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1-07-28 01:00张巧莲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张巧莲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但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问题化教学与初中化学进行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促进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目前,新课改正在持续进行,初中化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一、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

学生到初中时,刚刚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容易给自己造成学习上的障碍,潜意识认为化学学习非常困难,初中化学属于理论、实践相融合的一门学科,学生能够从化学中收获全新的知识、感受,但是化学知识点多,内容较为细碎,学生记忆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就会较低。学生在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遇到难题是正常现象,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不够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验证知识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掌握,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对此缺乏认识,不少的化学实验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没有实验的实际操作,学生对于实验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就难以达到,学习上障碍的积累越来越多,学习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

(三)学生自身被动成为一种习惯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听讲、接受知识,慢慢就会机械化、思维固定,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有效调动,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也不能引起重视,长期发展下去,学生慢慢就养成了自身被动的习惯,习惯不进行思考,习惯不质疑,对于学生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问题化教学?

(一)有效设置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借助设置课堂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重拾化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现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依据上述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问题的设置,这样的问题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容易调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实际设置化学问题,把化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不但化学知识生活化,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化学学习的氛围还轻松、愉快,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创设化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情境教学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化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为学生进行化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可以把问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接着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也能够提高。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九年级化学“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补充演示实验“白磷的燃烧”的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铜片表面的白磷燃烧了,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如何让水中白磷燃烧起来,实现水火相容?这时学生疑惑心里产生了:怎么才能实现水火相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浓厚的兴趣观看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又如,教师在讲述氢氧化钠化学性质时,补充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锥形瓶中的气球会自动胀大?烧瓶中的红色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绕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下,学生的积极性、综合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借助问题设置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发散、开阔。

(三)拓展問题教学,注重课后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化学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教学的拓展,不在局限于课堂之上,问题教学在课外教学中也同样适合。教师可以将问题教学也用于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教材、化学实验进行丰富的教学活动的创设。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当没有火时,酒精灯能够被点燃吗?”学生就会异口同声的说不会。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首先准备一些高锰酸钾晶体,接着往晶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体,最后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酒精灯立刻点燃了。学生就会非常兴奋,不停的问老师这是怎么做到的。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化学学习的主动性非常高,此时再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非常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主要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的有效性较低,学习效果较差。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初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教学进行化学知识的讲解,借助信息化技术与问题教学的融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同时教师要注意扩大问题教学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是课堂,还有实验教学、课外教学都可以采用,这样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赖维城.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习题课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35):33-35.

[2]陈国君.浅析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07):44-50.

猜你喜欢
问题化教学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有效应用探究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