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bi-Sabi(侘寂)美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研究

2021-07-28 22:01张悦肖楠
美与时代·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服装设计

张悦 肖楠

摘  要:侘寂是日本美学的核心概念,描述了一种残缺之美。文章对侘寂美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等进行阐述,列举了设计领域中侘寂美学的应用。研究了服装设计领域侘寂美学思想的基本要素,剖析了国内外具有侘寂美学风格的服装品牌,并对其品牌的设计理念、面料的体现、色彩的使用以及结构和工艺的表达等方面进行阐释,为侘寂美学风格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侘寂美学;服装设计;表现形式;残缺美

一、概述

(一)侘寂美学的概念

侘(wabi)在日语里译为“简陋朴素的优雅之美”,寂(sabi)代表着时间上的历史感、空间上的苍凉感。侘是朴素,寂是古旧,不虚张声势,却历久弥新。

侘寂是日本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指一种直观的生活方式,描述了一种残缺之美,强调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沧桑感和孤独感,在时间的沉淀中消耗着形体、颜色和光泽,缺陷在物体本身中形成;另一方面,它也是积极的,缺陷是时间流逝的印记,每一个痕迹都体现着对残缺美的从容,形成不完美性和不对称性的无形美,品质粗糙,简单朴实的模样。同时,侘寂也是一种禅宗观念,禅宗认为真正的美是缺憾、暂时的,会像生命一样消逝;不刻意装饰,强调事物内在的质朴,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本质美。

(二)侘寂美学的发展历程

Wabi-Sabi美学的起源与禅宗思想密不可分。隋唐时期禅宗思想由中国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传播,随着日本人民的思想、生活方式和对禅宗美学的追求等因素,渐渐形成了日本美学的核心——Wabi-Sabi(侘寂)。

在14世纪左右,侘寂逐渐发展成了日本美学,但使侘寂美学真正完善并发展成熟是在16世纪下半叶,被茶道大师千利休引入日本茶道,创造了侘茶概念,并把它的精神理念与日本茶道追求的“和、敬、清、寂”的美学精神相结合形成了侘寂美学的精神内涵。此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日本的许多设计中,不论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还是服装设计领域,都能发现Wabi-Sabi美学的理念,侘寂美学也逐渐占据日本美学的核心位置。

(三)当代生活中的侘寂美学

侘寂美学的理念被当代许多设计师所应用,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在众多设计中都能体现出侘寂美学的内在精神。如充满生活气息的东京无印良品MUJI品牌的设计理念就是来源于侘寂美学、空虚思想的一种设计风格。大众热衷于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在包装上简化到最基本的状态,对环保自然材料的使用也非常重视。所以无印良品的风格也体现了禅意的思想,质朴却充满设计感的风格,简约的配色、质朴的材料、具有秩序美感的陈列,都在透露着侘寂美学的思想和理念。

在室内设计方面,比利时安特卫普的设计师阿塞尔·维伍德(Axel Vervoordt),被誉为西方最懂侘寂美学的设计师。其作品中充满了禅宗的精神,创造出自然、质朴、平静的空间设计。他用最简单的材料体现侘寂美学的精神,历经风霜的水泥墙、斑驳的木质地板、天然木纹打造的家居,表现出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苍凉感、质朴美。其室内设计的作品多用线条、简约的色块搭配进行点缀,很少会用图案来装饰,在家居方面也遵循简洁、贴近自然的风格,试图寻找一种安静、残缺美的生活美學。

二、“侘寂”美学

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与应用案例分析

在服装设计中,侘寂美学首先体现在色彩方面,通过应用朴素淡雅的自然色系(一般使用黑白、咖啡色、米色、茶色等古旧色调),使服装的整体看起来朴素又不乏时间的痕迹,给人带来沉着朴实的感受,深色系的颜色应用使服装显得深沉朴素,接近自然,使人内心感到平静,用经过时间沉淀的老旧色彩,来体现服装中的遗憾美(如图1)。

在造型结构的表达方面,侘寂美学设计会融入一些不规则、不对称的元素以体现服装的不完整性、残缺美。简洁宽松的结构设计理念往往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使身体随着不同的活动带来不同的外在变化,不追求繁杂,而是尊崇极简。在款式结构上能够体现侘寂美学元素的多样,落肩、交叉领、僧侣的包缠风格等都是侘寂美学的标志。

在面料材质方面,侘寂从不去关注“当季潮流”,侘寂美学的时尚是经得起时间打磨的,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更有内涵,用面料和质感去讲故事。不论禅宗理念还是侘寂美学都十分崇尚自然,棉、麻、丝、毛等天然材质的使用对表达侘寂美学的理念有着精确的体现。在表达方面,结合手作的工艺、剪裁时露出的面料毛边、对面料进行做旧处理都会给服装带来朴素、自然感,从而体现服装中的残缺美。

(一)侘寂美学在传统服装中的表现形式

Wabi-Sabi美学受中国禅宗的启发。在文化传播中,宋朝时期的文化对日本美学的影响极大,宋朝诗词中带有的苍凉、简朴的氛围和水墨画朴实的绘画形式,和禅的意境契合,这种阴柔之美对日本美学的影响十分明显。

受宋代文人反对过度装饰的思想和“程朱理学”的影响,内心的拘谨、保守也同样折射在了宋朝的服饰上,一改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古朴严肃、质朴自然成为宋朝服饰的特点。其在色彩上多使用淡雅的颜色,例如白色、淡黄、茶色、棕色等,这些色彩多为大自然草木的颜色。

