势;耗散结构

一、前言

本文拟使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竞争优势开展研究在方法论上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耗散结构理论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耗散结构指非平衡的系统与环境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系统内部要素间进行非线性作用,进而生成的自组织有序状态。深入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里层结构,分析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及耗散结构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使用的耗散结构理论可解释竞争优势的特征,为其进一步演进提供理论基础。

二、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内涵

院校建立利用竞争优势,在业内得到充分的肯定,从而在同行圈内被广泛借鉴和效仿,引起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占据重要的工作地位,树立起较好的口碑,当再有获取各种资源的机会时,竞争优势自然突出,形成“竞争优势——声望——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

基于学术界对竞争优势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应该具有下面四个方面的内涵:①竞争优势是综合优势,而非单一的某种优势。②竞争优势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是能力、视野、组织等多方面素质的长久沉淀和高效结合。③竞争优势并不是长久持续、一劳永逸的。④竞争优势的建立和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性,可以认为,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就是将构成要素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并执行制度规定来发挥作用,并使用定期评估进行转型升级,发挥出优势余量,以获得更为持久的综合优势。

三、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要素结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竞争优势由许多要素构成,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整合和重组实现。高职院校竞争优势能实现从原有状态至新状态的突破性演进,与竞争优势要素的组成和结构密不可分。

四、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演进的耗散结构特征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职院校竞争优势耗散结构特征是有必要的,为远离规律、发展缓慢的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加速演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正是具备了这四个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开放性

深入开放是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演进的前提,贯穿了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演进资料须不断“摄入”和“排出”。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备耗散结构特征之一是开放性。

(二)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远离平衡态

从竞争优势内部、不同竞争优势之间、高职院校处理能力等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状态是有条不紊的动态状态,是远离平衡态的。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备耗散结构特征之二是远离平衡态。

(三)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三个层面非线性相互作用将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最为细小的变动累积成巨大变化甚至演进。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备耗散结构特征之三是非线性相互作用。

(四)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涨落

涨落存在于微观的竞争优势要素和宏观的竞争优势两个层次的变化中。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备耗散结构特征之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外部环境获取资源、技术、文化,对外部环境释放资源、技术、文化,具备了演进的前提;竞争优势内部、不同竞争优势之间、高职院校处理能力的不平衡为演进提供了着力点;高职院校为演进提供了足够的变化条件;跃迁涨落为演进提供了充分的选择。高职院校竞争优势正是具备这四个特征,从原状态变化至新状态。

四、结语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环境,分析了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要素结构,并揭示其在演进中的作用,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竞争优势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目前对竞争优势的演进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发展任重而道远,其竞争优势的起点已经建立,但落脚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I Prigogine.Introduction to Thermodynamics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M].3rd ed.Interscience Pub,1967:112.

[2]宋毅,何国祥.耗散结构论[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1.

[3]姚金雨.示范性高职院校竞争优势评价指数研究——基于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2016年的数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6):1284-1289.

[4]杜方敏.试论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结构[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04):7-9+45.

[5]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81.

[6]Fang Lei,Li Xiaojie.Analysis on Inherent La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odern Higher Vocaitonal College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A].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Educait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Design and Contemporary Education(ICADCE 2017)[C],2017.

作者簡介

方磊(1986—),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泰国博仁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教育管理。励效杰(1978—),男,蒙古族,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高职院校
中西快餐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