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复习的一点思考

2021-07-28 00:32钱滨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有效复习

钱滨

◆摘  要:英语复习过程是指学生对已学零散的知识点经过归纳、整理以及串联的过程;是一个总结提炼、积累语言、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如何体现出有效是最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将从形式趣味、內容创新以及搭建深层平台三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关键词:有效复习;形式趣味性;内容新颖性;平台深层性

小学英语复习过程是指学生对已学零散的知识点经过归纳、整理以及串联的过程;是一个总结提炼、积累语言、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其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学生临近期末测试时,有效复习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在我们平时的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是通过让学生自由复习或者大量的试题练习来进行所谓的复习,还美其名曰地称为“查漏补缺”。殊不知,这种漫无目的的自由式复习或者进行所谓的“题海战术”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极其低下,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是很难达到我们所想要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英语的复习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复习过程。通过相关资料查阅,笔者了解到所谓有效简单地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有效的复习就是要学生能够顺利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的;相反,如果学生在复习中没有什么收获,即便我们教师把活动开展得再热闹、再吸引学生,那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基于以上,笔者结合平时实际教学以及教学后的一些思考认为:在我们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只有注重了形式的趣味性、内容的新颖性以及交流平台的深层性,才能进行有效的复习。

一、注重形式趣味,促进学生能力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小学生。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性来看,他们面对一样事物的专注度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即使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不过是维持十几分钟罢了。因此,光靠创新教材内容,时间一长,也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厌倦这种英语课堂,进而厌倦英语学习,这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想实现复习的实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在设计上应注重形式上的趣味性。因为只有注重了形式的趣味性,才能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形式的趣味性大多数时候体现在游戏上,因为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如果设法设计一些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还能为小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最终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复习相关词汇的时候,就曾设计了一个“Magic Snack Bar”的游戏情境。当时,笔者在设计情境时准备了一些食物类词汇的卡片,放在一个盒子里,再准备关于食物特征的纸条,如hot、cold等放在另一个盒子里。游戏开始时,一名学生从两个盒子里各抽取张纸条,连起来说一个句子。如果这个句子符合事实,其它同学则重复该形容词:如果句子不符合事实,如其它同学则大声的说“NO!”并请说错的同学用英语来演唱一首教过的儿童歌曲,这样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已学的语言知识,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复习课堂的实效。

又如,笔者在复习“spring,summer,autumn,winter,cool,cold,warm,hot”等词汇时,设计了一个“萝卜蹲”的游戏。一开始,笔者先让每位学生上讲台抽取一张单词卡片(如winter,summer,cool等),然后围城一个圈,并将单词卡片放于胸前,并将单词面朝大家。同时,笔者也同样手持一张单词卡片(如autumn),并开始说:“autumn蹲,autumn蹲,autumn蹲完cool蹲。”(说的同时做蹲的动作),接着持有cool卡片的同学说:“cool蹲,cool蹲,cool蹲完hot蹲。”以此类推,如果途中有蹲错的学生则淘汰出局。整个过程中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学生们由于一直处在动静结合中,不仅没有使得学生感觉复习的乏味与枯燥,相反让学生体味到了乐趣,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而且更主要的是使得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些单词的音和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认知努力。

二、创新教材内容,发展学生能力

众所周知。复习不再是将我们所学到的英语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再现,而是要求我们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点进行归纳、巩固、拓展以及灵活运用和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当然,复习教学还是离不开教材。但是,所谓离不开教材并不等于就是复习教材,而是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教材、分析教材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将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再加工整合,从而实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生活认知的,有效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我们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这是一个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通过新授学习,笔者发现,由于学生们早已了解此故事的中文版,因此感觉学生们似乎不存困惑。但是,学生究竟掌握如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却是不得而知的。因此,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在复习中,重新审视课文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加工整合,设计如下片段:

“T: Great,children. We all know this story now. But,my good friend Teddy doesnt. Can you help me tell him the story?

Long long ago, there w_____ a king. He l____nice clothes very much. One day, two men v____him and m_____magic clothes for him. He w         through the city in his n_____clothes. People in the street l___at him and shouted, ‘How beautiful! A l_____boy pointed at the king and l______, ‘Haha, the king isnt w______any clothes.”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笔者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到学生对于文本掌握得如何?而且,笔者通过设计这一篇小短文,不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于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也有更深地体会和提升,增强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拓宽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渠道,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的实效性。

此外,笔者在研读此套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时发现,有很多单元在前后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比如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Good habits、第三单元A healthy diet。这两个单元分别是从几个我们熟知人物的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方面展开谈论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笔者就抓住“习惯”这一词进行了教材内容的重组整合再加工,设计如下片段:

“T:Every one has habits,including our good friends. Do you remember the habits of Wang Bing ,Liu Tao, Mike and Yang Ling?

Now lets talk about their habiits.For example,Wang Bing has many habits.He often gets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never goes to bed late. What about the habits ofLiu Tao, Mike and Yang Ling?

(设计意图:通过在黑板上画出相应人物习惯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让他们脑海中迅速回忆起相关人物的行为习惯等相关信息,以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

由于此时已是复习教学,学生的脑海中已有相应知识点,再加上此时黑板上的相关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很容易将已学内容回忆,通过前后单元内容的联系,开始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综合谈及各个人物的生活、学习等习惯,有效地拓宽了复习的空间,进而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点的复习,提高了复习的实效。

三、搭建深层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在我们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这样一段话:“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由此可见,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要让学生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来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归根到底就是要帮助学生能够形成有效地语言输出。我们都知道语言输出必须通过必要的输入环节才有可能内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系统,它是我们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在复习阶段拥有必要的语言输入,最终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系统呢?笔者认为:复习阶段,如果将再现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重组及拓展;如果能为学生搭建必要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设定情境中将知识深层次内化,最终必达到学生语言的有效输出。也将达到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例如,在复习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复习澳大利亚相关的风土人情时,笔者考虑到学生们在新授期间对澳大利亚风土人情已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但是,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究竟有多少却不得而知。于是,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招聘城市宣传大使”。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化身小导游运用自己的语言从动物、运动、城市、实物以及环境气候等方面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这样带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活动非常吸引争强好胜的学生们,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整个活动下来,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而且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将已学的、零散的知识内化成自身语言,有效地提升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又如,笔者在复习“Clothes”这个话题时,考虑到学生学习英语时间不是很长,通过对话练习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进行有效地语言输出。于是,笔者就顺势设计“Go shopping”这样情境。具体片段如下:

“It is Sunday. Mike,Tim and Helen go shopping. Mike wants to buy a T-shirt. Helen wants to buy a skirt. Tim wants to buy a jacket.Now they are at a shopping centre.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情境和你所拥有的知识,仿照书本,四人一组编一个对话。”

由于此情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一點都不感到陌生,都感到有话可说,各个开口交流演示,不仅很好地复习本节课所有知识点,而且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复习教学不能等同于新授课教学,更不是简单地将各个知识点叠加,复习的重心在于帮助学生对已学零散的知识点经过归纳、整理以及串联;是帮助学生总结提炼、积累语言、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能达到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因此,想要让复习达到扎实有效,让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教师就应该时刻注重了复习形式的趣味性、内容的新颖性以及交流平台的深层性,杜绝“炒冷饭”似的将各知识点再“炒”一遍。

猜你喜欢
有效复习
基于问题的初中数学复习课设计思考
高三英语有效复习方法探究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工作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论如何把握高三语文复习方向
关于艺术生高考语文的有效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