衣饰的花纹也由唐朝时期的宝相花纹、对兽、对鸟等规则的图案改为写实的折枝花、缠枝花、大量花鸟的题材,显得更加贴近自然、朴实。宋朝的服饰以自然简朴为主,剪裁十分简单,没有过多装饰,以简胜繁的服装样式体现了宋代简约的自然审美观。宋朝服饰提倡朴实之风的外在特点和追求自然的内在精神都在侘寂美学理念中得到体现。

(二)侘寂美学在现代服装中的表现形式

侘寂美学的思想理念在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应用,作为一种审美理念,设计师对其有着各自的理解,并从中产生不同的灵感。当具体到服装设计中的一部分时,会给人带来对“美”的独特感受。

1.国内设计师的侘寂美学应用分析

以侘寂之美为灵感点,将侘寂的美学理念融入服装中,不需要鲜艳明亮的色彩,也不需要繁杂艳丽的图案。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马可自2006年创立“無用”工作室后,就开始进行回归自然、回归纯朴的设计。“無用”的设计理念是使简朴的物质生活走向精神的富足,这与侘寂美学强调内在精神的理念相一致。一直以来,“無用”尊重民间手工艺和传统文化,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将手工技艺加以创新,一切原材料均为无污染、可回归自然的有机物质,彰显品牌价值。马可2007年发布的“无用之土地”系列作品,则表现了其对土地、对自然的热爱。

在“無用”品牌中,几乎所有的服装面料都有做旧的处理,对剪裁的表达也充满了东方特点。衣物多以棉麻丝等天然材质为原料,植物染色,用色极为朴素,素雅的大自然色系,使人不会因为艳丽的色彩而忽略服装本身的内涵,不去迎合每年的流行色,没有强加及过度的表达,是数码印花、街头混搭的对立面。“無用”品牌用一种最简约、最质朴的设计风格来表达对自然的亲切,不用刻意装饰,不追求完美,使事物中带些残缺,从而处于一种真实的状态。

与设计师同名的品牌Peng Tai一直在自然、人与服装之间寻找平衡,他的灵感有时会来自于泥土、落叶、树枝等与自然相关的事物,用布料把它们记录下来。在Peng Tai的设计中会看到东方美学的影子,通过对面料、工艺以及款式的处理,使服装的美看上去是原生态的、残缺的(如图2)。

Peng Tai在设计方面都会选择自然面料,用棉、麻、羊毛、丝等天然材质进行多次水洗,在缝合时还会进行部分的手工缝制和手工染织,也使用天然植物来进行染色,自然色系加上不对称的结构以及手作感的处理,使服装看起来既粗糙又精致。在作品的边缘处可以看到不经处理的收尾细节,就算剪裁精致来表达也使服装透露出沧桑感。这种毛边的处理方式,赋予了服装独特的陈旧美感,也体现了侘寂美学所追求的残缺美(如图3)。

2.国外设计师的侘寂美学理念应用分析

侘寂思想风格的服装设计给时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一种独特的审美概念。日本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是侘寂美学服饰的推崇者。山本耀司的设计以和服为基础,服装线条多为直线条,带有简洁、中性的特征,加之其以层叠、缠绕、悬垂的方式使服装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由于其设计的服装多为黑色,在山本耀司的服装中,常见不对称的结构,这会展现出布料的原始状态,根据面料自然流动的方向来剪裁服装,在剪裁过程中露出来的线头都可以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并放任线头外露,在做工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完成时,就会停下来,并认为再加工就会画蛇添足。山本耀司認为,一百分很难达到,有九十分的样子就可以拿到发布会上了,不会刻意追求完美。他用一种本真、原始的自然状态来体现服装质朴、不完整的美感。

20世纪时装界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川久保玲,常在其设计中(品牌:COMME des GARCONS)应用侘寂美学元素。她不拘泥于传统的服装缝制,制作服装的中心线往往会出现偏移,多呈现出不对称、不规则的造型。且外套的衣摆不等长或是半边裙子加上半边长裤;面料上有开洞、有破损,相继设计的开洞毛衣、不收边的外套、经过洗涤而僵硬缩小的毛料、将染色素材褪色、下垂的脱线布边。她用摩擦、拉扯、刮破等一系列手法,使面料呈现出破裂的老旧效果,来展现经过时间沉淀而变得老朽、瑕疵的服装状态,从而表达服装的遗憾美。

三、结语

在流行趋势变化发展迅速的服装领域,给服装增加一点文化感是有意义的,时尚领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追求潮流趋势,更应该注入文化元素来进行支撑。侘寂美学的理念已经成为许多现代设计的灵感启发,将传统美学与创新设计相结合。当下,将侘寂美学的理念通过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运用在服装设计当中,让现代服装也能展现出最本质的状态——不过度添加修饰,不追赶潮流,不过度追求完美,有助于传统美学文化通过一种时尚的方式传承延续。

参考文献:

[1]李婧.日本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Wabi-Sabi的美学观念[J].广西轻工业,2007(12):83-84.

[2]黄芊.平淡与静谧:当代服装设计中的侘寂表现[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3]王焰.日式设计中的侘寂之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9(9):100-102.

[4]梅樱芳.山本耀司服装中的阴翳之美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8.

[5]黄元.服装设计中的侘寂美学风格探究[J].明日风尚,2019(5):23.

作者简介:

张悦,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肖楠,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服装设计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况敏服装设计作品
经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编辑动态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透射光之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